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9046300000082

第82章 播撒希望,收获幸福

——施光南的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赏析

宋歌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听到建熟悉的、富有乡土气息的旋律,我们就会立刻说出歌曲的名字——《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首歌曲由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创作于1981年。那时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广大农民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于是在新中国农村辽阔的土地上,便出现了“一片冬麦,一片高梁”“西村纺花,东港撒网”“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北疆播种,南国打场”这样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这首歌曲正是通过这种具有浓厚乡土韵味和时代气息的形象描绘,将80年代初期新农村欣欣向荣的秀丽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一首二段体结构的分节歌曲。第一乐段的一、二乐句一开始便将旋律建立在高音区,使奋发向上的情感一下涌现出来。接着运用的八度、五度等大跨度的跳跃,一方面拓宽了音域,一方面推动了高涨而豪迈的情绪装饰音的运用在体现民族风格的同时,还使歌曲豪迈中不乏细腻,表达了辛勤劳动的农民们对家乡一草一木都寄予的深厚感情。

例123

接着的三、四乐句,开始就运用了八度的大跳,旋律在此处由欢快转为舒展,歌词的分配也大部分由一字一音转变为一字多音,使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抒发。这种抒情的起伏性旋律使人有置身于一望无际的田野中的感觉,心情格外舒畅。

歌曲的第二乐段给人层层推进的感觉。第一乐句的歌词是衬词,运用了“哎咳哟”等吆喝式的民间特色衬句。这个承前启后的乐句用充满乡土气息的旋律配以圆润的装饰音。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作者看到祖国处处充满建设活力的喜悦之情,而且用悠长的高音为歌曲即将出现的高潮做了铺垫。

例124

接下来的音乐热情欢快而富有光彩,与前面乐句形成对比。此处的情绪较前面更为高昂和丰富,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它既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欣喜之情,同时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无限期翼和祝福。歌曲结束的七拍长音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升华,音乐一泻千里,酣畅淋漓。

《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旋律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曲作者巧妙地将南、北民歌的风格特色糅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极为多彩而朴实的音乐主题,富有浓厚的乡土色彩。歌词风格新颖,朴实大方、自然生动。可以这么说,《在希望的田野上》既有对家乡田野美景的形象描绘,也有对欢乐的劳动场面的着重刻画,从各个角度热情洋溢地唱出了农村的新面貌和农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歌曲的钢琴伴奏也非常富有特色,它极好地烘托了歌曲的主题。伴奏以富于多土性的欢快锣鼓节奏型贯穿全曲。进入第一乐段后,在持续的锣鼓节奏伴随下,左手由和弦变为跳音,使旋律更为活跃。随着歌曲的渐入舒展,伴奏又转变为琶音式织体,突出了主旋律。而结尾处的八度震音,更是高潮的“助推器”,它使歌曲在一种令人震撼的情感中精彩结束,完美无缺。

歌曲诞生的那年我刚出生,可以说它是伴随我长大的歌。我几乎每一年都会去农村游玩,农村在这二十多年里的惊人变化我是亲眼目睹的。如今,作者对祖国建设的美好愿望已经基本实现,当年播撒下的希望,现在已经收获到了幸福。这些,我们出生在80年代初期的青年一代是最好的见证者。每当我听到《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一种亲切感,它不仅记录了祖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脚印,也将我伴随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