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9046300000036

第36章 胜利中绽放的一枝奇葩

——简评瞿维的钢琴曲《花鼓》

程征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

随着钢琴家指尖流淌出这段熟悉的旋律,音乐会的气氛被再次掀起了一个高潮。这是钢琴家孔祥东2000年全国巡回钢琴独奏音乐会时的一个动人场景,《花鼓》的旋律也因着钢琴家出色的演绎,久久回荡在听众的心里。

《花鼓》诞生于1946年,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刚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给民族解放远动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曙光,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钢琴曲《花鼓》便产生在这个时代,并深刻的反映了这一胜利的时代。

该曲作者瞿维,是一位在解放区锻炼、成长起来的作曲家,曾与马可、张鲁等人合作创作了中国里程碑式的新歌剧《白毛女》。他受延安“鲁艺精神”的影响,在创作中既注意借鉴和应用两方的音乐创作手法,又注重从民间音乐中吸取养料,寻求为群众所熟悉的音乐语言,钢琴曲《花鼓》便很好地反映了他的这一创作思想。它在用西洋作曲技法表现中同音乐语言同时,又使钢琴这种乐器的表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在当时解放区资源条件异常匮乏的情况下,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这首旨在反映解放区人民新生活的钢琴力作按照三部曲式的结构原则进行布局。引子(1—14小节)运用五度、四度和二度重叠的和弦、连续的三连音及十六分音符来分别模拟中国打击乐的不同鼓点,热烈、激昂地拉开乐曲的序幕,为我们展示出一幅解放区锣鼓声声、欢快喜悦的歌舞场面。乐曲的第一部分采用的是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曲调作为主题,旋律先在高声部简单陈述后,交换到低声部加强力度复述一边,高声部还不断地做些补充,仿佛是秧歌场上男女在欢快的对唱。

例49

接着旋律若隐若现地出现在中声部,高、低声部切分节奏的遥相呼应,宛如欢快的“锣鼓”将乐曲推向高潮。

经过14小节过渡性段落转调的准备,乐曲进入第二部分,音乐由G宫调转入降E宫调,速度变为Andante(行板),逐渐缓和下来,民歌《茉莉花》的音调作为第二主题,在流动的高声部中隐约可见,如悠扬的笛声从远方随风飘来,优雅流畅,令人超想无限。

例50

乐曲第三部分是欢快场面的再现,与前面两段主要以和声衬托的创作手法不同,作曲家在这一乐段中运用了上、下声部复调对比的方法,第一主题《凤阳花鼓》先出现在低声部,第二主题《茉莉花》的旋律流淌在高声部,作华彩性装饰伴奏:继而,两个主题在两声部之间交换位置,这样的中国式复调写作手法,既将前面两段音乐主题巧妙的结合,又自然地将音乐推向高潮,锣鼓节奏作为主题因素贯穿始终,直至结束,使乐曲在对比与统一中得到发展。

瞿维在该曲中对中国五声调式的运用,对民间音调和节奏的吸收与利用,对传统和声与复调民族化的处理,都透着一股清新的、与众不同的特征。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史上,产生于30年代的《牧童短笛》和产生于40年代的《花鼓》,是中国早期钢琴音乐的优秀的“蛆妹篇”,代表着20世纪前半期最辉煌的成果。《花鼓》那热情洋溢、朝气蓬勃的音乐风格,预示了建国以后钢琴创作的风格特点。正如著名学者魏廷格评价这部作品说:“时间上,《花鼓》创作于1949年前,但它的精神气质,则是1949年后的。”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以新生活为主题的钢琴作品中,我们都不难发现与《花鼓》的某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