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9046300000032

第32章 陕北的好江南

——马可的歌曲《南浞湾》赏析

郭懿

“花篮的花几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想大家脑海中一定会回响起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亲切质朴的声音吧对于年轻一些的听众,可能总是会在一些大型综艺晚会或“岁月如歌”、“红色经典”等节目中收听到,而对于我们的父辈,尤其是那些从中国民族民主解放运动的风雨中一路走来的长辈们,应该更觉得是耳熟能详。

歌曲《南泥湾》创作于1943年,其歌词是由著名诗人贺敬之创作的,而曲调则是由我国20世纪40年代秧歌运动中的猛将之一马可谱写的。单提马可,你也许会觉得陌生,但除了《南泥湾》,秧歌剧《夫妻识字》、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是民主青年》等你不会陌生吧?对了这些作品都是由马可编曲或创作的。此外,像家喻户晓的、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白毛女》也是由马可参与创作的,并且在以后几次对《白毛女》的修改中,马可都是主要的执笔者。

马可于1918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基督教家庭,家乡淳朴的乡音和牧童清脆的笛声,给马可童年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欢愉,并使他潜移默化地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徐州上完高中后,1935年考入开封河南大学化学系,人学三个月后全国爆发的“一二·九”运动,这促使马可走进了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大潮。“对我来说,革命歌曲给我上了革命的第一课。……抗日初期那些优秀的歌曲更进一步教育了我,决定了自己的政治方向。”(引自马可《时代歌声漫议》)至此,马可逐渐走上了自学音乐创作的道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冼星海参加“上海救亡演剧第二队”.从上海到内地巡回演出,同年9月到达开封,马可受其感召和引导,于同年12月参加了“河南抗敌后援会演剧第三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抵延安,在鲁艺音工团工作和学习,掌握了丰富多彩的陕北民间音乐。

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要创作出使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来,因此,根据地作曲家纷纷响应号召,深入农村,贴近群众,从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向民间学习的热潮。《南泥湾》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讲话》后根据地歌曲创作的代表之一。

1943年元宵节后,马可、贺敬之随鲁艺秧歌队来到南泥湾,为响应毛主席的大生产运动、把“荒山”变“江南”的三五九旅的战士们作慰问演出,《南泥湾》就是当时上演的小场子秧歌舞《挑花篮》的插曲,受到了战士们的热烈欢迎。

《南泥湾》采用民间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由三段歌词组成。第一段赞颂,二、三段通过南泥湾今昔面貌的对比表达了陕北人民对进行开荒生产的八路军战士们的赞美之情。三段歌词通俗上口,但在词义上层层递进,直到最后全曲高潮处点题——“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歌曲由我国传统民歌惯用的起、承、转、合的四句构成,五声音阶,微调式,为对比性的复乐段曲式。前两句委婉抒情,每句歌词结束处旋律总是下行并带一个小拖腔,具有江南民歌细腻的风格。同时,两句的旋律在写法上也属于同头换尾,这个“尾”,其实是作曲家通过重复歌词“唱一呀唱”、“好地呀方”,而对作品进行的两小节的扩充,使之听起来更加亲切、婉转。第三句在旋律上具有跳跃的特点,用后十六的节奏音型为主干,音调模进下行,情绪上也变得较坚定,起了很好的过渡兼转折的作用,从而较平稳地引出上行的第四句,并在句末尾构成一个上行五度甩腔,使全曲在愉悦的赞美声中结束。

例44

这两个乐句具有西北民歌朴实爽朗的特点,且在演唱风格上坚定中融入委婉,是对前两句的呼应。

耿曲原是载歌载舞的形式,优美抒情又具有舞蹈性,这是吸收了北方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的结果。但更让人为之心动的则是全曲南北方风格完美的结合,这是作曲家悉心追求创作的民族化的结果,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此作品在流传中大放异彩。时至今日,《南泥湾》仍众口传唱、百唱不厌,并作为革命文艺的珍品陈列在延安革命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