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衣锦还乡
9045800000108

第108章

“你的同事小吕电话号码告诉我一下。”说到这里,想了想又接了句,“有事想请她帮忙。”

晨曦沉吟了一下:你是找她帮忙还是找我帮忙?

我假笑了一声:呵呵,是找她。

晨曦“嗯”了一下:她不在台里工作了。

愣了一下:去哪儿了?方便把电话告诉我吗?

话筒里陷入沉默,良久:你玩失踪后,她很快也走了,跟你一样玩失踪,我以为你俩一起私奔了呢。

“没有,你想哪儿去了。”我辩解了一句,接着问,“意思是你也没她联系方式了?”

“是,没有。”很惆怅的语气传过来。

“那好吧,我挂了。”想着小吕的样子,有点失望,正准备说再见,话筒里晨曦继续问:“你有啥事情,我能帮上忙吗?”

思考了一下,我回头看母亲卧室门:“这样吧,中午我请你吃饭,面聊吧。你说地方?”

“好的,那就在你家附近吧,夜班累你多睡会儿。”晨曦的善解人意让我感动。

定了闹钟,躺倒在床上很快沉沉睡去,梦里不知为何又回到杏林沟,只是杏花飘零,无尽凄凉。

闹钟不但弄醒了我,也把隔壁的母亲吵醒了。听我说出去吃饭,母亲问跟谁?

想都没想:跟一个女孩子啊。

一会儿给您带点回来吧?

母亲笑了:去吧去吧,你们好好吃,我下碗挂面就好。

午饭在一个不大的私房菜馆,很精致的菜肴,环境也优雅。当我吞吐着说了需要帮忙的事情后,晨曦不假思索放下筷子:行,我帮你。

没有喜悦也不意外,下楼的时候我就知道只要说了事情,晨曦肯定不拒绝,只是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接下来呢?

第二天中午,晨曦敲门进了我家,母亲看着这个淡雅素净的高个子女孩笑得合不拢嘴,赶紧就下饺子炒菜。饭间母亲问起晨曦父母的工作。我本想打岔绕过去,晨曦却大大方方:父亲在省政府上班,母亲在医院。

我接话:她父亲是省政府的大干部,她母亲是咱省里最大医院的院长。

晨曦笑笑,对着我母亲点头:我跟晓风一样都是在媒体工作。

送走晨曦回到家,母亲正在收拾东西:明早我就回去!小章这孩子真不错,你小子好好对人家。

顿一下,母亲不无担心:只是咱家跟人家门不当户不对,行不行啊?

点头岔开话题:妈,您不着急马上就走啊,再住几天呗。

母亲心急火燎:不住了,这一住就两个月,你爸不知在家咋对付吃饭呢?你奶奶身体也不好,又快过年了……

第二天我下夜班回到家,母亲已经提着包站门口了,送到汽车站有点不放心,再送上车然后要了司机的电话。给母亲买了些吃的,几瓶水,当着她的面给弟弟打了电话,说好接的时间才略微放下心。

返回家中简单吃了些剩饭倒头就睡,好像继续在梦杏林沟……床头电话响了,迷糊着拿起听筒:哥,你咋不接手机,妈妈还没到站呢?

一激灵坐起来:几点了?

弟弟声音急促:下午四点多了。

脑袋嗡的一下,按照司机说的下午一点就应该到了啊:你稍等一下,我问一下司机。

扔下座机马上拿起手机,手忙脚乱开机,赶紧翻出那个司机电话打过去:师傅,你的车到哪儿了?

到哪儿了?在省城啊。

啊,不是去宜城了吗?

哦,人少没走。

我妈呢?就是那些乘客呢?

我们送到另一辆车上了。

强忍怒火:你有那辆车的电话吗?

“没有!”电话挂了,听着嘟嘟的声响我顿时蒙了。母亲从没一个人出过远门,上错车怎么办?不由急出一脑门汗水。

手忙脚乱穿衣服,急匆匆就冲下楼打车直奔汽车站,路上给弟弟打电话:我现在去汽车站问一下,妈到了你马上打我手机。

到了汽车站,再打那位司机电话,拨了几次都不接。看着进进出出的长途车,四顾茫然,我都快被吓傻了。

努力使自己清醒,我很快就跑到车站值班室,在站长办公室我亮出记者证,随后说了来历。

站长马上变得非常客气,给倒了杯水安慰我不要急,他马上把车主叫来。

看我冷冷的不吭气,他赶忙拨了几个电话。

等待的时间里,站长给我解释都是跑这条线的私家车,人少不划算就拼车,惯例是两辆车三七分利润。尽管不合理,站里权限不大,再加上跑车的费用一直加大,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这是对乘客极大的不尊重,我现在没心情听这个,我就想我母亲现在在哪儿?”话语里我火气几乎压制不住了。

车主就是那辆车的售票,看见我在站长办公室坐着马上明白原委。随即开始打他早晨拼车的司机电话。电话里我听到一个词“转卖”,真想站起来揍他。

打了几分钟电话,这位车主小心翼翼地对我说:这辆车到途中又拼了个跑外省的车,他们在找电话。您不要担心,都有手续,不会把人丢了……

再也忍不住了:放屁!我母亲从没一个人出过远门,到现在十多个小时了,怎么吃喝?下车去厕所丢了怎么办?你早晨明明给我说肯定直达,就这么直达啊?

站长也站起来不咸不淡批评了那个司机几句,随即劝慰我放心。

难挨中,车主电话响了,随即他记录了个号码,再打:路不好走,我们拐出省道了,把人都放依汾了,几个到宜城的也退了车钱。

看着窗外稀稀拉拉开始飘雪花,心急如焚顾不上发火,先给田青打电话简单说了情况,田青骂了句娘随即表示:我马上去依汾汽车站。

站长室陷入沉寂,我一根根抽着烟,心乱如麻设想了无数结局,最怕的是母亲一个人在依汾市乱走被人骗了,她身上有我给的一千块钱,世道这么乱,钱无所谓不要伤了人……想着想着不寒而栗。

手机突然响了,拿起看是弟弟赶紧摁接听:接到妈了……

打断他的话:你把电话给妈!

母亲声音颤抖:儿子,急坏了吧?妈回来了,这些该死的车就是把人转来转去的,妈跟一个老乡在依汾挤上回咱这儿的车,站了一个小时,差点尿了裤子……

眼泪都下来了:妈,您先回家休息,下次就是再忙我也送您,儿子错了!

挂了电话,站长吁了口气:老人家总算回家了,孙记者这事抱歉了啊。

我压制着怒火:谢谢您站长,请把这几辆车的车号及运营情况告诉我一下。

站长有点为难,但还是照办了,那位车主站一边不知所措,我没再看他一眼。

回到单位,我思考很久然后去了总编辑办公室,先是把情况说了下,然后说这不是泄私愤,也不是针对某个人,是这些长途车真该整治了。最可悲的是我要不出示记者证,就没人理睬这个事情,大家都司空见惯了。

总编辑叹口气:现在的人只知道钱,没了诚信,没了起码的道德。这样吧,你牵头会同记者部,咱们搞个大的策划,你母亲的事情是引子,以此引发大讨论:改革开放到现在,是真的该反思下一步了。

第二天,“李阿姨回家被转卖‘三次’”头版刊出,编辑部当天接待了多批人员,电话更是成了热线,大家都对这个事愤慨不平。

当天下午交管局就到报社拿出他们的处理意见:涉及车辆全部停运三个月,罚款五千;涉及的部门负责人拿出检查;全省交运系统展开讨论,再有转客、拼客、半路卸客等现象严惩不贷。

随后我们几路记者开始涉及各行业开始“诚信”调查,到春节前刊发了三十多条。省委书记批示:请各分管领导反思,请大家看看最近的报纸,了解一下群众疾苦……

这年底,全国各行各业都开始展开“诚信”反思讨论,当然这不是我们报社引发的,而是国家意识到了问题。举国上下,各行各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到了不管不顾的程度,甚至到了扭曲的程度,而这对人性对环境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