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
——《庄子·说剑》
【译文】
在击剑中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再用有机可乘之处引诱对方,后于对手发起攻击,就可以抢先击中对手。
【解读】
击剑的时候古人会常采用这样一种策略:先有意把弱点显露给对方,引诱对方进攻,然后瞅准机会出其不意地击中对手。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后发制人。
自古就有后发制人的作战思想。西周佚兵书《军志》就有“后人有待其衰”的说法。《孙子·军争篇》说“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后发制人讲求战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说:“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我阴节而夺之,此兵家阴阳之妙也。”意思是,后发制人用的是潜力,先发制人则用锐气,把敌人的锐气挫损到最低限度,而把自己的潜力积蓄到最大程度去消灭敌人。这才是军事家运用潜力和锐气的奥妙之处。后发制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在战略退却中,待敌疲惫,再反手一击;坚壁持久,守而不出,迫使敌久暴师于坚城之下,挫敌锐气,待其衰竭,再一鼓作气反击;一面依托阵地组织坚守防御,挫敌进攻锋芒,不断消耗敌人有生力量,待其攻击力竭,投入预备力量,实施反击,消灭敌人等等。后发制人形式上是被动的,但具有积极主动的内容。一般地说,敌人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中,开始阶段组织得都比较严密,缺点和弱点不易暴露。随着时间的推移、战线拉长、敌我力量消长,敌人的许多弱点就会暴露出来,就算是聪明的将军也会发生过失。我方可以慢慢的等待和寻求敌人的可乘之机,在这之前可以先暗中积蓄力量。这就是孙子说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就是“后发”的用意。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后发制人的实例。
赤壁之战以后,关羽锁守荆州,东吴反复要求刘备归还但无计可施。荆州处于东吴上游,严重威胁到吴国的安全,所以孙权一心要占有它。后来关羽北上攻打樊城,这就给吕蒙夺取荆州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吕蒙表面上和关羽修好,看起来好像十分珍惜双方的和平关系,暗地里却在想办法夺取荆州。他上书孙权说,请求带兵回到建业,然后以养病为名麻痹关羽。就这样,孙权公开下诏征吕蒙回建业养病,暗中跟他谋划袭取荆州的具体力法。然后吕蒙推荐陆逊代他把守陆口,这样是为了避免引起关羽的猜忌。
陆逊到达陆口以后,采取了示弱策略,让关羽对他失去防备之心。他在写给关羽的信中说,祝贺关将军在樊城取得的胜利,并表示东吴也很为高兴;接着对关羽大加赞颂说,最后还自称晚辈书生,才疏学浅,并希望将军指教。关羽看完信,发现陆逊对自己既敬佩又谦卑,大意之下把江东的忧虑放到了一边。
不久关羽就调后备兵到樊城。陆逊得到消息后,立即起兵准备占领荆州。吕蒙带领人马到了浔阳,让精兵藏在船里,让穿着白衣的士兵摇橹,化装成商人,昼夜兼程赶到关羽设立在江边的烽火台旁,摧毁了关羽的报讯设施。接着东吴占领了荆州。
通过示弱来取得成功,是一种反败为胜的行动策略。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会面对各个方面的竞争,在自己的实力不足时,可以通过示弱求得自保。在和敌人正面竞争难以成功时,我们可以通过示弱麻痹对方。
①在不引起对方猜忌的情况下巧妙安排自己的弱点。“示弱”就是隐藏自己的锋芒,从而迷惑对方。但是在行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手段的高妙,假如引起对方的猜忌那就得不偿失了。
②为下一步的成功努力。“示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获得成功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所以必须专注于取胜的后继行动,让自己迎来光明的前景。
后发制人,不能单纯地理解为“示弱”或“不打第一枪”。要在“后发”的被动形式中迈出主动的步伐,需要高度的预见力和牢牢把握事情发展趋势的能动性。“后发”的行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胸有成竹的,一切在掌握之中。这个时候选择放弃不是永久的失去,而是为了更多的取得。
看过《武松醉打蒋门神》的人都还记得,英雄踉踉跄跄,摆出那副似醉似昏的姿态,是故意做来给对方看的,其实他是有功底的。
好的写手,在文章的开头,会想到高潮和结局;好舵手,因势利导,一定要了解全航程的线路曲直。所以发于后,要想在前,备于先。如果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岸边自回头”的想法来做事,则一定不会从“后发”中找到胜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