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9043100000016

第16章 护理宝宝的最佳方案(11)

5.什么叫营养平衡

营养平衡就是指摄入的营养素与消耗的营养素要基本保证平衡。吃得多。消耗的少,即多吃少动,剩余的能量储存下来变成脂肪,将来发展的趋势就是小胖子。而吃得少,消耗的多,像生病、有肠道寄生虫的孩子,就会因营养缺乏而发育缓慢。饮食习惯不好,偏食挑食的宝宝因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比如不爱吃菜,喜欢吃肉吃鱼;只吃精细食品等,更容易出现营养失衡方面的问题。因此,安排宝宝的食谱时,食物品种要尽量多。粗粮、细粮、肉、菜、蛋、奶、油、盐等要合理搭配,经常翻新食品的花样,提高宝宝的进食兴趣。

6.为什么要给宝宝吃肉末

10个月的宝宝大约长出4~6颗牙,消化系统的功能基本完善,在吃肉泥的基础上完全能接受肉末。给宝宝增加一些有硬度、含纤维的食物,有利于更好地锻炼咀嚼功能,肉末中的肌肉纤维能够促进肠蠕动,减少便秘发生。通过对肉泥、肉末的品尝,不同的感受能够增加宝宝对食物的兴趣。给宝宝选择鲜嫩的羊肉、鸡肉、猪肉均可,洗净去筋皮,剁碎作馅或丸子都行,根据需要调节口味。

7.能给宝宝吃芝麻酱吗

芝麻酱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磷、核黄素、视黄醇等。每100克纯芝麻酱含铁比同等量的猪肝高1倍,比鸡蛋黄高6倍。芝麻酱含钙量也相当高,10克芝麻酱的含钙量相当于30克的豆腐、140克大白菜的含钙量。宝宝经常吃点芝麻酱,能非常好地预防缺铁性贫血,预防佝偻病。芝麻酱蛋白质含量比瘦肉还高,所以经常给宝宝吃点有益处。麻酱花卷、麻酱面、麻酱饼各种做法宝宝都爱吃。

8.为什么要吃含粗纤维的食品

虽然人体无法消化吸收膳食纤维素,但是它的作用不可小视,它可促进肠道有益菌繁殖,从而抑制有害菌产生毒素。膳食纤维素刺激大肠蠕动,加快粪便排除,减少肠道对有毒物质的吸收。膳食纤维素能吸收肠道中的胆固醇,加速排出,对预防成年期的高血压、冠心病等有积极作用。所以要适当添加纤维素。含纤维素较多的、宝宝能吃的食物有小油菜、小白菜、竹笋、梨、粗粮食品等。

9.喂牛奶要留心哪些问题

选择质量信得过的品牌。产品要清洁卫生、各种营养素含量标注清楚,过期变质的无法吃。

使用的器具,奶嘴、奶瓶要洗刷干净,要认真消毒。

奶嘴的开口不要太大或太小,以免冲呛着宝宝或吸吮费力而吃不饱。

奶水的调制温度适合,将配好的奶水滴在妈妈的手背上,以不烫为宜。

喂奶时把奶瓶斜竖起来。呈70度角,使奶水充满奶头。避免宝宝吸入空气引起溢奶。

10.牛奶喝得越多越好吗

牛奶的营养丰富,适合宝宝的生长发育,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过多喝牛奶可能影响辅食的入量。牛奶中含铁少,倘若辅食添加不适当,容易导致贫血。还有的宝宝对乳糖的消化功能差。容易出现腹胀、产气、腹痛等症状。那么宝宝吃多少奶合适呢?有一个简便的计算方法,既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喝加糖牛奶100~120毫升。

11.牛奶需要加热吗

牛奶是否需要加热,要从两个方面考虑:

宝宝的自身情况,倘若是过敏体质即长期的湿疹不愈,不论是何种品牌。何种包装的牛奶,都要加热煮沸,分解牛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减轻其过敏作用。对乳糖不耐受的宝宝,牛奶就更应该煮沸后再喝。

牛奶的制作方式。未经过任何加工的鲜牛奶,一定要充分的煮沸才能给宝宝喝。市面上出售的袋装、盒装、瓶装的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处理的。在喝的时候能够不必加热。但是,为了避免太凉。能够将整装的奶放在盛有热水的器皿内温一下再给宝宝喝,这样既保证了营养,又不至于因太凉引起腹泻。

12.宝宝不愿意喝牛奶怎么办

吃惯了母奶的宝宝要换牛奶,有些就非常难接受,可是.牛奶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又是宝宝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补充不及时就可能导致宝宝出现营养缺乏。既然宝宝不喜欢喝,就不要强迫他喝,能够改变烹调方法。将牛奶掺入到面粉中制作成馒头、包子、发糕,也可加到米粥中、米饭中,做出的食品既香甜松软可口。又保证了充分的营养。

13.奶瓶龋齿是如何形成的

当宝宝哭闹或睡觉前,有很多妈妈习惯性地把一瓶奶或甜水喂给宝宝,宝宝含着奶瓶入睡,这样一来,奶渍糖液包绕着牙齿,细菌繁殖加上糖发酵产酸,时间长了牙齿被腐蚀,变黑变脆,形成蛀牙。乳牙蛀坏了,影响将来恒牙的整齐美观。奶瓶龋齿通常1岁半发生。但是预防要从早做起。

自宝宝出生之日起,要养成抱着喂奶的习惯,每次最好在20分钟内喂完。

未出牙前每次喂完奶,能够用湿纱布抹去口腔内奶渣。长出牙以后。可用软的毛刷刷牙。不用牙膏,牙刷蘸水空刷。目的是为了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宝宝长到6~9个月大时,改用杯子喂奶。

睡前喝奶能够用开水取代或是喂完奶后,再喝点开水。达到清洁口腔作用。

1岁以后留心定期检查牙齿。

14.宝宝为什么会偏食

宝宝出生时就像一张洁白没有瑕的纸,所以对接触到的第一个感觉印象最深。随着慢慢长大,肌体的器官技能的不断完善,对新事物的认识面也在不断扩大。可是,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每个宝宝都有一个敏感期,非常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感觉。添加辅食的成败也取决于敏感期是否及时正确操作了,是否遵循了科学、合理、平衡、营养的原则。4~5个月的宝宝起初表现出对任何食物都感兴趣,妈妈就要及时根据需要增加辅助食品,让宝宝品尝到各种味道,在大脑建立起各种味道的信息库。这种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在1岁以内形成。倘若此期未形成好习惯,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能影响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且要纠正已经形成的习惯非常困难。

15.哪些植物不适宜养在宝宝的居室里

美丽的鲜花给生活增彩添光。有的花虽好但不适合养在居室内,尤其是宝宝的居室内。长有针刺的植物。刺内含有毒素,刺伤皮肤后会引起感染、化脓、溃烂等。

含有毒素的汁液果类的植物。像马蹄莲、夹竹桃、杜鹃花等。宝宝接触或误食后,中毒症状轻者皮肤过敏。重者出现呕吐、腹疼腹泻、呼吸急促、四肢麻木、昏迷休克等症状。

能释放有毒气体的植物。如夜来香、郁金香、含羞草等,它们释放出来的气体,会引起宝宝头昏、呼吸困难、发烧、咳嗽、毛发稀疏、脱落等中毒症状。

16.宝宝走路早就聪明吗

宝宝会走路的时间早,将来就聪明,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正常的宝宝1岁左右起初会走路,有的可能早些(约3%的宝宝早到9个月),有的可能晚些(能够晚至2岁),排除神经系统或骨骼肌肉方面的疾病,以上情况都属正常。因为走的早的宝宝家族中其他人往往也会走的早。走的晚的宝宝多数情况也不一定是不会走,可能是胆子小或曾经摔过害怕了,再一个原因是父母过分呵护。宝宝依赖于大人的牵扶才能行走。

17.宝宝学走步时要做哪些准备

在学走步前一定要练习站立、站稳。这些锻炼其实从宝宝出生后就已经起初了。像给宝宝做全身的抚触、抬头练习、匍匐爬行、坐、立、走、蹦跳的练习。这样经常反复的训练使得腰部和腿部骨骼、肌肉结实有力,为独立迈步走路做好了准备。宝宝8个月时妈妈能够扶着宝宝站立片刻,10个月时搀着走,11个月时独立站片刻。妈妈由帮助宝宝到逐渐放手要有一个过程,初始双手搀扶,以后用一只手扶持。直至独立行走。也能够用诱导的方法,让宝宝扶住床栏杆站好,用宝宝感兴趣的玩具从侧面引导他向前走,反复练习,多给鼓励,让孩子建立信心。

18.宝宝说话大舌头怎么办

1岁内的宝宝因为语言的发育不完善,说话时常发音不准,咬字不清。有的可能“口吃”,遇到此情况不必急着纠正,随着生长发育(约3~4岁),宝宝的发音功能会逐渐完善,自己就能纠正不准的语音。但是,有的宝宝却一直表现为说话含糊不清,像嘴里含颗枣,这有可能是舌系带或悬雍垂有问题了,需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处理了。

19.囟门什么时候关闭

宝宝出生后头部各块骨头之间留有缝隙。头顶部正中靠前的位置是头骨交汇处,有一个菱形间隙,通常斜径在2.5厘米左右,用手摸有跳动感。根据小宝宝囟门的变化,判断疾病,像吐泻严重脱水,囟门会凹陷,脑膜炎等能致颅压高的疾病,囟门会凸出。囟门通常在1岁半左右闭合,但也有早闭和晚闭的,要留心排除脑发育不良、小头畸形、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佝偻病。

20.应该打什么预防针

宝宝1岁时应该完威以下几种免疫接种。第四次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百白破三联疫苗针。第一次麻风腮三联针,第一次乙脑疫苗和第二次流脑疫苗。

那么宝宝打了预防针就不再得病了吗?当然不是。预防接种是通过皮下注射、口服、皮上划痕、皮内注射、鼻腔喷雾等不同途径将一些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刺激产生相应的免疫力。达到预防某些传染病的目的。只要宝宝按时、按量、按规定及时接受了预防接种,是能够达到目的。但是无法绝对保证不再得那种病,因为不同的预防接种效果是不同的。另外。对同一种疫苗的反应效果也会因宝宝的个体差异而不同。还有一些抗体随时间的增加,效力逐渐减低,直至消失。有时批号的疫苗不稳定、运送冷藏条件差、开水服用活的疫苗等各种因素均能影响效果。所以,家长不要认为全部按照程序打了预防针了。就高枕没有忧,在某些传染病流行期间,仍要留心避免和传染患儿接触。

21.通过哪些症状能观察宝宝是否患病了

童忌没有猜。喜怒哀乐全部都写在小宝宝的脸上。身体健康,宝宝表现得活泼好动,吃喝拉撒睡没有不正常改变。一旦生了病,宝宝就打蔫,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嗜睡不醒、惊厥或烦躁不安等反常的情绪变化。不爱吃饭或不思饮食,甚者恶心呕吐,大便干燥或频数,便中有血、恶臭或酸败的不正常气味。面色随患病不同而变化,正常时应该是红润、有光泽、富有弹性。倘若宝宝生病不舒服了。例如发烧,面色是潮红,贫血面色是苍白灰暗。肝胆或急性中毒等皮肤黄染等。有些疾病表现在皮肤上可见的皮疹、红斑、水疱、脓痂等。宝宝所出现的反常现象,预示着可能患病了。当宝宝出现反常变化了,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22.宝宝的肝大是病吗

宝宝因为肚皮薄,腹部肌肉松软,肝脏非常容易在右边的肋下摸到,但是。通常不超过肋下2厘米,质地软,边缘清楚。有时营养缺乏、佝偻病、贫血的宝宝肝脏也会稍大,肝功能正常。待原发病治愈后,肝脏可恢复至正常。所以肝脏大,并不一定都是病理性的。病毒性肝炎、寄生虫、胆道闭锁等疾病引起的肝大都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多表现有持续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肝脏肿大超过肋下2厘米,质地硬表面不平有压痛。都有肝功能的损害。

23.宝宝经常烂嘴角怎么办

宝宝偏食、挑食,造成的维生素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2的缺乏,是造成嘴角烂的主要原因。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吸吮手指、长期叼奶嘴、咬指甲等,都能使口角发炎。

当宝宝烂嘴的时候,家长首先要查找原因,及时纠正,这是防治口角炎的重要原则,多吃新鲜水果、蔬菜、适当增加肉、蛋食品,必要时补充维生素。还要纠正宝宝的不良习惯,减少患病机会。

24.宝宝得了水痘怎么办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6个月以上的宝宝多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冬春季多见。特点是全身同时分布有皮疹、水疱、结痂,结痂脱落后不留疤痕。水疱也可出现在口腔黏膜上。掌握这些特点才能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处理。给宝宝多喝水,吃软的易消化食物,避免抓伤皮肤感染。要勤换内衣、剪指甲或将小宝宝的手用纱布包起来。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止痒。水疱破溃后。及时涂紫药水,避免继发感染。

25.打嗝不止怎么办

能够试用几种方法:

当宝宝打嗝时,先将宝宝抱起来,轻拍背部,喂点热水。

用手指尖轻轻地在宝宝嘴边挠痒,通常到宝宝发出哭声,打嗝即会停止。

将宝宝抱起,挠脚心使其啼哭,也能终止打嗝。

不要在宝宝过度饥饿或哭闹后马上喂奶,这样最容易造成打嗝。

喂牛奶的宝宝,奶嘴的口不要过大,容易呛着而导致打嗝。

26.吃退烧药后要多喝水吗

宝宝发烧时,心跳和呼吸的频率比平时要快,代谢也加快,机体的需氧量、需水量随之增大,此时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用以维持机体代谢,促进机体的痊愈,缩短病程。为了降温要使用退烧药或用物理方法降温,随着大量的出汗,体温逐渐下降,此时更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因机体缺水,导致病情加重。在保证宝宝每天应喝水量的基础上(每日每千克体重120~150毫升),再根据出汗和小便情况适当补充。还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皮肤弹性、口唇干裂等判断是否缺水。无法等宝宝口渴时再给,那时体内已经严重缺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