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满分作文通关宝典
9041200000014

第14章 满分作文欣赏(9)

我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在生意场上从来没有痛痛快快地赚过大钱。他埋怨自己文化低;邻里说他讲信用讲得过了头。在农家的饭桌上,父亲与我面对时,我只有低头扒饭的份。他看不起我说话不算数诸如和人约好时间却总迟到等等。我不愿承认,但我在改。所以,我更喜欢观看他的背影,没有拘束且让人由无想到无限去,把这诚信在无际的时间空间中舒展来回。

梨花谢了春红,太匆匆。都说落尽梨花春又了。可因了父亲的诚信我却说零落的梨花,飞珠碎玉,它盈盈而生着这个老农民品质的光泽,即使零落成泥,哪怕碾作灰烬,它也香如故!

念情悠悠啊,我的一地梨花……

我爱书香

书有香味吗?有,当然有。书的香味与其他味道不同,只有透着书卷气的人才能嗅得到它。最宜月夜,秉烛窗前,手持书卷,自会有淡淡的馨香飘入你的鼻孔,让你的神经为之一振,头脑因之而清醒,似荷香,似菊香,似秦汉兵剑,魏武长缨,似太白的潇洒,易安的发香。

既是书香,便与烟香、酒香一样,嗅得多了就上瘾。手中有书,便可抛开俗杂,忘却烦恼,飘飘然如登仙之乐。而一旦几日未嗅,心里就如长草一般坐卧不安,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烦躁不已,其瘾之大,亦可与吗啡、海洛因并列称为“毒品”吧。

然而我喜爱的书香,正渐渐从生活中淡去,很多人因工作的繁忙而渐渐忽略了读书之乐,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以其方便、快捷而博得了许多现代人的青睐。在工作的暇隙,用鼠标轻轻地点击,计算机的屏幕上即可显示你想要阅读的文章。既省去了逛书店的时间,又节省了腰包中的钞票,可谓两全其美。因此,电子图书正以迅猛的势头侵入现代人的生活。

然而,我却总是心存疑虑。屏幕上闪烁的文字,是否也会散发淡淡书香?面对冰冷的计算机,我们还能否体会到摩挲书页时感受的温暖?苏东坡的豪放词风,李后主的离愁别恨,陆放翁的沉郁悲情,能不能随辐射深入我们的内心,让灵魂产生一次次悸动?我们敲击着键盘,在“咔咔”声中如何体会“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感?诚然,网络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乐趣,可随之而来的,却是古典书香的渐渐飘远。是否有那么一天,当我们忽然怀念书香时,只能去博物馆重温那久违的温馨呢?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吧。尽管网络无孔不入,可我相信,仍有许许多多的人,会在二者之间选择温馨的纸页。作为文字传递的媒介,纸质书刊已历经千年的历史,蕴藉着厚重的人文气息。放两本书在床头,随手翻阅,我们的情感便会与那些鲜活的文字共同悲喜,整个精神便处于痴迷状态。无论生活中有多少的不顺心、不畅快,只要把书页轻轻翻开,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书给人精神上的乐趣,是无法用物质的大钞来衡量的。

所以,我希望人们能够与书香再结“良缘”,把生活放置于淡淡书香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让我们的身上透着书卷气!

抓住根本看轻其余

草船借箭是千古流传的佳话。这篇故事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特别是将三国中几位重要人物刻画得逼真传神,主角诸葛亮的智慧与肚量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老实巴交,曹操的疑神疑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不过这样经久不衰的典故往往引来更多的关注,有人提出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故事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万支箭三天交清,否则治罪。但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大雾飘散,曹军箭少,也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白忙一场,最后让周瑜抓住把柄。

其实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我们常批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那么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也有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了。

故事要体现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这一做法就是文章的重点。仅凭这一项就足以让众人心服口服。假设诸葛亮只借箭八万支,或者五万支,想必众人也会为他的机敏大胆所征服,还有人会给他治罪吗?周瑜必定是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毕竟想不出如此计策的周瑜是没有脸面为箭的数量说三道四的。

因此,作为比周瑜还不如的我们,是不应该为足不足十万支争得面红耳赤,我们看到的是草船借箭,而不是十万支数量。

哲学的辩证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说,我们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已经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古人和今人一样有理由抓住事物的本质。唐朝时有一位白袍将军薛仁贵,用兵如神,为唐王朝攻取辽东。大唐天子笑逐颜开:“我不喜欢得辽东,喜欢得将军。”拥有一位用兵如神的将才,何愁天下不定!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身手,抓住问题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数学题,什么X啦,Y啦,都只是一只逃窜的狐狸,你只要抓住它,就完成了一次打猎。”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狐狸,要做一名合格的猎人就不应该被路边的风景所吸引,也不要被拦路的荆棘吓住,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原则。

当我们学会抓住根本时,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离成功也不远了。到那时,十万支箭,八万支箭,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我们懂得了草船借箭的智慧。

山的那边

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于是,鸡鸣,犬吠,炊烟都袅袅地从寨子里浮起来了,飘飘摇摇进了林子。

父子俩早早便起了床。父亲以麻利的手脚,戴上斗笠,荷上锄头,“吱——”地打开门,走去。儿子的动作显得嫩生了许多。摸下床,掬了一捧清水,清醒了自己,水缸中一圈一圈漾着他惺忪的睡眼。然后拎起灶上昨夜整好的干粮,朝着渺茫的晨雾中那个略有些佝偻的身影奔去……

这是一方好美的水土。是啊,来这里拍照旅游的人都这么说。绿水环抱着青山,相环相绕,相厮相守,美了这里的风景,也美了这里的人。只是光着脚的儿子不懂,为何如此迷人的风景,留不住那张记忆深处母亲模糊的脸,让爹和自己成日守着那块巴掌大的地,还让自己光着脚丫子满山溜。只是这些疑问,似乎都没有个清晰的答案,儿子疑惑,山水也疑惑了。

那块巴掌大的地,便是被当地人称做“坝子”的山间小盆地。不大,却隐着儿子童年所有的欢娱,锄草、浇水、施肥,甚至是看着太阳从山的那边落下。而此刻,儿子和父亲正躬着背,劳作。

儿子累了,直起腰来。“爹,俺还得在这里多久?”

父亲一怔,“说啥?伢子。”

“爹,俺老师说让俺回学校上课……”父亲没回话,双眉稍稍蹙了一下。

“爹,老师说了,上了学,有了学问,就能出山。山的那边可大了!老师说出了山,就能让视野变大——”

“啥‘视野’不‘视野’的?俺只懂种地!”

儿子不还嘴了。他懂爹的脾气。只是用他稚嫩的眼,瞅了瞅银雾弥漫的青山,又低下头劳作。

而爹也纳闷了。“山的那边,真有‘视野’么?说不准有,要不他妈为啥死活不肯回来?——不想咯,不想咯。”

正午,山雾便揭开了面纱,山才笔挺挺地屹立于水中。父子俩歇下来,坐在田埂上。父亲黝黑的脸上沾满汗水,手一抹,便又沾上些泥的芳香。

儿子又呆了,望着山的那边。

“伢子,又怔!快吃,干活。”……儿子收回眼神,有些失落……于是,又是劳作。

红日西薄。天际再次被染红,不过,是金灿灿的,烘得儿子的心暖暖的。

儿子眯缝起眼,似乎在眺望着什么,脸颊红彤彤的,又有话要说,“爹,瞧!”

爹也直起身子。

“爹,看。太阳落到山的那边去了。那里肯定遍地都是金子。太阳也喜欢那边。”

爹倏然有了欲哭的念头。是呀!说不准伢子出了山,能找回他娘呢!想到这里,心里不禁幻想出他娘回来的情景,心里也就暖了。

“伢子,上学去吧!爹许了。”儿子脸上真的暖了。他能回学校了,能有“视野”了。

“记得给老师捎句话,让他记得给你们‘视野’……”

山和水找到答案了,灵动在父子的心里……

戈多来了

蒙咙中,当那两个浪人睁开熟睡的双眼,一个身背口袋的人站在他们面前。

“戈多?”

“对,我来了。”

霎时间,浪人兴奋了起来,“戈多来了!戈多来了!”这一消息像闪电一样,在一会儿时间里传遍了方圆数十里。

人们争相赶来,为的是得到戈多口袋中的东西。

“戈多,能告诉我你的大口袋中装的是什么吗?”

“当然。这里有你们所想要的一切。”

“那能给我一块金币吗?我做梦都想有一块。”

于是,戈多给了他一块金币。

人群沸腾了。

“戈多,我想要一幢大房子。”

“戈多,我想要一群牛。”

“戈多,我想拥有一座磨坊。”

人们纷纷从戈多那里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有财富,有美色,也有权力。

渐渐地,习惯了向戈多索取的人们不再勤劳工作,不再拥有理想。他们整天好吃懒做,只会伸手向戈多拿他想要的。

但是有一天,戈多不见了,人们只找到一张字条:我要到一个地方躲起来,只有最努力的人才找得到我。同戈多一同消失的,是那些曾从他口袋中拿出的物件。

人群又一次沸腾了。

失去索要而来的东西,人们开始反思。如果没有戈多,自己能拥有这一切吗?

于是,曾经拥有一座磨坊的人开始亲手烧制建坊所需的砖块;曾经拥有一群牛的人开始饲养第一只牛犊;曾经拥有一幢大房子的人开始建造地基……人们又回到从前那种自力更生、努力奋斗的模样。人们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目标,已经为此而辛勤劳作。

不久之后,一座更大的磨坊耸立在河边;漫山遍野的牛群显示出牧牛人的辛劳;豪华气派的房子也让外来者惊叹不已。……

学会自我追寻目标的人们又见到了戈多。

“戈多,你回来了。”

淡淡的一句,已无往日的兴奋和期盼。

戈多看见了磨坊、牛群、房屋,他笑了。

世人终于不需要依赖戈多了。

其实,戈多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我们能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那么,终有一天你可以拥有你想从戈多那儿得到的一切。

箭锋上的友情

周瑜在军营帐篷里来回踱着步,一只飞蛾在案台上的火烛旁飞来飞去。帐篷里忽暗忽明,帐篷门口站岗的士兵叹了口气,他明白帐篷里的人一定正被什么事所烦恼着,但同时他也明白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又怎能替得了一个东吴大将着想?此时,帘幡被掀开了,周瑜从里面走了出来,一身的银甲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他的脸上没有表情,看上去像是在犹豫什么,又好像是下定了决心。周瑜就这样站了很久,旁边的士兵也只好就这样陪他站着。一时间,天地显得无限宽广,星星满布在黑色的夜空中,就好像一颗颗珍珠撒落在了黑色的绸缎上。周瑜开始回想起几天前的事来……

三天前,在军营里的军事会议上。“公瑾兄,我看曹贼此次来势凶猛,并筑起了城墙。目前敌多我少,敌强我弱。你看我们是否要……”孔明摇着鹅毛扇缓缓地说,可是他还没说完就被周瑜打断了。“等等!孔明兄,小弟我有一建议,不如我们二人将各自的计策写在手上,一起拿出来看看,不知意下如何呀?”“好。”孔明笑着答应。一会儿两人都已准备好,周瑜心想打曹贼定要火攻,不知这孔明会不会……两人一起伸出了手掌。两只手上都写了一个“火”字。

“哈哈……”两人顿时畅快的大笑起来。此时周瑜心中很是高兴,他对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早有耳闻。但是能如此合他心意的却出乎意料。火攻需要弓箭,而东吴的弓箭却远远不及所需。诸葛亮却放声道:“公瑾兄,弓箭的事你就别操心啦!”所以他们约定十日之后诸葛亮交十万支弓箭给周瑜。

第二天,孔明出发了。运用计谋与对天文知识的了解,他向曹操“借”了满满十条小船的箭。回到东吴时一个士兵的报告令他大吃一惊,草船上的箭并没有十万支,只八万有余。诸葛亮摇着鹅羽扇陷入了深思。明日就要交箭了,周瑜视我如眼中钉,肉中刺。这可如何是好。

东吴的大将听说孔明借箭不足,皆大喜,都到周瑜的帐中向他贺喜。可周瑜听后却为之一震,“怎么?他失败了?”周瑜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现实却摆在了他的面前,孔明失败了,明日就可将这个麻烦除去,但是孔明的确是一个知己。倘若我俩共事一主该多好啊!唉……周瑜苦恼着……

月光依旧照着,周瑜望向远处的天空,似乎已有些鱼肚白。他深吸一口气回到帐内。

第二天的军机会上吴、蜀双方气势十分紧张,张飞瞪着铜铃眼赵云握着长枪,紧紧站在孔明身旁,看来他们已经做好拼死保护孔明准备。“孔明兄,时限已到,交箭吧!”周瑜说。“拿箭!”一声令下士兵们扛上了箭,孔明觉得不对,细细一点十万支,不多也不少。“这……”孔明纳闷了。周瑜走上前来递给他一支箭说道:“好!不愧是卧龙先生啊!”孔明盯着周瑜递过来的那支箭,愣住了……

空白中的独舞

见惯了满月光华,完满无缺,那一弯弦月却以沉默的睿智的空缺,让孤独者窥视人生的真谛。

观遍了浩荡沧海,无端无涯,那一涓细流却以灵动而隽永的渺小,让思想者探究生命的奥秘。

识尽了喧嚣红尘,拥堵繁盛,那一片空山却以沉稳而清新的寂寥,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义。

而后,生命以退让以不完满的空缺显现,于拥堵中开辟沉寂,于完满中留下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