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热土凝香
9033400000002

第2章 选址兴隆

20世纪50年代的广东省万宁县兴隆镇,偏僻落后,杂草丛生,热带病盛行,疟疾更是地区高发病,海南有一句民谣:“兴隆陵水,有命去没命回。”说的就是兴隆地区疟疾盛行,为此,国家曾在万宁兴隆设立新中国第一个疟疾教育及防治基地。可见,50多年前,要将一个科学试验站选址兴隆,需要莫大的勇气与长远的战略眼光,科研人员更是要克服基础设施落后、科研设备一片空白、科研资讯交流几乎完全闭塞以及其他许多想象不到的具体困难,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

“50多年前,兴隆非常贫困落后。整个地区,全都是泥土路,太阳河流过兴隆,河上却没有一座桥,从河东到河西,必须淌水而过。旱季时,有的河段尚能涉水而过,一到雨季,河水滔滔,在兴隆墟这一段,只能靠竹排和小木船划渡过河。”

2011年11月14日下午4时,北京,何康老人居所。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者,正在为来访客人题字—“咬得菜根,活得自在”,字里行间,透出老人的睿智与豁达,在半生戎马、毕生创造奉献的大起大落的人生历练之后,依然闪耀着可贵的平常心和孩童的纯真。

“什么都可以忘,海南的工作生活却无法忘。”听说作者一行从海南来,向他了解当年成立兴隆试验站的故事,何康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细细回忆了当初设立兴隆试验站的历史背景以及选址兴隆的科学考量。

那是一个特殊年代的曲折故事,漫长却又让人深思感佩,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为了祖国之振兴、民族之崛起,而作出的伟大尝试和无私奉献。

第一节 两个重要的历史背景

“55年前成立的兴隆试验站,是在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下建设的一个小小的试验站,当时仅有9名科技人员,对中国热带科研事业来说,只是粒不起眼的种子。”何康说,当这个小小的试验站放到一个波澜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下,它深远重大的意义便体现出来了:这是百废待兴、充满希望的新中国,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地发展自己的热作科研。

因此,要了解兴隆试验站成立的历史背景,就不得不回顾新中国成立之初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何康在回忆新中国热作事业发展史《艰苦创业的壮丽诗篇》中写道: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并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中除我国和越南外,均无热带作物生产,而越南主要热带作物地区又尚未解放。于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都把发展天然橡胶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华南热带地区。正是在这一国际战略大背景下,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正式签订了中苏联合发展天然橡胶的协议,决定在华南热带地区建立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这份协议直接在1954年3月,催生了华南特种林业科学研究所(在广州成立),何康任所长,不久随着天然橡胶生产管理体制的改变,又更名为“华南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并于1958年迁到海南儋州那大。

另一个历史大背景就是,朝鲜战争爆发后,英殖民统治者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开始排华,将侨居在马来西亚的大批华人华侨排挤和驱逐出境,许多外侨在侨居国受到排挤和打击。1951年春夏之交,一批批马来西亚难侨被接回祖国,他们两手空空,被暂时安置在广州的几个招待所里,由“归国难侨临时处理委员会办事处”负责接待和安置工作。

这批难侨安置在哪里好呢?中央华侨事务委员会根据海南是热带作物海岛的特点,决定安置部分归国难侨到海南岛开发种植热带作物。在海南岛各地考察之后,最后决定将归国难侨安置在万宁、琼中两县交界的三更罗南平一带,当时担任中共万宁县委书记的周训堂与时任海南区侨务局局长陈平交换意见后,根据东南亚华侨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特长,结合兴隆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提出了将难侨安置兴隆“落地生根”的建议。随后,兴隆华侨农场成立了。

兴隆华侨农场自1951年成立以来,先后安置了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1.3万多名归国难侨,在当时赢得了海内外舆论高度评价。但在当时,归国华侨因为缺乏热带作物的种植技术,生活过得相当艰难。

第二节 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发展热作科研事业,首先是立足于为人民服务,帮助热区人民解决热作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产量,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多年后,何康回忆建站的初衷,仍用“为人民服务”这句毛泽东主席著名的题词,提醒到家中拜访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工作人员,希望他们能始终如一用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三农”,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为了迅速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事业,担任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的何康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到海南各地区考察,了解当地热作生产的自然条件,兴隆优越的光热资源和归侨贫困的生活给何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约在1955年,何康到兴隆考察时,当时中共国营兴隆华侨农场党委书记张奋和场长詹力之对何康说,兴隆华侨农场种植的热带作物,如胡椒、咖啡等,产量很低,不能为归侨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他们请何康帮助农场培训归侨热带作物种植技术,发展热作产业,改变生产落后的局面,从而改善归侨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兴隆华侨农场领导的想法,与何康内心的一个规划不谋而合。何康在充分考察调研了我国热区资源后,对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组织架构做了精心规划,除了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热区分别建有试验站外,还在海南根据不同的气候资源条件和生产条件,分别建设了儋县联昌试验站,研究橡胶种植;文昌试验站,研究椰子的种植和加工;三亚试验站,研究剑麻的种植和加工,而兴隆地区华侨带回国的丰富热作资源,正好可以建设一个兴隆试验站,主要开展典型热带作物的科研业务。

“兴隆地理条件很好,它日照丰富、光热条件好,水资源又很充分,而且有温泉,加上华侨带回的热带作物,如果在这里发展热带农业科研,应该是大有可为的。”时过五十多年,何康仍清晰地记得兴隆的旧貌,“建站的地点最后是我定下来的,就在当时唯一一条公路的入口处,兴隆华侨农场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划了大约500亩土地,作为兴隆实验站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热带作物试验基地,开展热作科研之用。”

于是,1957年4月,9名科研人员和十多名工人在首任站长田之滨的带领下,奉何康之命来到了兴隆,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开始了科技服务人民的奉献历程。50多年过去了,原来的兴隆试验站发展成为既拥有一家国家AAAA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又拥有强大研发能力的中国唯一的热带香料饮料研究所,科研人员61名,其中硕士以上学位人员32名,博士7名,在全国科研院所排名从“七五”期间的700名上升到“十五”期间的115名。

今天兴隆的繁华热闹,让上个世纪50年代在这里战天斗地的人们不敢想象;今天的人们,也难以想像上个世纪50年代兴隆的贫穷落后。

但是,老领导何康等人,就凭着一腔革命豪情和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将兴隆试验站选在了最艰苦最贫困,但光热条件非常好的兴隆,为的就是研究和发展祖国的热作事业,改变祖国热区贫困落后的面貌。

而何康的这一具有先知先觉的宏大构想,也拉开了兴隆试验站—香饮所一幅半个多世纪的画卷,这幅画卷浓墨重彩、波澜壮阔、曲折动人,上面描绘着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也交织着贫困与富足、交织着失败与成功,还有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