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热土凝香
9033400000016

第16章 科研服务“三农”余香悠长

香饮所的前身兴隆试验站,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热带地区农民解决热带作物生产的技术难题。因此,55年来,香饮所一直秉承这一宗旨,将自己的科研技术和成果,低偿甚至无偿地提供给热区农民。

第一节 真情服务“三农”

香饮所老领导郑一心回忆,香饮所自1957年建立以来,就有良好的科技服务“三农”的传统,这种传统即使在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在坚持。那时候,海南胡椒瘟病流行,兴隆试验站的科研人员自己培育胡椒苗,和工人一起干活,“文化大革命”虽然对科研工作冲击很大,但很多科技人员都到农场生产队去,搞试验搞观察,也找出一些防治方法,初步可以控制胡椒瘟病的流行。就以陈封宝和林鸿顿为例,当时他们两人还编写一些胡椒种植的科普读物,无偿发给生产队员,办培训班,免费讲课,培训科学生产技术。

还在兴隆试验站发展的初期,该站就与农场、生产队等多家单位实行了技术承包和联合经营,为地方办了各种技术培训班,培训了589人,向地方提供技术资料1600多份,并以较低价格向附近农场、农村供应大量热带经济作物的种子和种苗。比如,给农场承包低产胡椒园的改造,当时的站长陈封宝曾给采访的记者算过一笔账:“技术承包,是在合同规定的增产部分按比例分成,三七开或二八开,实际上得到的还要比合同上低一些。技术指导费更少,拿胡椒来说,每亩地只收15~20元,也就是说只抵一公斤胡椒钱。说实在的,这点钱有时还不够来回跑路的汽油费呢!”

不赚钱,却甘愿吃苦为农民服务,这是为什么呢?陈封宝当年的一句话,能让人明白香饮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海南人民还不富裕,只要新的技术能推广,当地人民能致富,我们自己少得一点没有什么关系。”

直到今天,琼海、万宁、文昌等地区的农民还记得香饮所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老专家,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2011年12月15日,万宁市热作中心主任符之学,带作者走访了该市一些槟榔基地,这些槟榔地里,当地农民利用香饮所的技术,套种胡椒,既增加了产量,还减少了病虫害。“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胡椒就一直是万宁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椒农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也是根据香饮所提供的技术规程和标准来种植的。”谈到香饮所为农民提供的服务,符之学很感动:“几十年如一日,香饮所的专家和农民没有距离,他们一来就和农民一样下地。”

因为有了香饮所的科技服务,万宁市礼纪镇成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有名的富裕镇,这个镇很多农民依靠胡椒致富。“槟榔套种胡椒的模式很受万宁农民欢迎,这种模式在万宁的礼纪、龙滚、后安等乡镇一直延续下来。”符之学一边和作者亲切地聊着,一边热心地带作者去参观香饮所在该市建设的槟榔套种胡椒的示范基地。

“槟榔、胡椒相互套种,生长得特别快,而且病虫害少,比较效益也很好。”礼纪镇农民莫泽海说,他家从1995年以来就采用这种套种的模式,或者套种胡椒,或者套种香草兰,都是利用这些植物喜阴的特性,为它们的生长提供活荫棚,既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每亩槟榔园的单位产出效益。“香饮所的专家教我们一株槟榔套种三株胡椒,我家有400多种株槟榔,等于多种了1000多株胡椒。”谈起两种作物的产量,莫泽海很开心,他说10多年种植观察下来,他种的胡椒每株平均有2斤半的产量,最高产量有4斤多。

“香饮所不仅免费给我们提供技术,还免费提供种苗、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莫泽海感慨,礼纪长丰村委会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接受过香饮所无偿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

真情服务“三农”,不止于万宁市的农民,在琼海、在文昌、在琼中,都能看到香饮所科研人员活跃的身影,他们不辞劳苦、不怕日晒雨淋,奔忙在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的丰产栽培技术。琼海农民冯克煌60多岁了,2012年2月15日,作者在琼海一片胡椒地遇见他时,他正在管理自己的胡椒园。冯克煌说,从他父亲种胡椒时起,就有香饮所的胡椒专家过来提供技术指导,像张籍香、陈封宝、邢谷扬,就是他从小认识的老专家。几十年过去了,冯克煌也退休后回到家乡种胡椒,没想到香饮所的科研人员,还坚持着过去的优良传统,继续为胡椒种植户提供胡椒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优良种苗。冯克煌说,现在他又认识了香饮所的邬华松、宋应辉、刘爱勤、赵建平等年轻一代的农业科研人员。

“他们继承了香饮所老一代科研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冯克煌说,在海南,农民为有这样的科研院所、为有这样的农业科研专家感到幸运。正是因为有了一批批薪火相传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海南原本落后的刀耕火种式的农业,才会在建省后的20多年里,快速地向现代农业迈进。

作者2011年底在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采访时,曾巧遇香饮所年轻的科研人员庄辉发和同事,在该县营根镇推广种植糯米香。琼中有大面积的橡胶林,而糯米香喜欢生长在荫蔽的地方,如果这里的农民都能在胶林种植糯米香,他们又会新增一条创收渠道,培育出一个新的产业。庄辉发告诉作者,糯米香生长迅速、管理粗放,是最适宜林下间作的高效栽培模式。

庄辉发还介绍,香饮所采用“科研院所 农户”的模式,对琼中农民进行糯米香茶高效种植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槟榔、橡胶等作物林下闲置土地资源,推广林下种植,提高土地使用率和经济效益。香饮所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在营根镇新丰村建立了橡胶、槟榔间作糯米香茶高效栽培模式示范基地,并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免费为农户提供糯米香茶优良种苗10万多株,赠送价值3000多元灌溉设备1套。目前,香饮所已经在琼中推广种植糯米香65亩。采访时,营根镇新丰村胶邱荣刚从镇上赶集回来,他指着路边一片胶园说,他2011年5月在香饮所提供的无偿技术服务和免费种苗的帮助下,在胶林里种植了12亩糯米香,当年就多增加收入600元。邱荣笑说,他要把20亩胶园的空地全都种上糯米香。

据了解,香饮所为了鼓励科技人员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拉近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的距离,还在“十一五”期间成立了“海南省科技110香料饮料服务站”,结合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及海南省十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工程等项目,在海南、云南、广西等我国热区推广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种植与加工技术成果。2010年,组织专家团队,多次深入琼海、万宁、文昌、屯昌等地进行胡椒、香草兰以及咖啡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在万宁市兴隆、长丰、南桥、三更罗等地区推广中粒种咖啡8个高产无性系690亩。组织科技人员编写《胡椒种植和管理技术》《胡椒主要病害防治技术》等小册子,制作《人工荫棚香草兰栽培技术规程》视频教程1部。

单单过去五年来,香饮所累计为农民举办培训班30多期,咨询、培训农民6200多人次;推广示范面积1万多公顷,辐射面积5万多公顷,示范及辐射带动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第二节 科技救灾总在第一线

日常的农业科技服务,到处都有香饮所科研人员的身影;在自然灾害发生时,香饮所的科研人员总是最及时地出现在受灾一线,指导农民科技救灾,重建家园。

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遭受了罕见的低温冰冻天气,香饮所迅速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琼海、万宁、屯昌等海南胡椒、咖啡主栽区进行灾后恢复技术指导并举办了专题讲座,技术培训500人次,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胡椒寒害处理措施》和《咖啡寒害处理措施》,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那一年,“海南省科技110香料饮料服务站”揭牌成立,为我省胡椒、香草兰、咖啡、可可等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植户和生产企业提供相关病虫诊断、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测土配方设肥技术推广应用以及产品供销信息服务等,全年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达2055亩。

2011年9月以来,强台风“纳沙”、强热带风暴“尼格”正面袭击海南,海南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香饮所心系灾区,多次派出专家队伍奔赴海南各受灾市县开展香草兰、胡椒、咖啡等作物科技救灾行动,充分体现了作为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 年 10 月13—14日,香饮所党委书记宋应辉研究员带领香草兰专家组一行5人到海南省各香草兰种植区开展灾后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专家组一行马不停蹄,先后到琼海、定安、琼中、五指山、保亭等市县的多个乡镇了解受灾情况,对20多个香草兰种植户进行现场指导。期间,宋应辉书记一行了解到琼海市大路镇橡胶受损严重,急需技术支持,便立刻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地管理处汇报,立即赶赴现场并制定了科技救灾方案。在香饮所大路基地管理人员的协助下,橡胶所华元刚博士对该镇礼合村委会胶农进行了技术培训。

10月13日,应文昌市热作服务中心的邀请,香饮所派出专家组一行5人到文昌市会文镇、蓬莱镇等胡椒主要种植地区,开展灾后胡椒恢复生产技术指导工作。专家组在胡椒重灾区举办了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培训班,并亲自到胡椒种植园现场指导灾后处理技术。同时,专家组还向胡椒种植户免费发放了500份胡椒栽培技术、胡椒台风防范技术、水害处理技术等相关的实用技术资料以及价值3000元的胡椒瘟病、细菌性叶斑病等胡椒主要病害的防治药剂。专家们及时的科学救灾指导有效减少了种植户错误操作带来的二次损失。此次科技救灾获得了有关农业主管部门、镇委镇政府与胡椒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10月14日,香饮所派出3批专家前往万宁、琼海进行胡椒科技救灾。在万宁长丰镇,由香饮所所长邬华松研究员带领专家组一行4人参加了“海南省农业科技110专家团救灾服务队”,开设灾后胡椒抗逆栽培防治知识讲座,同时,专家组还向胡椒种植户免费发放了胡椒栽培技术、胡椒台风防范技术、水害处理技术等相关的实用技术资料200份。

在万宁市后安镇、和乐镇等胡椒主要种植地区,香饮所派出专家组一行4人前往开展胡椒抗逆栽培及灾后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此次活动得到了万宁市农业部门、镇委镇政府与胡椒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在琼海彬村山华侨农场,香饮所组织专家联合琼海市科协、琼海市热作服务中心开展灾后胡椒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工作。专家组免费发放了胡椒栽培技术、胡椒台风防御技术、水害处理技术等相关的实用技术资料300多份及胡椒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3箱。此外,专家组还到受灾胡椒田间进行现场生产技术指导,得到了当地胡椒种植户的欢迎和好评。

10月16日,应海南省科技厅的邀请,香饮所所长邬华松研究员带领专家组一行4人到琼海市阳江镇加入“海南省农业科技110专家团救灾服务队”,举办了灾后胡椒抗逆栽培及病害防治知识讲座。同时,专家组还向胡椒种植户免费发放了胡椒栽培技术、胡椒养分综合管理、胡椒台风防范技术、胡椒水害处理技术等相关的实用技术资料100份,并发放了近百份“香草兰台风灾前预防及灾后处理措施”手册。

据统计,2011年,在“纳沙”、“尼格”台风登陆后,香饮所第一时间成立科技救灾工作组,划分责任区域,为灾区群众提供灾后恢复生产指导,累计派出科技救灾队伍15批115人次,免费发放资料2000多册,提供近万元农药,尽最大程度将台风造成的农业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海南农民种植的热带经济作物大多是胡椒、槟榔、咖啡等,这些都是香饮所的技术强项,科技救灾,帮助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是香饮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香饮所不仅主动承担起科技救灾的责任,还捐款捐粮,帮助受灾群众渡过眼前难关。因此,在海南每次大的自然灾害中,该所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地方政府的表彰。

比如,2000年10月,海南遭受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香饮所在自身受灾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向万宁市灾区人捐赠大米3.2万斤,职工捐款3520元,衣物932件,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还派出农业科技专家4人深入受害热作地区进行免费技术指导,帮助灾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被万宁市委、市政府授予防风救灾工作先进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