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9030500000007

第7章 骑战

“原文”

凡骑兵与步兵战者,若遇山林险阻、陂泽之地,疾行急去,是必败之地,勿得与战。欲战须得平易之地,进退无碍,战则必胜。法曰:易地则用骑。

“今译”

凡是骑兵与步兵作战的,如果遇到山林水泽之险要地形,必须赶快离开。因为这是必败之地,不可在此与敌人作战。如果要打,必须选择平坦地带,便于进攻和退守,作战必胜。兵法说:平地就派出骑兵冲杀。

“战例”

《五代史》:唐庄宗救赵,与梁军相拒于柏乡五里,营于野河北。晋兵少,梁将王景仁将兵虽多,而精锐者亦少。晋军望之色动,周德威勉其众曰:“此汴宋佣易败耳。”退而告之。庄宗曰:“吾提孤兵出千里,利在速战,今若不乘势而急击之,使敌人识我之众寡,则计无所施矣。”德威曰:“不然,赵人皆守城而不能野战;吾之取胜,利在骑兵。盖平原旷野之中,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近营门,非吾之所长也。”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军无敢入见者。德威乃请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将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矣。不如退军高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耳。”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德威乃与俱见。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高邑。德威乃遣骑三百,扣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王景仁怒,悉以其军出。德威与之转斗十里,至于高南,两军皆阵,梁军横亘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制胜之地也。”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与战。”德威又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既速,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赍,有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饥渴,其军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至未、申时,梁军中尘烟大起,德威鼓噪而进,梁军大败。

“战例今译”

《五代史》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出兵救赵,和梁军对抗于距柏乡5里之处,并把部队集结在野河以北。晋军兵力很少,而梁将王景仁虽然兵力不少,但是精锐的主力却不多。晋军看到梁军人多势众,有些气馁。后唐将领周德威为其部下鼓劲说:“这些不过是汴州雇佣兵,要打败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他回营还把这事向庄宗报告。李存勖说:“我带这支深入敌地的军队出征千里之外,利在速战速决。目前如不乘势急速出击,一旦敌人了解了我们的兵力就无计可施了。”周德威说:“我看不一定这样,赵人长于守城,不擅长野战,我军要想打胜,非靠骑兵不可。凡是平阔之地,骑兵可以发挥威力;如今我军却驻扎于河边,靠近敌军营门,这样就不能发挥我军的特长了!”李存勖听了很不愉快,回营躺在帐中。将领们谁也不敢去谒见,周德威就请出监军张承业,并对他说:“大王发火了。但老将不想出击并非胆怯,而是因为我们兵力不足又离敌营太近。目前所仗的仅是一水相隔,如果梁军弄到船只而渡河来攻,我军就脱不掉被击败的境遇了。不如把部队撤到高邑,诱敌出来,并千方百计进行干扰,使他们不得安宁,就可打胜。”张承业听后便进帐对存勖说:“德威老将军深晓兵法,请不要忽视他的建议。”李存勖突然起来说:“我正在考虑德威的意见。”不多时,德威抓到梁军俘虏,向他打探王景仁在做什么。回答说:“他已造数百只船,将要用来架浮桥。”德威带着俘虏进见李存勖。李存勖笑着说:“果然像你所预料的那样。”他立刻下令把军队撤到高邑。周德威派出300骑兵,逼近梁营挑战,而后他亲率3000主力作为后卫。王景仁发怒,派出全部人马出战。周德威与其转战,且战且走,到10里以外的高南。双方列阵对峙,梁军的横队连贯约有六七里长。李存勖跃马登高下望,高兴地说:“一片平原上长满矮草,可进可退,真是击败敌人的好战场啊!”于是派人告诉周德威说:“我军应该动手和梁军作战。”德威又建议说:“梁军轻率地追赶我军,远道与我军辗转战斗,他们来得匆忙,干粮一定没准备,即使粮食随后送上来,也来不及食用,不到中午,人饥马渴,必定要撤走。趁他撤退时立刻追击,就会大胜。”等到下午日头偏西时分,梁军阵中忽然烟尘冲天了,周德威命令部队全线出击,结果梁军大败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