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菜根谭(第六卷)
9028300000024

第24章 敢于怀疑,方可求真知

“原文”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释义”人生有苦也有乐,人只有在苦与乐中挣扎磨炼,最后得到的幸福才能最久长;人在求学过程中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一旦对事物怀疑,就要仔细去观察求证,只有探究到事物的极致,得出来的学问才是学习到的真正学问。

不盲从权威的科学家

有成就的人往往喜欢思考,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不仅如此,对别人提出的问题他们也非常关注。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当他在甲板上漫步的时候,一对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兴趣和好奇。

“妈妈,这是什么海呀?”

“地中海。”

“那它为什么叫地中海呢?”

“因为它处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问,所以才这样叫它。”

“那么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呢?”

听了孩子的这一问,母亲一时语塞。这时母亲将求助的目光转向了人群,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饶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海水所以是蓝色的,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在此之前的科学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它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得出的结论,他因为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他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做出了相应的推断,海水的蓝色是由于反射了天空的颜色。从此,一直流传了下来。

但不知为什么,在离开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有些疑惑,好像还缺点什么似的。害怕对不住那个小男孩,为此,拉曼深感愧疚。他想,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应该具有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

于是,拉曼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结果证实了他的感觉,他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决定重新进行研究。

在已有的科学基础上,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人手,运用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从而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而这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接着他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统称的“拉曼效应”。

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使拉曼走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使他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敢于坚持的指挥家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名言。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亚里士多德同他的老师柏拉图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非常勇敢、坚决地批评老师的错误和缺点。于是有些人就指责他背叛了老师,亚里士多德对此回敬了这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小泽征尔也是一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敢于怀疑、敢于坚持的著名指挥家。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交响音乐指挥家。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乐队演奏。指挥中,他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指挥演奏。但还是不行。

“是不是乐谱错了?”小泽征尔问评委们。在场的评委们口气坚定地都说乐谱没问题,“不和谐”是他的错觉。小泽征尔思考了一会儿,坚持自己的观点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在遭到权威的否定后就不再坚持自己的判断,终遭淘汰。而小泽征尔不盲从权威,敢于怀疑,最终一举夺魁,对待学问就该拿出小泽征尔的态度,敢于怀疑,敢于坚持,才能够做一个有见地的人。

做人的智慧

生活中,机会处处都有,如果你能够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直到得到满意答案才罢休,你就可能取得骄人的成就。怀疑才能进步,许多新知识、新技术都是在怀疑中产生的,所以说没有怀疑就没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