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暴力——当今青少年的黑色时尚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暴力犯罪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孩子的这些暴力行为是从何而来的?
【成长的天空】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1996年5月 18日,辽宁沈阳某中学的模拟考场上,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血案——一名男生用事先准备好的刀子刺伤两名同学后,扔下刀逃走了。
2001年12月,山西襄汾县的古城中学发生一起初中生伤害事件。这所中学的陈某因与同学发生矛盾,用稀释硫酸制造了一起致使20人受伤、13人被毁容的惨剧。
2002年1月3日,陕西铜川15岁的初中学生余某与一四川打工者一起,向同班同学李某勒索钱财后,又劫持李某向其父母敲诈钱财。
2002年10月11日和14日,只因同学间的一些摩擦,广州某中专学校连续发生了两起斗殴事件,造成一姓叶的男生伤重不治身亡。
2002年11月25日,因琐事起纠纷,陕西周至县某中学发生一起校园暴力致死案。一名17岁初三男生被同学用水果刀捅进心脏,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年仅14岁。
2004年5月28日上午,江苏泗洪县某中学高二男生陈东因不堪同学欺侮,在校园内用匕首刺伤多名学生,其中一名学生被刺中心脏死亡。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2000级学生马加爵残忍地用钝器将4名同学杀死后逃跑。
2007年4月16日,韩籍青年赵承熙9分钟内在弗州理工大学工程系教学楼内一共打出170发子弹,造成30人死亡,之后自杀身亡。
【心理点拨】
孩子的暴力行为是习得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暴力行为已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专家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暴力影片和暴力游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一个经典的试验,研究了儿童对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和模仿。他将幼儿园的孩子随机分成三组,让孩子观看录像。录像中一个成年人(榜样)正在攻击一个成人大小的充气塑料人,他的攻击行为有四种:
1把充气人放倒在地,然后坐在它身上打它的鼻子,边打边叫:“哈!打中啦!咚!”
2把充气人又拉起来,用一个木槌连续击打它的头,一边打一边叫:“哈!趴下!”
3用木槌打完后,又把充气人踢来踢去,高兴地叫着:“飞喽!”
4用一个橡皮球猛砸充气人,砸一下就大叫一声:“咚!”
三组儿童看到的录像结尾各不相同:第一组孩子看到另一个成年人用饮料或糖果等奖励了攻击者,并对他大加表扬(奖赏);第二组孩子看到攻击者被另一个成年人狠狠地指责了一遍(惩罚);第三组儿童在看完成人攻击充气人后便结束了(无强化)。接下来,试验者将儿童带到与录像中情境相同的房间中,让他们自由活动10分钟,试验者则通过单向玻璃来观察孩子是不是通过前面的观察学会了攻击行为。
结果发现,三组儿童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攻击行为。不过,如班杜拉所预料,儿童自由活动时是否会表现出攻击行为取决于他们对结果的预期。尽管所有的儿童都学会了攻击,但那些看到榜样被表扬的儿童比那些看到被责备的儿童更明显地表现出了攻击行为。此外,即使榜样的攻击行为没有受到强化,儿童也会习得攻击行为,这就是观察学习的结果。
这个研究以及随后的许多重复研究都表明,儿童平时对电视、电影、游戏中的打斗情境的观察,虽然未直接地加以模仿,但并未能阻止他们的学习,而且,即使是对这些反社会行为给予惩罚,也不能阻止他们对这类行为的无意识学习。此后,只要遇到与影片中类似的情境,上述这些行为就很可能在儿童的实际生活中再现。
让孩子远离暴力的侵袭
当泰森愤怒地咬下霍利菲尔德的耳朵,赛场里、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无不为之哗然。这一攻击性行为激起了不少青少年心中蠢蠢欲动的暴力冲动。据报道,那次比赛后,很多人在与他人的争吵或打斗中都学泰森的样子,狂怒地咬伤了对方的耳朵。
曾有一项研究调查了凶杀率和拳王争霸赛中公开暴力的关系:在连续看了10场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之后,所有人都承认自己在不同程度上模仿了攻击行为。赛前诸如“我要砸掉你的脑袋”这样的言语攻击,以及赛后气氛的渲染,提供了大量的攻击性暗示。研究者在1973~1978年的18次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之后,比较预期的凶杀率与实际凶杀率,结果发现,从比赛后的第三天开始,凶杀案的数量以平均1246%的比率上升。凶杀率最高的增长发生在宣传力度最大、收视范围最广的比赛之后,即著名的阿里和弗雷泽之战。比赛结束后迅速增加了不下26起凶杀案。
由此可见,影视、网络中的暴力场面会对人产生强大的影响,成人尚且会模仿其中的暴力行为,就更不用说青少年了。因此,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就要给他们一个没有暴力的环境。当然,一个完全没有暴力的环境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我们可以尽我们所能,尽量减少生活中、影视中对青少年有不良影响的暴力场面,让他们少接触一些有关暴力的场面。这不仅需要父母、老师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