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家里的“小霸王”,学校里的“小绵羊”
在家里,孩子是个无法无天的“小霸王”,但是到了学校,却成了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在家里是个“四体不勤”的小懒虫,在学校里却是得了小红花的“劳动标兵”……孩子变成了“两面派”,这是为什么?
【成长的天空】
孩子变成了“两面派”
冬冬去年上二年级了,8岁了,活泼好动,很聪明。爸爸和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因为和爷爷奶奶同住在一个小区,因此,每天放学后,冬冬就先去爷爷奶奶家吃饭,写作业。渐渐地,妈妈赵女士发现冬冬到了爷爷家,就只看电视、玩游戏,很晚才写作业,由于困了,作业总是潦潦草草。
于是,妈妈就对奶奶说:“您应该先让孩子写作业,然后看电视,而且电视要少看。”可奶奶却不同意,说孩子一天上学太辛苦了,回家得先让他休息好了,吃好了。冬冬的爸爸也为此和奶奶谈了好几次,在一旁的爷爷看不下去了:“我和你妈这种方式怎么了?还不是照样把你们弟兄三个养大了?你们都像模像样的,我们教育孩子没问题!”
爸爸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能暗地里抓紧教育孩子。可是,冬冬一旦在爸爸妈妈那里被批评,就跑到爷爷奶奶那里含冤告状。等奶奶批评儿子的时候,冬冬就偷着乐。而且,冬冬还特别会哄奶奶,总是让奶奶心疼得不得了,更加卖力给孙子撑腰。
妈妈看到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了两面派的做法,这让她特别着急,如果在家里,就这样为人处世,那等到孩子大了,步入社会该如何是好呢?
【心理点拨】
“两面派”将影响健全人格的培养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两面派”,可事实是,偏偏有许多孩子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地成了“两面派”:有的在家里是“四体不勤”的小懒虫,在学校里却是得了小红花的“劳动标兵”;有的在家里是个多嘴的“小八哥”,在学校里却是个闷嘴“小葫芦”;有的在家被家长管得太严格,不准干这干那,一到了学校就成“小霸王”,让别的孩子望而生畏;有的在爷爷奶奶面前是个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却成了调皮捣蛋的“小恶魔”……
这是为什么?
专家指出,“两面派”的孩子其实掌握了老师、家长的心理。孩子按照老师、家长的喜好来表现自己,希望获得表扬。当孩子面对的对象改变了,孩子就急于把自己的另一面变本加厉地表现出来。
孩子通过观察,知道老师不能容忍哪些行为,他就会避免做这些讨老师嫌的事情,多做老师喜欢的事情,自然就成了学校里的“好学生”。同样,孩子也通过观察,知道父母能容忍他的哪些行为,所以他在家里就经常会做这些事情,因为知道你不会责罚他,仍然会爱他。一般情况下,父母的容忍度要比老师大很多,再加上老师固有的权威性,使得孩子在学校里显得比在家里乖很多。
儿童心理学家说,孩子最要不得的,就是从小“两面派”。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两面派”将影响到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和家庭如果能把孩子放在同一个位置上,孩子“两面派”的现象会减少很多。
立规矩应对“两面派”
要改变孩子这种不良的“两面派”态度,家长和老师必须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及一致性的教育措施。
1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应一致
孩子在学校表现较好,勤快、助人为乐,而回到家中则表现得为所欲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常常是由于父母不能严格要求孩子而致,因此父母应该树立自己的威信,对孩子严格要求,严与爱结合。
此外,父母应经常和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了解老师对孩子的要求,并与老师交流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老师一起共同教育孩子。大多数孩子都对老师言听计从,把老师的话当圣旨,只要是老师说的,孩子都会去做。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和老师交流一下,请老师帮忙,通过老师约束孩子在家里的行为。
2父母的教育应一致
严父慈母或严母慈父,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教育方法容易导致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不一样,要改变和预防孩子对父母态度不同,父母应做到对孩子存在的问题心中有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互相配合,当其中一方批评孩子时,另一方不要袒护,尤其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对方,应该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此外,父母对孩子所提的要求应一致,这样才不致孩子成“两面派”。
3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教育应一致
孩子容易在爷爷奶奶面前撒娇、任性,而在父母面前则较正常。要改变孩子对父母和爷爷奶奶的不同态度,父母应常和爷爷奶奶交流,取得一致的教育观点,采取协调一致的教育措施。对于爷爷奶奶给孩子所提的要求,合理的,父母应予配合,不合理的,背后与老人交换意见,争取统一意见。此外,老人也不宜当着孩子的面训斥孩子的父母,这样易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