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897400000060

第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要紧握“看不见的手”1

第九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要紧握“看不见的手”1

挖坑——认识凯恩斯“看得见的手”

【寓言典故】

乌托邦国处于一片混乱中,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完全瘫痪的境地,工厂倒闭,工人失业,人们束手无策。这个时候,政府决定兴建公共工程,雇佣200人挖了很大的坑。雇200人挖坑前,需要发200个铁锹;发铁锹时,生产铁锹的企业开工了,生产钢铁的企业也开始工作了;发铁锹时还得给工人发工资,这时食品消费也都有了。通过挖坑,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消费。大坑终于挖好了,政府再雇200人把这个大坑填好,这样又需要200把铁锹……这样,萧条的市场终于一点点复苏了。经济恢复后,政府通过税收,偿还了挖坑时发行的债券,一切又恢复如常了。

(选自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趣味解读】

这则著名的经济学寓言《挖坑》,来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一本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通过这则寓言引申出了政府干预理论。

众所周知,在凯恩斯之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人们普遍接受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的观点,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只扮演一个极其简单的被动的角色——“守夜人”。凡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作用下,依靠市场能够达到更高效率的事,都不应该让政府来做。国家机构仅仅执行一些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如保护私人财产不被侵犯,但从不直接插手经济运行。

然而,历史的事实证明,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导致了严重的财富不均,经济周期性巨大震荡,社会矛盾尖锐。1929~1933年期间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自由经济主义弊症爆发的结果。因此,以凯恩斯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者浮出水面,他们提出,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政府不再仅仅扮演“守夜人”的角色,而是要充当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必须平衡以及调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就是政府干预理论。

也就是说,当一国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出来做事,用这只“看得见的手”,通过政府投资及调控的方式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把经济拉动起来,让经济从萧条中摆脱出来。凯恩斯的这只“看得见的手”开始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频频挥舞,带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危机的泥沼中走出来,并使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

凯恩斯主义认为,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凯恩斯强调政府的作用,即政府可以协调社会总供需的矛盾、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重大比例的协调和产业调整。它最基本的经济理论,是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在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滞胀”的状态,无论政府如何挥舞那只“看得见的手”,经济总是停滞不前,物价却在不断地上涨。这便是“政府失灵”的状况。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的配合运用,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政府干预的积极方面及其局限性。

合理运用“看得见的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补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经济学点睛】

凯恩斯主义认为,凡是政府调节能比市场提供更好服务的地方,凡是个人无法进行平等竞争的事务,都应该通过政府的干预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