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寓言中的经济学诡计
897400000042

第42章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孔方兄魔力非凡6

第六章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孔方兄魔力非凡6

一枕黄粱——通货膨胀让钱不值钱

【寓言典故】

从前,有个读书人卢生,虽然很穷,却向往荣华富贵。有一次住店,看到店家正在煮黄米饭,他就先枕着一个枕头睡着了。在梦里,他娶了一位高贵美丽的小姐为妻,他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婚后开始专心读书,第二年便中了进士。此后,他步步高升,不仅做到节度使,还当了十年宰相,被封为“赵国公”。他梦见自己有五个儿子,有十几个孙子,儿孙都有出息。大小官员都和他来往。他金银成堆,财宝无数,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突然之间,他觉得枕头被人抽走了,于是从梦中醒来。睁开眼睛一看,店家刚才煮的那锅黄米饭还没熟呢。他感到非常诧异,几十年的富贵荣华,竟是短短的一枕黄粱。

(选自唐朝沈既济的《枕中记》)

【趣味解读】

这则寓言认为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梦。其实,在经济发展史上,通货膨胀的发生让无数人从富翁变成穷人。人生沉浮如梦一场,金钱多寡犹如一场数字游戏。让我们首先了解什么是通货膨胀,以及通货膨胀怎样让钱不值钱。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发纸币贬值,它的直接反应是物价持续上涨。如果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不变,而纸币发行量超过了金银货币量的一倍,单位纸币就只能代表单位金银货币价值量的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纸币来计量物价,物价就上涨了一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货币贬值。此时,流通中的纸币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银货币量增加了一倍,这就是通货膨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有一个小偷去别人家里偷东西,看见一个筐里边装满了钱,他把钱倒了出来,只把筐拿走了。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不要钱呢?其实,在当时的德国,货币贬值到了在今天看来几乎无法相信的程度,装钱的筐与那些钱相比,筐更有价值。

从1922年1月到1924年12月,德国的货币和物价都以惊人的比率上升。到最后,拥有一堵墙那么的高钱的人,都变成穷人了。那时候,别提用钱买食物,就是上街买盒火柴都要拿上一麻袋钱。人们的生活遭遇了极大的困难,德国国内消费剧减。

发生在德国历史上的这次通货膨胀是真实的事件。其实在当今非洲国家津巴布韦,其通货膨胀也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在2009年2月,津巴布韦中央银行行长决定从其发行的巨额钞票上去掉12个零,这样一来,津巴布韦一万亿钞票相当于1元。此时,津巴布韦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百分之10亿,而一美元可兑换250万亿津巴布韦元。很多人笑言:在津巴布韦,人人都是“亿万富翁”。当然绝大部分人都不愿做这样的富翁!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是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那么一般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纸币的发行量会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呢?

首先是外贸顺差。因为外贸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换回来的美元都要上交给央行,然后由政府返还人民币给企业,那么企业挣了很多的外汇,央行就得加印很多人民币给他们,纸币印得多了,但是国内商品流通量还是不变,就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其次,投资过热。在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政府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那么就有可能印更多的纸币。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是由经济运行总层面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的。

其实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有一类隐蔽的通货膨胀,就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压力或潜在的价格上升危机,但由于政府实施了严格的价格管制政策,使通货膨胀并没有真正发生。但是,政府一旦接触或放松这种管制措施,经济社会就会发生通货膨胀。

当发生通货膨胀,就意味着百姓手里的钱开始不值钱,但是大家也不用提到“通货膨胀”即谈虎色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当物价上涨率达到2.5%时,叫做不知不觉的通货膨胀。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搞一点温和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因为提高物价可以使厂商多得一点利润,以刺激厂商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温和的通货膨胀不会引起社会太大的动乱。温和的通货膨胀即将物价上涨控制在1%~2%,至多5%以内,则能像润滑油一样刺激经济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润滑油政策”。

普通老百姓对抑制通货膨胀无能为力,必须依靠政府进行调控。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例如上调存贷款利率,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包括限价调控等。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应该有合理的措施来抵消通货膨胀对财产的侵蚀,如进行实物投资、减少货币的流入等,以减少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和损失。

【经济学点睛】

通货膨胀一般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引发纸币贬值,它的直接反应是物价持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