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考志愿填报诀窍
8944300000083

第83章 真相80 “服从调剂”的利与弊

案例播报

理科考生小栗,高考成绩556分,高出本科二批控制线28分。

小栗的理想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分析该校的录取分数时发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三年的录取分数线都高出本科二批控制线25~30分。他的成绩报考该校虽有一定的风险,但也有希望。思索再三,小栗填报了该校的3个专业:网络工程、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为了能够加大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录取的概率,他愿意服从专业调剂。

录取结果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从后来该校公布的录取情况看,该校在小栗所在地调档线为547分,小栗所报3个专业录取最低分分别为562分、575分、561分,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录取分则是549分。

案例点评

服从调剂包括两层意思:一是“院校服从”,当所填的各个志愿学校都未录取你时,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缺额院校;二是“专业服从”,当你的档案被某所大学调入后,所填的各个专业未录取时,你是否同意调配到其他缺额专业学习。

“院校服从”是在你报的志愿中的学校都未能录取你才会有效,一般来说,这种概率比较低,因为一般高校不会接收未填报本校志愿的学生。

“专业服从”的意思是你过了该校的投档线但不能被你所报的专业录取,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可以录取你,这样你服从专业调剂了便会被该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学校便退档。所以服从专业调剂不会影响你本来可以被录取的专业录取你,只有在你的成绩不够你报的专业时才会有效。

你如果确认“服从调剂”,则一方面给自己增加了被录取的机会,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须按调配入学的义务。极可能调剂录取的学校或专业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填了服从就会按服从在缺额的招生计划中优先调配比较好的学校或专业。服从调剂者一旦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就一律作废。因此,对于“服从调剂”这一栏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视,又要慎重填涂,表态具体明确。

服从调剂如果“服从”得恰当,往往会起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小栗的录取结果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为所调剂的专业信息对抗技术与他所填报的3个专业非常接近,所学课程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好多考生对信息对抗技术不了解,所以这个专业历来比较冷。事实上,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类行业类院校,不论什么专业,几乎都与“电子科技”联系比较紧密。各高校招办人员在安排专业调剂时,不会轻易把理科生调剂到文科专业,更不会把文科生调剂到理科专业。如果考生填报志愿时,填了几个信息类的专业,那学校就会发现考生的兴趣所在,调整专业也会尽量安排在这一类里。

吕老师提醒

1.调剂专业不一定都是差专业

“被调剂的专业会不会都是非常差的专业?”这是许多考生对“服从调剂”的疑虑。其实,现在高校的专业设置得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很多考生看专业都是望名生义,很多看起来很冷的专业其实就业前景非常好。目前来看,调剂得比较多的专业分为两种,一种是计划量大的专业,还有一种就是计划量比较小的专业,这都是由于考生的心理作用形成的。比方说,计划量大了,考生会从心理上抵触,觉得这个专业不好;而计划量小了,考生又担心自己挤不进去,不敢填报。实际上,高校计划量大的专业一般都是社会急需的,而计划量小的可能本来盘子就小,分到外省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能仅仅从专业名称上判断“好”与“差”。

2.平行志愿中的服从调剂

平行志愿中的服从调剂,仅仅指的是“专业是否服从调剂”,不会涉及“院校是否服从调剂”。

自从实行平行志愿以来,各高校都逐渐缩小了提档比例,从以往的120%降到105%~115%。但再怎么低,也有考生会被退档。因为实行平行志愿后,投档到高校的考生分数“扁平化”,被录取考生之间的分数往往更为接近,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分数段内。在考生集中报考某个重点院校和某个热门专业时,这一现象就会特别突出,那么高校在安排专业时就比较困难,很多考生志愿无法满足,要想不落选,这时就只能依靠调剂录取。

3.通过调剂增加被录取的概率

许多学校在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录取时公开承诺,只要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保证不退档。考生在填报是否服从调剂时,不妨对这类有“承诺”的学校高看一眼。就目前来看,能做出这种承诺的学校,大部分都是一本院校,以及少部分二本院校里的“牛校”。同时,这类学校大部分已经有了“入学转专业”的政策,进校后在第二年还有机会学习你喜欢的专业。所以,如果你的分数没有绝对优势,最好还是填报专业服从调剂,这会让你被录取的概率增加不少。

4.“服从调剂”栏填写注意事项

(1)填写“是否服从调剂”栏时不可含糊不清,要明确表态,也不可空着不填,凡“空白”将按不服从调剂对待。

(2)如果政策允许,填写时可以具体一些,写明服从哪些学校、哪些专业,可以按自己意愿多写几个具体专业;或者有范围地表态,可填服从除哪类院校或除哪些专业之外的任何专业。这样的话,有关高校的招生人员就容易下决心定夺。不过,目前,大部分省市的志愿表上不允许这样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