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猛将陶勇(尹家民黄埔·红墙系列)
8942800000040

第40章 抗美援朝(3)

这时彭德怀脸上才有了笑容,对身边的人说:“洪学智这个人,说话有点准头儿,还是信得着的。”

这时李奇微已经发现志愿军后续部队上来了,不敢再攻了。

1951年4月,美、伪军大举向北进攻,志愿军投入了四个兵团进行反击,第五次战役打响了。

陶勇的任务是协助宋时轮指挥左翼集团的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和第三十九、第四十军以炮兵第一、第二、第七师各一部,担负“三八线”以北的金化、健川一带反击与出击任务。

4月21日下午,宋时轮收到志愿军司令部下达的作战命令后,让陶勇立即拟定作战方案。陶勇二话没说,拉上参谋长覃健、参谋处长金冶,关上门。一个小时以后,门开了,作战方案也拿出来了。对战法颇有研究的宋时轮看过方案后,很是惊讶,赞曰:陶勇指挥打仗真有两下子,制定作战方案善于从敌人的弱点开刀。利用敌人的弱点,就能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是4月22日晚打响的。志愿军攻势凌厉,至24日晨,已突入敌人防御纵深30余公里,歼灭美军第二十四师、南朝鲜第六师各一部,完成了打开战役缺口的任务,将敌军分成东西两块,为第二阶段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5月6日,志愿军司令部下达了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要求宋时轮、陶勇除指挥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军外,还指挥第三兵团的第十二军,以及朝鲜人民军的金集团,以打击李承晚的六个师为作战目标。任务要求首先集中力量歼灭伪第三、第八、第九师,而后再歼伪首都师、第十一师。在中朝军队的强力进攻下,美、伪军节节败退。

就在我军准备全歼敌人之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狡猾的李奇微自从接替麦克阿瑟职务后,专门研究了志愿军的后勤供应系统,寻找出弱点:基本保障只有七天,七天以后部队的弹药即供应不上了。李奇微在美军退到“三八线”附近时即命令不再撤退,而是集中了坦克、装甲车在大量航空兵的支援下进行反击,并在我军后方部分地域实施空降。

情况变得异常紧张。

陶勇见美军要抄我军后尾,连续打了四次电话给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师长黄朝天,要他把美军挡在华川地区,不得向北移动一步。在最后一次电话中,他问黄朝天有什么困难。黄朝天说,炮兵少了一点,能不能增加一点炮?陶勇应诺,立即调拨一个炮团给他指挥。

曾经是陈毅警卫员的黄朝天,此时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他在陶勇的直接指挥下,迅速率领全师将敌人顶在“三八线”上,与敌人打起阵地战。白天他们坚守在工事里,晚上就出来打击敌人。战斗打得十分残酷和顽强,方圆30里的树木、房屋给都给美军炸光了,山头炸平了,但美军却无法向北移动一步。五十八师硬是顶了一个星期,掩护了大部队的转移。

与此同时,陶勇挂心的另一件事就是第二十七军的转移。因为二十七军转移路上已有美军空降兵着陆,若是硬闯,将会陷入敌人合围之中。陶勇对二十七军军长彭德清说:“切实掌握敌情变化,可以绕路北移。”二十七军经过艰苦的绕路行军,最后终于全部安全地撤回到我军控制地域内。而当时另一个兵团的一八〇师却因指挥错误,大部溃散被俘,留下惨痛教训。

移防元山

第五次战役结束后,毛泽东给彭德怀发来电报,指示对美军作战的口子不能张得太大,必须采取“敲牛皮糖”的办法,多打小歼灭战,积小胜为大胜。后来,毛泽东根据朝鲜形势提出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志愿军总部为贯彻这一指示,提出在东西海岸构筑防御工事的意见。第九兵团从1951年9月起,在元山地区构筑防御工事,随时粉碎敌人的登陆计划。他们原来的阵地交给第二十兵团。二十兵团司令杨成武率领师以上干部到第九兵团研究防务交接。

移交之后,九兵团便到了元山。元山,位于朝鲜的中部,是一个重要港口,美军曾多次从此处登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陶勇在军以上干部会议上,要求部队尽一切力量,增强海岸及纵深防御工事,要人在阵地在。这种工作是不能坐在家里指挥的,他带上几名干部,来到了前沿阵地。当时敌我双方都经常派特工和游击队到对方刺探情报,或捉“舌头”,我方战士失踪和干部被谋害的事时有发生,大家都很担心陶勇的安全。有的师长对陶勇说:“我们向你保证,一定按质按量完成任务,你就不必三番五次来检查了。”

陶勇赞赏他们的“保证”,也说着自己的道理:“你向我保证,是你师长的职责,我要来检查,是我的职责,我们是各行其责,不能互相替代,否则就是失职。”

他和彭德清军长一直走到前沿第七十九师第二三六团二营的阵地。王营长和粘教导员一路小跑过来向军长报告,军长示意向陶勇副司令员报告。陶勇和他们握手,并把身旁的朝鲜人民军第七军团长介绍过来。陶勇拍着王营长的肩膀说:“你们快到前边带路吧。”他听出王营长的口音:“你也是胶东人吧?我原来的老部队第四纵第十师参加过胶东保卫战,许多伤员就是在胶东养好伤重返前线的,你们胶东子弟兵打仗很勇敢,是许世友司令员亲手培养训练的老部队,政治觉悟高……”

王营长已经不拘束了,高兴地回答:“是的,我的家乡在胶东荣成县,靠着黄海边,第四纵队第十师参加过胶河战役。”

彭德清接着说:“胶东一千多万人口,参军青年二三十万人,先后组建了四个军,有二十七军、三十一军、三十二军、四十一军,对革命战争贡献很大。”

陶勇背着手,学起胶东话,说:“你们都是胶东人,只有彭军长是福建人。”胶东话的人说成“印”,陶勇把这个“印”字咬得格外响,若得大家都笑起来。

说着,他们来到了核心阵地。陶勇站在掩蔽部前,用望远镜眺望元山港,蔚蓝色的广阔海面一望无际,波浪滔滔,那里在前些日子曾经是美国海军战列舰、重巡洋舰射击元山港和海岸防御阵地的海域。松峰德山的松峰秀丽,气势磅礴,公路上弹坑累累,被炸毁的汽车东倒西歪,倾斜在沟壑里,还有未爆炸的定时炸弹和汽油弹的残骸。陶勇放下望远镜,走进掩蔽部里,用1米长的树枝测量着3米以上的覆土,敲打着20厘米粗的支柱和顶盖圆木,检查坚固程度和稳定性,又检查了战士的地铺,察看到蓬松的铺草,比较满意,说:“这不错,既防潮湿又保暖。”

几个人沿着交通壕走到重机枪掩体旁。陶勇站在射击孔后侧,以立射姿势检查射击角度,瞄了几眼,他对王营长说:“把重机枪架设起来试试。”

王营长面有难色:“可以,就是首长来时重机枪已全部进入防空阵地了。”

陶勇摇手说:“那就不必了。”

说完,他通过重机枪露天预备阵地,又来到轻机枪掩体和单兵射击掩体,边走边看,连阵地厕所、堑壕的排水沟都细细地观察。然后手一撑,跳上交通壕,拍拍手上的泥土,嘴角露出笑,对王营长说:“你这个核心阵地基本上构成了,你阵地前还有什么设施?你们营指挥所在哪个位置?”

王营长指着松峰德山向元山方向伸展的几条山腰报告:“就在那几个山腰上构筑简易工事,作为我营的前沿触角阵地。它的任务是侦察敌情,提早发现敌人,迫使敌人过早地展开,我以火力阻滞、杀伤、消耗敌人,使敌人进攻前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准备结束时,失去步兵的有力配合,这样,我营主阵地能抓紧这个间隙做好战斗准备,并为冲击与反冲击造成有利条件。”

陶勇一边听,一边举着望远镜,按王营长手指方位观察,对一起来的人说:“彭军长曾向我说过,在金城坚守防御作战中,采取这种触角阵地的防御手段,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次坚守海岸防御,是抗登陆作战。敌人可能实施三军协同作战的进攻方式,夺取滩头阵地,巩固登陆场,然后向我海岸纵深发展进攻,其航空兵、舰炮火力及陆军火炮支援将是连续而猛烈的,要准备打恶仗!”

“是,首长,我们有这个思想准备!”王营长回答。

山上的树林浓郁,能见度受限。有时难于辨别准确的方位、距离,陶勇让王营长在军用地图上指明方位、地点,然后,他与彭德清地图上对照着,交谈着,思考着。有时向王营长、粘教导员询问:“你们在密林的中间,不但观察受限,而且影响火力,还要防备敌人空军投掷凝固汽油燃烧弹,树林一旦起火,威胁整个防御阵地的安全,将丧失战斗力!”

王营长说着自己的考虑:“树林是自然伪装,我们所需的圆木绝大部分是在前沿间隔砍伐的,扫清了主要射界。这些树上的毛栗子快要熟了,尽量给朝鲜老乡保留下来,但是一旦战斗打响了,这也是敌空军扔汽油弹的目标,我们已有思想准备和防护措施。”

朝鲜人民军第七军团长笑着点头说:“很好,很好!”

陶勇检查完了,比较满意,对大家说:“是啊,咱们志愿军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正常防御作战中,要趋利避害,扬长补短,利用地形地物,充分发扬火力,加强防空、防炮,保存有生力量,在适当时机进行反冲击……”

陶勇和营里的干部握手后,又到别的阵地上去了。

十天后,陶勇再次检查了王营长的阵地,才真的放心。

1951年底,宋时轮离开九兵团回国,陶勇代理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

1952年10月,陶勇迎来了他的老部队二十三军入朝,并坚守“三八线”达五年之久,他自己却奉调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即将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