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三维信用论
8941000000044

第44章 对中国征信业的思考(4)

(六)商业征信步履蹒跚,市场发育尚未成熟

我国征信体系的建设目前还是以公共征信系统为主,民营征信市场的规模和经济效应还比较小。与金融征信的成熟和监管征信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的商业征信可谓步履蹒跚。目前我国商业征信存在着需求没有真正释放、有效需求不足、征信业没有真正确立、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机构与从业人员不稳定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商业征信机构总体数量较少、规模偏小、发展缓慢与不均衡

国内最大的商业性征信公司年营业收入一般也就在一两千万元左右,与国际上大型征信公司相差甚远。商业征信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而二、三线城市的商业信用需求基本上很弱。

2.征信机构服务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缺乏权威性和公信力

目前,我国大部分征信机构并没有自己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主要业务是调查和提供简单的、基础的征信报告,不能像国际上特别是美国的大型着名征信公司那样,根据数据库提供有深度的、各种各样的专项报告。可以说我们现在的征信机构产品与服务还是比较低端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还缺乏应有的公信力与权威性。商业征信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

3.专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人员流动大

现阶段我国征信业人才短缺情况非常严重,并且人员素质普遍没有达到应有的要求。很多征信机构的从业人员并不具备基本的信用常识,缺乏制作征信报告应有的专业征信知识与技术分析能力。很多机构的高管人员面临的一个普遍的困惑是不敢花大力气投入资金培养业务骨干,不敢在员工培训上花时间和金钱,但是不培养专业人才机构的业务水平又上不去。形成这种困惑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个行业并没有真正确立,行业收入不稳定,人员流动大。

4.信息环境恶劣

征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就是要实现信用信息充分共享、互联互通。现阶段由于缺乏法律约束与强制,信息拥有者或过度公开,或不当出售,或不开发不使用,整体上数据开放程度较低。征信业发展所依存的信息征集整合的环境并不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客观上数据是割裂的。受行政体制限制,许多信息相对封闭和分散于各个部门、行业和机构中,使用信息缺乏透明度,各部门条块分割难以信息共享。

另一方面,主观上参与征信意愿不强。或因现实利益影响,或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作怪,或担心无法律保护与界定,特别是个人信息采集和共享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撑,很容易引起纠纷,很多掌握信息的部门不愿意共享信息资源,参与征信的主观意愿不强。

目前,我国信息环境的总体情况是:来自正规渠道的政府及公共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不足;来自非正规的、甚至是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被侵害与滥用,手机、邮件等无处不被骚扰。信息环境恶劣得像是满街都是垃圾,到了必须清理整治的时候了!

(七)行业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征信行业缺乏自律机制。国际上各征信国家均成立了行业协会,如美国的信用管理协会等。这些行业协会在各国征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征信业目前尚无规模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强的行业协会,征信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行业内的沟通交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行业执业技术标准和执业规范的制定、整个行业利益的保障等都十分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国征信行业的发展。

我国征信行业的执业技术规范不统一。征信报告的格式、征信数据库的建立等基本的执业技术标准都没有统一规范,使得征信业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和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与服务缺乏专业性,甚至会使征信机构本身面临失信问题。

我国征信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征信行业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征信业务涉及不同品种、不同行业、不同法律等,对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素养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征信行业的从业人员较少且素质普遍不高,有能力从事行业研究和产品开发的人员很少,有些从业人员甚至是大专以下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极为匮乏。

四、关于我国征信模式的思考

目前,全国上下对信用的重要性和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已达成共识,但因对信用问题的认识层次不同而对如何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产生了争论,主要焦点就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应采取什么模式,是市场模式还是公共征信。

(一)市场化征信模式的内涵与条件

市场化的征信模式指信用体系中的征信系统和评级系统由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民营机构构成,这些机构的管理和运作完全按市场化模式进行。目前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及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这种模式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信用信息来源较为广泛,征信机构的信息除来自银行和相关的金融机构还有来自信贷协会和其他各类协会、财务公司或租赁公司、信用卡发行公司和商业零售机构等;二是信用信息提供的有偿性,民营信用中介服务完全依市场化原则运作,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是商品,按照商品交易的原则出售给需求者。

但是,市场模式的采用受较多经济社会因素的限制,具体表现为:

——市场化的征信模式必须以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征信体系的全部内容必须由具体法律约定,并且征信机构的全部征信活动必须在以法律为基础的政府监管之下。

例如在美国,信用数据的获取和使用要受国家《公平信用报告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约束,只有在法律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才能使用相关的消费者信用信息。

——市场化的征信模式必须以活跃的信用交易为基础。一个行业的发展,要有足够的社会交易活动支撑。在美国等发展国家,信用交易在全部市场交易活动中已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只有信用交易得到发展,才可能对征信报告产生较大需求,才能促进征信行业的发展。

——良好的市场需求是市场化征信模式存在的前提。在市场模式下,征信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完全按市场化的模式有偿运作,独立进行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信用商品与服务由专业中介机构向社会有偿提供,全部源信用信息提供者均可采用有偿的方式向专业中介提供,征信机构通过对其生产的产品即征信报告的收费必须能够满足该机构的正常运转。源信息与数据的提供、信息商品与服务的提供均不能单一与垄断,并且相关专业机构至少应有两家以上。

(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市场化征信的几点分析

信用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和社会关系,构成信用经济成熟发展的社会环境受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内因方面,一是授信机构要真正承担风险、享受收益。市场化征信模式的前提是授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必须按市场模式有偿运作,独立承担风险并获取收益。二是受信人守信有益、失信受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赏罚分明,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保证市场化运作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三是中介机构以信息商品与服务为业务能维持经营,其收益的大小取决于信用交易商品提供与服务需求的活跃程度。

外因方面,法律要划定权责范围,界定利益边界。具体而言,政府有自己的权责范围,不能干预到经济主体的独立运行。

在市场化征信模式的发达国家都已经具备以上这些因素,并且法律对政府的运作过程划定了权责范围,界定了利益边界。

从上述市场化征信模式所需的条件来看,我国采取市场化征信模式所需的条件还未被满足,表现为: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的相关法律体系。我国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经过两次讨论稿,于2013年3月15日开始施行,但是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以及实施细则还不完善,这使得信用中介机构在信用信息采集时遇到了极大的法律障碍,也使得信用中介机构业务开展缓慢,极大阻碍了我国的信用体系模式沿着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模式继续发展。

我国的信用交易还较为滞后。到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商品交易仍是货币交易,在一些偏远省份还存在物物交易的现象,信用交易只在北京等一些特大城市有一定发展,信用交易总体规模还非常小。对于我国而言,信用交易规模更小,信用行业利润更为低下,非常不利于征信行业的发展。

我国征信产品的需求量小。由于我国信用体系发展较为缓慢,信用交易发展滞后,社会对征信报告的需求仅限于特定行业和部门,远不能满足征信机构正常运作的需要,征信产品的收入远不能补偿征信机构的正常开支。征信机构仅依靠出售征信报告的方式经营尚不能独立生存。

因此,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征信模式市场化尚不具备可行性。

征信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性问题。从信用的特点来看,信用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信用的基础是“诚信”,涉及文化、道德等社会多个方面。信用的本质是一种契约关系,涉及法律、管理等社会问题。

首先,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征信体系的建设首先要从信用文化做起。在建设我国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与确立诚信原则,并且以诚信原则为本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交易规则,以诚信为本进行各种交易活动。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完善的信用文化,包括人们的信用意识与观念,以及信用行为规范、信用交易规则和信用交易方式。

其次,征信数据库的建设要以文化为支撑,并满足我国的国情。目前我国已经开始形成行业性、区域性两大信用信息体系互相补充的格局,同时也存在信息相互封闭、交流不畅的实际问题。目前中国的各大部委大部分都在建设自己的数据库,但是这些数据库由于目前缺少相关法律,以及部门利益的存在并没有相互连接起来,其数据也不对外公布。目前各部委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数据库有中央银行贷款登记结算系统,商务部建立的外贸企业数据库,工商总局建立的企业注册信息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的完善必须以信用文化为基础,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最后,征信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与过程。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信用体系的建立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需要面对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博弈。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远不是被当做一个经济问题能很快解决的。信用问题说到底涉及的是社会各界在社会活动中的信用关系。信用的好坏、信用关系的优劣说到底也是要靠参加信用活动的主体自己去建立与维护,而不是靠法规的强制、政府的管制来建立与实现的。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是建立在社会各界的因信用而带来的利益平衡基础上的,这个平衡的过程是市场自发调整实现的,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大体估算,征信体系框架的建立可以用大致五年的时间来完成,但信用文化体系的有效运行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公共征信与市场征信并进

这几年,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工作在方方面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逐步形成征信体系的“中国模式”。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征信模式是公共征信与市场征信同时起步,共同发展。公共征信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部门、地方政府的相关征信活动上,市场征信主要表现在出现和成长出一批民营征信机构,以资信调查、信用信息整合、加工整理报告为主要征信活动。未来应该保持这个模式,不能出现公共征信挤出市场征信的局面,这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将影响市场效率;也不能出现市场征信完全替代公共征信的情况,这不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情,将影响社会公平。

市场化征信模式需要法律、社会环境、文化与意识、行为约束、社会管理、信用交易、信用产品与服务需求等多种条件。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采取市场化征信模式并不具备条件,征信中介机构、征信活动、征信产品与服务、征信管理等相关的基本法律问题尚未明晰,征信机构在信用信息采集时还有很多法律障碍,使得征信业务开展缓慢。同时,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较为缓慢,信用交易发展滞后,社会对征信报告的需求仅限于特定行业和部门,远不能满足征信机构正常运作的需要,征信产品与服务的业务收入不能支撑征信机构的正常开支与经营运转。中国的征信体系建设模式不能按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模式发展。

纵观改革开放历史,我国几乎所有的改革都是在当时历史潮流的决定下、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由政府积极推动的。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最容易成功的、最不浪费社会资源的、最集合大众利益的改革模式被大家认可。因此,对于征信体系建设这一全新的改革而言,也只能走这条路,即在起步阶段必须政府推动公共征信,同时政府以足够的发展空间和扶持政策鼓励市场征信。未来在征信业本身已有较大发展、征信市场供给与需求完全市场化时,政府可以逐渐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