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自愈力
8940800000015

第15章 职场自愈力:工作压力是否已经融化了你的动力(2)

相比小猫的快乐,老虎却很烦恼。它正在和狮子争夺一块土地,每天都在考虑用什么策略才能打败狮子,让自己成为森林之王。由于每天都在压力的环境下生活,所以,没过多久,老虎便大病一场,这无疑给了狮子一个趁机而入的机会——结果老虎失去了一块领土,老虎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想要自杀。但是,在选择自杀的方式时,他又犹豫了:如果选择跳悬崖,那一定会粉身碎骨,其他的动物看到一定会嘲笑他的;如果选择跳海,万一被鳄鱼吃掉岂不很没有自尊?正当老虎一筹莫展时,他发现了正在晒太阳的小猫,于是他一把抓住了小猫,并气愤地说:“小猫,我虽然失去了一块领土,但是依然比你威风。可你为什么不伤心,反而每天都这么快乐呢?快告诉我,你有什么快乐的秘诀?”小猫说:“我实在没有快乐的秘诀,如果非要让我说,那我就实话告诉你:让我每天都快乐的宝贝就是太阳。它也在你的头上,你不是每天也都能看到它吗?”“太阳?有什么稀奇的,这算什么秘诀。”老虎不屑地说。“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没有太阳,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小猫严肃地说。老虎一时说不出话了,想了想,小声地说:“如果没有太阳,世界上就不会有光亮了。原来太阳真的很重要,看来我也应该快乐起来,好好享受阳光了。”

在心理学上,所谓“阳光心态”就是对一件事情一直保持积极向上的认知。同样一件事情,大家会通过内心的选择来控制自己对一切事物的看法,并由大脑控制人体对这些事物的反应。而阳光心态就是这种积极的认知,继而从这件事情中提取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在故事中,小猫能从太阳身上找到快乐,而老虎却不懂得利用这种快乐能源,自寻烦恼。由此可见,阳光的心态需要自己来塑造。

艾德林是一家影视传媒公司的前台人员,她的工作内容就是接待来公司拜访的客户,以及协助部分领导整理、打印一些文件资料。虽然艾德林的工作看起来很琐碎,但她每天都过得很快乐,也很充实。

她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也会留心各个部门上交的材料和报表。一次,在整理分析报表时,她发现了公司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在一个项目的报表中,由于部门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所以导致同一个问题在报表中反复出现,这一点就反映出各个部门都是在“闭门造车”,针对这些,她决定要给经理写一份建议书。起初,经理并没有看到这份建议书,直到两个星期后他才发现,在认真看过后,他认为里面的建议很重要,说得很有道理。经过询问,他才知道这原来是前台的一名职员写的。通过进一步的观察,经理发现艾德林一直是一个很乐观、向上的员工,她这种积极心态在部门里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

第二天,在召开制度改革会议时,艾德林受到了表扬,经过讨论,公司采纳了她提出的很多建议。

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人们认为这件事情很有意义时,他们就会变得非常兴奋,从而在心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托马斯·斯坦利曾经采访很多百万富翁,他发现,这些成功者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的品质——他们对当前所从事的行业都非常感兴趣,并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快乐的心态,使得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研究、探讨,让这种快乐感持续的时间更长。

心理学家佩塔·内特在对50名职场人员的问卷调查中,发现70%的人,认为“快乐”元素在自己的工作中仅占30%。这就说明了,大部分职场人员并没有以一种“阳光心态”去工作。那么,如何更快乐地工作呢?对此,佩塔·内特提出了几点建议:

(1)把手中的工作看成是一件高雅的艺术品。正如马丁·路德·金所说:“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的打字员,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钢琴家,想象你所完成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首首优美的乐章,很快你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心中的激情也就被调动出来。”

(2)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每一项工作都具有自己的可塑造性。上面故事中的艾德林,在原本的工作中发现了需要改进的制度,这种成就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为公司更好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事情总会有正反两面,多记住积极的一面会让快乐感更持久。佩塔·内特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她把实验人员分为两组,让第一组人员每天都把快乐的事情记录下来,而让第二组人员每天都把痛苦的事情记录下来。一个星期后,她发现第一组的人变得开朗了,而第二组的人,却变得忧郁了。可见,积极的情绪对人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4)不要过多地担心未来。很多职场人员都在为工作担心,担心公司会倒闭,担心自己以后的能力不够。殊不知,一味地担心,只会使工作效率更加低下,不如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做好眼前的工作,职场之路才会更宽广。

着名心理分析学家让·克劳德·里欧戴曾经说过:“很多时候,员工都处于一种情感逻辑状态中。而这种情感逻辑也往往会影响着人们的情绪。比如,付出和回报一定要成正比,如果结果没有成正比甚至呈现反比,员工的情绪就会很失落,从而失去工作的热情。”让·克劳德·里欧戴还表示,让“阳光心态”在这种情感逻辑中占主导思想,使职场员工处在有激情的情感氛围里,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效率就会更高。可见,随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会对拓宽人们的职场之路有很大的帮助。

4.志向决定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角色

着名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柯勒曾说过:“在职场中,只有两个角色,一个是当主角,一个是配角,而决定这两者的,就是你的志向。”

在工作中,有很多努力奋斗并想不断往上升职的员工,也有很多胸无大志的小职员。初入职场,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可是时间一长,有志向的人就得到了晋升的机会,而那些混日子的小职员却依然只是一个配角。到底是谁影响了人们的前途?沃尔夫冈·柯勒认为:“不是命运决定你的前途,而是你的志向决定你的命运。”有野心、有追求的员工,他们的志向就是当主角,而不求上进的员工只能是跑龙套。

如果想有比别人更好的晋升机会,那么就一定要立志去做一个主角。

大卫、乔治和彼得,一起进入了一家商务公司的销售部,三个人都是本科毕业,但是出身却不同。大卫学习优秀,可是家庭不富裕,父母都是普通工人,而在面试的时候,他却是以成绩第一的身份来到这家公司的。乔治,是土生土长的伦敦人,虽然家庭不是十分富裕,但也算得上是“小康”,从小就衣食无忧,没有经历太大的困难,毕业后也顺利地进入到了公司的销售部。而彼得的家庭背景是三个人当中最好的,他的父亲和这家公司的老板很熟,所以,彼得没有经过考试就直接被安排到了这家公司的销售部。大卫知道,自己的家境不好,所以要努力工作,他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要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做出成绩,至少坐上副主管的位置。而彼得也很有野心,他的初级目标也是销售部副主管,他背后有父亲撑腰,又有老板的照顾,所以只要他努力,这个位置一定是他的。唯一没有志向的就是乔治,他从小就悠闲惯了,只要工作轻松、薪酬可观、离家近,他就能接受,没有事情的时候,他就上网聊天。每次主管分派业务单子的时候,大卫和彼得总是争着去抢单,有时候甚至还会因此而吵起来。每当这个时候,乔治就和其他同事在旁边看热闹,他心想:“我才不会去抢单呢!主管怎么分,我就怎么做,争来争去,一点意思也没有。”没过多久,销售主管甚至是销售经理就知道,部门里最能抢单的是大卫和彼得,而最悠闲的是乔治。有一天,主管拿来了一张“死单”,大家心里都明白,“死单”意味着,这个单子肯定谈不成,只会被挨骂。如果没有处理好,还会遭到客户的投诉。

乔治和几个同事一边聊天一边往会议室走去,“听说,今天主管手里有一张死单,你们知道了吧?!”一个同事问。

“对啊,谁分到这个单子,算是倒霉了,这个客户太苛刻了。”

乔治啧啧地说。

“我们不用担心,部门里不是有两个抢单分子吗?到时候,主管肯定会把这个单子给他们的,这下,看他们怎么办!”一个同事讽刺地说。

乔治附和道:“整天为单子争得像个敌人一样,有什么意思,还不如悠闲地做些其他事。”另外两个同事点头称是,走进了会议室。

正如大家所预料的一样,会议一开始,主管就拿出了那张“死单”,问谁愿意主动接受。这时,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大卫和彼得,主管也主动征求这两个人的意见。彼得直截了当地说:“我手里已经有两个单子,所以,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跟这个单子了。”大卫也紧跟着说:“我手里有一个重要的单子在谈,现在就快要谈妥了,期间不能出现一点差错,所以,我现在得先处理这个单子。”

“哦,你们两个人最近确实比较忙,分不出时间来。”主管左右巡视了一下,最后把目光停在了乔治的身上:“乔治,你手里好像没有单子吧,这个单子,你来做吧。”

“我?”乔治吃惊地说。“对,就是你,反正你也没什么事情做,就跟一下这个单子吧。”跟单的结局,正如乔治之前预料的,不但没有谈成,而且遭到了客户的投诉,乔治也因此受到了部门经理的批评。

随后,乔治便开始声名狼藉,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乔治手里的单子,都是“水单”或者“死单”,为此,同事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死单乔”,这让乔治心里很郁闷。而大卫则依靠自己积累的人脉,顺利地签了一个大单,因为连续几个月大卫的表现都很突出,所以在会上被提升为副主管。

其实,故事中乔治的结局是一个必然。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在部门里,大卫和彼得的工作效益是最高的,而作为一个上司,他又怎么会把最麻烦的单子给他最得力的下手呢?每个上司都清楚地了解职场的二八法则,即80%的效益都出在20%的人身上,所以,为了公司的效益,上司更愿意把丰厚的单子发给这20%的人。因为这样的胜算率最大,同时也是对这20%的员工的一种回报。而乔治,没有野心,一心只想做一名普通的员工,从来不主动,只接主管派下来的任务。

从主管的角度来讲,一个永远接受指派任务的员工,是没有野心和挑战性的,所以,也没有资格拒绝所谓的“死单”或者“水单”。

心理学家沃尔夫冈·柯勒曾经说过:“职场里,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当主角还是跑龙套。”可以说,大卫、乔治和彼得的出身不一样,从表面上看,大卫像是配角,而实际上,他才是最后的主角。

因为,他在进入公司的那一刻就确立了当主角的志向。可见,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很多时候,并不是别人夺走了自己的升职机会,而是自己没有升职的信念。

5.最合适的时间,才是最合理的时间

在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小猴子,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它们就起来觅食,太阳落山的时候,它们就回家睡觉,日子过得很简单也很幸福。有一天,一名游客来森林打猎,把手表落在了地上,被猴子“咪嘻”看到了,聪明的“咪嘻”很快就知道了手表的功能。就这样,“咪嘻”成了猴子当中的“名人”——每只猴子都向它来请教时间,整个猴子家族的作息时间也由它来决定,它的威望越来越高。然而没过多久,“咪嘻”在玩耍中又捡到了第二块手表,它在高兴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烦恼,因为这两块手表的时间并不一样,它每天都在考虑到底该以哪个手表为准,时间一长,整个猴群的作息时间也变得没有规律了,到最后,连“咪嘻”的名声也变差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很着名的手表定律,意思是说,在只有一块手表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很准确地判断时间,但是如果有两块时间不一致的手表,反而会让看表的人产生矛盾的心理,因为他不知道哪块手表的时间才是准确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比如,有两家企业的工资待遇都很好,和自己所学的专业也很接近,那么该选择哪一家呢?这就是“手表定律”的一种体现。对此,心理学家埃瓦尔德·海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一件事情,不能同时出现两个目标,否则人们将无法选择。

同样,手表定律也给了职场达人这样一个启示:一个员工,不能同时被两个领导来管理。可在现实的职场中,如果一个人的领导确实很多,他该怎么做才不会成为众多领导中的“牺牲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