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3兵团机关在副司令员王近山和副政委杜义德的带领下进驻伊川,所属的60、12、15军也在4月中旬前先后从安东、长甸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陈赓因腿伤,在国内治病,暂未入朝。
4月6日,在上甘岭的一个大矿洞里,彭德怀主持召开志愿军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讨论部署第五次战役。会上彭德怀特别强调了后勤的重要性,说这次战斗打赢了,全体指战员占一半,后勤工作占一半。李懋之在三兵团领导中分工管后勤,心里不大情愿,总想着过去长期主抓作战,后勤不如作战指挥重要。听了彭总的讲话,他觉得朝鲜的后勤工作不容易,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战斗的胜败,后勤不仅是作战胜利的重要一环,也是部队胜利的重要保证,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4月18日,兵团召开首次后勤会议,各军后勤部长、政委和分管后勤的行政首长在南估里开会。李懋之主持会议,他说兵团新成立,人事未熟,即上战场。这个会议首先是摸清各军的情况和后勤工作的底细。其次第五次战役马上开始,为保证战斗的胜利,请大家对后勤工作集思广益。他要求大家认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彭总说“后勤工作搞不好,不退也得退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新问题新困难很多,越接近战场越向前发展困难越多。60军住在这里还饿了七天,如果打响后,特别是迅速推进的情况到来,人、马、枪、车、炮都吃不上东西,那真是不退也得退下来。他要求大家就武器弹药、粮食储备、运输工具、后勤状况、部队实力等一一汇报。会议对所提问题进行了研究,并逐一商量了解决办法。同时明确各军负责后勤的首长。会后李懋之向洪学智副司令员做了汇报和请示。
4月18日21时,志司下达了第五次战役的作战命令。由于敌人主要集中在朝鲜西线一带,志司命令,志愿军的主力集中在西线攻击敌人,东线则由朝鲜人民军3个军牵制美军。命3兵团首先集中兵力歼灭美3师主力和土耳其旅,得手后继续攻击前进,会歼美24、25师。于21或22日黄昏开始行动。
这是3兵团入朝的第一战,尽管准备仓促,大家信心很足。为了打好这一仗,4月19日兵团召开作战会议,刘有光主任传达志司精神,王近山副司令员做战役部署。
随即兵团立刻给各军下发作战命令,要求22日打响战斗。由于军长、政委都来了,李懋之在会上再次提醒大家要尽快适应朝鲜战场情况,做好后勤工作,保证作战行动及战役后的有效支持。
4月22日黄昏,志愿军三个兵团11个军同时发起攻击,第一阶段,中朝联军连续进攻7天,歼敌2.3万人。由于美军事先有准备,在战术上采取节节抗击,逐步撤退的打法,我军没有消灭美军1个整团的战例,预期的目的没有达到。
5月6日22时,志司下达第二阶段作战命令,确定5月15或16日黄昏发起进攻。5月16日,我军在东线发起进攻。第二阶段战斗,3兵团伤亡较大,15军仅在大水洞一战就伤亡3000多人。12军伤亡更多,几次战斗共伤亡9000多人。60军全军伤亡6700余人。180师全师被围,3000多人被俘。
在敌人的紧紧追击下,我军处在被动位置,为稳定局势,彭德怀决定停止后撤,立即转入防御,阻止敌人进攻。至6月1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这次战役,中朝联军动用了15个军的兵力,加上炮兵、装甲兵、后勤部队近100万人,连续战斗50多天,歼灭敌人8.2万余人,同时我军也伤亡8.5万余人。这次战役,扭转了我军第四次战役以后的被动局面,敌我双方开始转入战略防御。
由于180师的问题,兵团和60军都做了检查。部队进行休整和总结。这时彭总打电话来,叫3兵团去汇报战斗情况,说180师一个整师被敌人打烂,这在红军作战史上还没有过的。兵团首长知道彭总的脾气,都不敢去,最后党委研究让李懋之去。李懋之到志司见到彭总,彭总既没有骂,也没有训,面带微笑说:“你来了,你们副司令、副政委怎么没来?”李懋之说:“他们不敢见你,打了败仗怕你骂。”
彭总笑着说:“打败仗骂也不解决问题,就怕成这个样子?总结经验教训就行了,怕我顶什么事。”
李懋之汇报后才知道问题不仅是3兵团的,39军没有按时接防,让敌人钻了空子也是问题。彭总说,“我们志愿军司令部指挥上也有错误,该接防的部队没有按时到,我们督促不够。但180师遭受损失,你们负主要责任。告诉你们头头不要抬不起头来,胜败是兵家常事。不过损失是严重的,你们一定要很好接受教训,各级认真总结、检讨,提高部队战斗力。”李懋之请示如何处理一些人的责任,彭总说,要处分就把那个师长撤了吧。彭总留他吃过晚饭,天黑后他回到兵团。王近山问他:“怎么样?骂得凶不凶,发脾气大不大?”李懋之说:“彭总一点没发脾气,他带着笑容说话,还做了自我批评,说39军没有按时接防,志愿军司令部也有责任。”翌日,他把彭总的意见向兵团领导作了全面汇报,大家一致同意彭总的意见,决定部队进行整顿,将180师师长郑其贵调兵团司令部任管理处长。
8月21日,陈赓腿伤还没好,就拄着棍子来到朝鲜。参加完志司的会议后,马上来到3兵团。大家对陈司令员的到来十分兴奋,一扫打了败仗的阴霾。陈司令员一下汽车就和大家一起总结五次战役的得失,尤其对180师的问题进行了严肃批评和认真处理。对第五次战役,陈赓专门听了李懋之的意见。
10月中央决定,不再组织第六次战役,志愿军对敌人主要采取坚守防御的作战方针,12、15军停止休整,开赴金城、铁原地区,执行坚守防御任务。部队全力以赴挖坑道,为后来上甘岭战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12月底,李懋之腰病复发,痛得站不起来。志愿军卫生部医生来检查说是骨结核,要开刀。陈赓听到汇报后,马上给李懋之打电话,让他立即回国治病,一个礼拜内就走。李懋之哪里能同意,他向陈赓说:“3兵团还在打仗,我还是别回国,留在朝鲜治疗吧。”陈赓说,这是命令,必须执行。1952年元旦刚过,李懋之乘吉普车,摸黑走了两个晚上,过江回到了安东。屈指算来,李懋之在朝鲜战场前后300余天。
到北京后,李懋之入住协和医院,经检查确诊是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不到一个月,腰痛明显好转,李懋之想返回朝鲜,给3兵团领导打了报告。没过几天,3兵团命令送达,让他到河北邢台,负责3兵团留守部队的“三反五反”运动。
六、辅佐陈赓,奋力创建哈军工
1952年6月,陈赓奉调回国,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在中南海接见他,当面授命他创办一所多军兵种综合型军事工程学院,尽快培养出前线急需的军事工程师。中央任命陈赓为这所解放军高等技术学府的院长兼政委。
陈赓两手空空,他首先要选择助手,能够独当一面的李懋之是他考虑的人选之一。
6月25日,李懋之来见陈赓。一见面,陈赓就问:“打了多少‘老虎’?”
李懋之说:“‘大老虎’24个,甄别后剩下两个也不可靠,‘中老虎’和‘小老虎’就更多了,甄别量太大,现在还没有完呢。”
陈赓摇摇头:“两万人的留守部队,能搞出那么多‘老虎’?是不是太‘左’啦?”
他站起来,在房间里踱着步子,思忖一会又说:“我临离开朝鲜时,听人说昆明军区闫化祥部长贪污了五汽车金子,可能不可能?3兵团机关的同志告诉我,绝对不可能。
部队一直很艰苦,从来也没有五汽车金子呀,发点人民币都是有账可查的。闫部长是个老同志,还有3兵团驻京主任高庆奎,是个老兵站站长,他们绝不会贪污的。”陈赓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说:“‘三反五反’当然要搞,但是有些人发高烧,说胡话,宁‘左’勿右,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搞群众运动,不知道要冤枉多少好人啊。”
李懋之点点头,无奈地说:“我们的运动受华北军区党委领导,上面抓得很紧,打‘老虎’是指定数目的任务,必须完成。7月中旬军区党委要对运动进行总结,总结完了,安排一下善后工作,我就回朝鲜前线去。”
陈赓连忙摆手说:“你不要回朝鲜去了,我另外给你安排个工作。”
李懋之愕然地望着陈赓问:“让我干什么去呢?”
陈赓故意望定李懋之,神采飞扬地说:“帮我办学校。”
陈赓把前天去中南海见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情况向李懋之说了一遍。
“任务紧迫啊,前线等着要技术干部,”陈赓收敛了笑容,眉头微微皱起,又在踱步,像是自言自语,“我们现在是两手空空,一无师资,二无校舍,三无教材设备,四无大学的管理经验,连学校设在何处还没有最后敲定呢。困难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共产党员是不怕困难的,世界上有什么困难能吓倒我们呢?”
陈赓话锋一转,看着神色严肃的李懋之,像在战场上下达命令似的,语气干脆果断:“我决定用边建边教边学的办法,就是说,建校舍、请教授、招生开课同步进行,尽快上马,要先调一批教授来,学员也立即从各大军区选调。现在军委已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科学研究室和志愿军3兵团部分干部为基础,尽快建立军事工程学院,校址初定在哈尔滨。3兵团司政后干部要尽量多调一些到学院工作,所以,你懋之是一定要到学院的呀。”
李懋之说:“3兵团司、政、后机关的部处级干部工作能力都不错,可是现在还在打仗呀,全调出来兵团党委也不会同意,可以争取多抽几个。至于我,文化水平不高,干学校工作恐怕不行,司令员啊,你还是让我回朝鲜吧。”
“你别想打埋伏,你住过西北军士官教育团,当过抗大太岳分校教育长,肚子里墨水不算少啦!”陈赓大声说,“总有点学校生活体会吧,不会就学,大胆去干。我马上调第二高级步校徐立行副校长先来,总理已写信请苏联派首席顾问来,等苏联顾问一到,我们一块去各地看看,选选校址,调研一下。回来成立个筹委会,你就来参加筹委会的工作。你赶快回邢台吧,把甄别工作抓好,不要留后遗症。让人家当了一回‘老虎’,还得重新变成个人嘛!”
9月1日,在北京地安门恭俭胡同1号(后改为59号)四合院里,军事工程学院筹委会正式成立。陈赓宣布了筹委会的人员组成和分工:陈赓任主任委员,徐立行、张述祖、李懋之三人任副主任委员。
陈赓给李懋之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基建的预算概算,沟通和协调与中央党政军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关系,为明年开春学院开工建设做好物质准备。身体健壮、精力充沛的李懋之迈开双脚,穿梭于京内外,是筹委会里出差最多的人。
11月3日,李懋之带领高步昆教授和殷之书副教授,登上火车,直奔哈尔滨,实地考察学院校址。回到北京,陈赓派他去全军院校的龙头——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办学经验。11月13日,陈赓和筹委会的主要领导一起听取了满载而归的李懋之的汇报。
陈赓做了总结,他对大家说:“根据苏联总顾问的意见和军事学院的办学经验,我们先研究起草几个规章制度,我看应包括队列训练、行政管理、物质保证等方面的,粗一点没有关系,工作中逐步修改完善嘛。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的规章制度,说老实话,咱们不懂啊,我看等苏联顾问到了哈尔滨之后再另外制定不迟。”
大家讨论了一阵,陈赓又说:“要抓紧组成建筑委员会,由懋之负责。请中央政府支持的事项,也预先考虑个原则意见。明天,懋之你跟我一块儿去找薄一波。”
国家财经委主任兼财政部部长薄一波是李懋之熟悉的老首长,对哈军工庞大的基建计划,薄一波持谨慎的支持态度,他让李懋之先去找建筑工程部陈正人部长,落实设计、施工单位和负责材料供应的单位。李懋之又马不停蹄,带高步昆等人去建筑工程部见陈正人部长,当场确定松江省设计院和东北人民政府的设计院负责设计任务,力量不足时,部属的设计院也可帮助。施工力量全由松江省负责,力量不够再由沈阳抽一部分人去。建筑材料由部里直拨,交松江省负责,优先供应。
11月16日一早,李懋之又到军委办公厅找肖向荣主任,汇报头一天与杨立三部长的谈话情况。肖向荣立即通报,带着李懋之去见粟裕副总长。
粟裕先仔细询问这一段时间军工学院的筹办进度,再问陈赓院长的身体和起居情况,他对李懋之说:“要多考虑陈院长的辛劳问题,他这个人呀,干起工作来不要命的,你们做部下的,要时时帮他多挑担子啊!”
粟裕记下李懋之的具体要求后,明确表态说:“创建军工这样的军事技术大学,谁也没有经验,事事做预算,等待批准,就可能拖后腿。为了加快速度,我看基建费有个概算,由陈院长签字,可以实报实销。但是要一事一报,以便迅速批办。”
拿到粟裕副总长的指令,李懋之高兴地立正敬礼,喜滋滋地退出。回到肖向荣的办公室,他又灵机一动,向肖主任要了150辆汽车。胜利班师,向陈赓报喜去了。
11月26日,《军事工程学院校舍建设初步计划》由陈赓署名后,直送中央军委。陈赓叮嘱李懋之说:“报告送上去后,要紧盯着点儿,一定要抢在明年开春前破土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