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8939100000003

第3章 什刹海与北京城(2)

广化寺,位于什刹海北岸,最早也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初建的年代可上溯至元朝至顺年间,位于积水潭一带日中坊鸡头池上,是什刹海附近最早十座庙宇之一。寺庙内大雄宝殿供奉藏传佛教(也称“密宗”)本尊毗卢遮那佛座像,庭院墙壁上饰有千手千眼观音莲花佛像等石刻、石画。相传当年有一位法名灵济(号大舟)高僧决心在风景秀丽的积水潭畔建造一座寺院,于是每日外出化缘,专门化缘大米,回到住所后开始做功课,持诵佛号,诵一声,手上就拈起一颗米粒放入筐中,20年间共积攒下48石,此举感动了四方信众,经多方筹措,终于功德圆满,建起了寺院。据史料记载,广化寺在明初时一度被废,后经过成化与万历年间重建、重修,规模宏大,由禅宗临济派大德自如和尚任方丈,改“子孙庙”为“十方丛林”,成为着名的净土宗佛刹,对善男信女开放。清朝年间,寺庙又经各方募资重修、重建,恢复为子孙剃度庙,“殿堂廊庑,规模宏大”。据说,光绪初年该寺院残败尤甚,由恭王府出资对殿宇院落进行修缮,尽管庙产并不丰足,甚至惨淡到不足以养活僧众的程度,然而香火却依然延续不断。清末民初,广化寺一度成为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前身)所在地。

火神庙,全名火德真君庙,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坐落在什刹海畔万宁桥西侧,元至正六年(1346年)重修,后于明清两朝数次重修,成为京城中最早,也是京城内唯一祭祀火神的皇家庙宇。

据说,庙宇濒湖而建出于以水克火初衷,所谓“以水济而胜”。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紫禁城曾发生数次火灾,奉天、华盖、谨身(清朝时改为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和皇帝、皇后日常办公和居住处所乾清、坤宁两宫相继过火,部分殿宇和古籍、物品被焚毁,火灾过后,万历皇帝责成道士每个月都到火神庙举行法事,向火神爷告灾,祈求神灵保佑平安。天启六年(1626年)五月初六,住在北安门(清朝时改称地安门)的太监们忽然听见从西北不远处火神庙方向三次飘来音乐声,推开门查看时,忽见一团火球升向天空,黑烟呈灵芝状冲向天空,这场大火导致位于城内王恭厂的军火库发生爆炸,不仅殃及周围居民房屋,死伤无数,就连紫禁城内乾清宫的窗扇也被震塌,砸伤了太监。灾难发生后,社会人士募集资金购置的棺材堆放在事发地点附近,该地被称为棺材胡同,后改为光彩胡同。

到了清朝,城中各处经常发生火灾。据史料记载,清同治八年六月辛酉(1860年7月29日)紫禁城武英殿着了一场大火,共有三十多间房屋和大量古籍及活字铜版皆被焚毁。为此,同治皇帝谕旨:“武英殿忽被火灾,上天示警,正宜警惕倍深”。两日后朝廷派遣官员前往什刹海火神庙祭拜。据说,在京城中各地建有多座火神庙,然而,朝廷中自皇帝到大臣、官员仍认为位于什刹海畔的火神庙,因修建年代久远,因此最为灵验。由于玄武神与火神都负有防火责任,因此有人将火神庙所在的什刹海称为“玄武池”。

火神,在许多人看来,不仅可以庇佑因火而生的灾祸,还可以辟邪祛病,保佑平安,益寿延年,甚至可以预示官运亨通、事业兴隆、财源旺盛。人们期待自己的生活、事业都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因此,自元代到清末民初的数百年间,火神庙的香火一直很旺盛。每年农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诞辰)、正月十九(邱处机诞辰日)、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诞辰日)、五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夏至日(灵宝天尊诞辰)、六月二十二(火祖诞辰)、七月十五“中元节”(清虚大帝诞辰)、冬至日(元始天尊诞辰)、十二月二十三(灶神升天),人们来到火神庙和位于广安门外白云观等道观,进香占卜,举行祝诞仪式和放生活动,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民国初年,北京城内共有火神庙17处,其中什刹海火神庙规模最大的、历史最悠久。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皇帝大婚前夕,紫禁城内发生火灾,太和门及东西配殿遭焚毁。事后,慈禧太后由大臣和大太监李莲英陪同下,亲来火神庙敬香祈福,保佑平安。

白马关帝庙,始建于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定都北京后,沿袭了明朝旧制建立内廷、大量任命、使用汉族官员,将紫禁城作为皇宫所在地等,还将民间普遍崇拜的关公视为神明,授予其封号、爵位,提升祭祀礼仪和寺庙建制等级等。清朝皇室刚进入北京不久制定祭关帝之礼,并派专人来到庙中祭拜。雍正年间,朝廷规定每年五月十三关公诞辰之日和春秋仲月都要举行仪式,派遣宫中太常官前来致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朝廷对庙宇进行维修,将房顶覆盖绿琉璃瓦改为金黄色,目的是“扶植纲常,助宣风教”,并作为凝聚全社会人心,保持社稷安定的精神支柱。当时朝廷举行加封位号及改正谥法仪式也选择在关帝庙举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皇帝加封关公神位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后改谥号为“忠义”。据清朝史籍记载:“九门月城俱有关帝庙,而士民香火之盛,以正阳门为首。至春秋祀典,在地安门庙内。”

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建于清初顺治年间。相传明朝时钟鼓楼上报时用的铸铁大钟发出的声音尖锐、不够凝重、壮观,到清朝时采用铸铜钟,官员将这一工作交由从事铸钟的一对父女监制,由于难度太大迟迟没有完成,女儿恐怕父亲为此被官员降罪,托词现场查看,乘他人不备,纵身跃入熊熊燃烧的铸炉之中,很快出现奇迹,铜钟终于铸成。所有参与铸造铜钟的工匠、居民无一不为其孝道而感动,遂建庙以祀,尊奉“孝女”为娘娘。妙龄少女殉身救父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贤良祠,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原为雍正十三弟和硕怡亲王胤祥(1686-1730年)宅邸。怡亲王生前为雍正王朝总理朝政,“竭忠诚之悃,帷幄讦谟,边防大计,以及方田水利,理财用人,皆能区划精详”,可谓居功至伟。因此,他去世后,雍正悲痛不已,谕旨为其上谥号为“贤”,并将其住宅改建为祠堂,专门供奉在大清建国各时期享有功勋的王族、大臣、军事将领、地方官员等百余人牌位,名曰“贤良”。建祠初衷“俾世世为臣者,观感奋发,知所慕效。庶明良喜起,副予厚期。”祠堂内设正、后殿,以及东、西配殿;前殿上方悬挂御书匾额“崇忠念旧”,供奉大臣、尚书、都统等级历代官员;朝廷于每年春秋两季派专人前来致祭上香,直至民国成立祭祀废止。

此外,什刹海附近曾有一座清真寺,名为什刹海清真寺,始建于乾隆年间,有人描述该寺“占地数千平方米,砖木结构,绿色琉璃瓦顶,古色古香……”。当时京城四大阿訇王静斋大阿訇任该寺阿訇期间,曾远赴上海募款,重建寺内殿堂。1958年“大跃进”时期,已被毁废的清真寺被改为长桥街道玻璃管厂。

三、西涯胜地

明朝时,什刹海一带被称为“西涯”。曾担任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被誉为一代贤相的李东阳(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曾在什刹三海中的前海西岸居住,他将自己的宅邸称为“西涯胜地”,建有怀麓堂和西涯书屋。晚年他经常故地重游。他写过一组描述什刹海风光的诗《西涯杂咏十二首》,其中有一首写道:“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数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他还写下《重经西涯》、《再经西涯》两首诗作,因而,他被人们称为“李西涯”。在民间传说中,江南大财主沈万山变身为一个乞丐,在遭到了十回毒打后供出埋藏在什刹海水下的十窖银子,被永乐皇帝用来修建北京城。尽管,历史上沈万山从未到过北京,这一故事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明清时期,什刹海与积水潭(亦称净业湖)以德胜桥为界,后来人们以银锭桥为界,将什刹海分为东西两部分水域,西部水面仍称“十刹海”,东部水面则称“莲花泡子”,由此发展为“后海”、“前海”之称。明朝万历年间的举人蒋一葵(字仲舒、号石原居士)所着《长安客话》一书中对什刹海一带景色描述:“晶淼千顷,草树青葱,鸥凫上下,亭榭掩映,列刹相望,烟云水月,时出奇观,是都下第一胜区也”;明代刘侗、于奕正撰写的《帝京景物略》形容什刹海兼具“四美”,即“北国冬”、“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当年,官府在什刹三海以及积水潭周边广植树木,遍插稻田,营造出一派江南水乡景象;并专设林苑监督署,管理湖中种植莲花、荷藕之事,游人可乘小舟在湖上观赏。夏日里湖上荷花盛开,仕女佳人云集,歌舞升平。清朝康熙十八年,才华横溢的“一代词人”纳兰性德写下《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此时画阁垂杨岸,睡起梳头。旧游踪,招提路,重到处,满离忧。想芙蓉湖上悠悠。红衣狼藉,卧看桃叶送兰舟。午风吹断江南梦,梦里菱讴。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相传是荷花生日。每到这一天前后,城中的人们都要举家前来什刹海周边赏荷、放河灯,相沿成习,被称作“观莲节”。清朝嘉庆年间诗人得硕亭在《草珠一串》中吟道:“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坐,酒阑人醉雨丝丝。”据清代富察敦崇所着《燕京岁时记》记载:“凡花开时,北岸一带风景最佳,缕柳丝垂,红衣腻粉,花光人面,掩映迷离。”文人墨客三五成伴相约在什刹海畔雅集,并以荷花为题材吟诗泼墨,其中不乏朝廷命官、诗词方家、民间隐士;其中濒临西海岸畔的净业寺(原名智光寺)被文人们称为观莲赏荷最佳处。文人们以诗画寄情,将自己钟爱的景致作为诗文或画作内容,逐渐形成“西涯八景”之说,“八景”所指银锭观山、谯楼更鼓、西涯晚景、景山雪松、白塔晴云、响闸烟云、柳堤春晓、湖心赏月。

有人解释“八景”由来:银锭观山:相传清朝时,在一个晴朗的秋日里,有一位状元站在银锭桥上向西眺望到了玉泉山,大喜过望提笔写下“银锭观山”四个大字。银锭桥始建于元朝年间,桥形如倒扣的银锭元宝,桥上饰有镂空云花栏板和翠瓶卷花望柱。明朝《燕都游览志》一书描述:“银锭桥在北安门海子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之逼且障目也。”后人将此桥誉为“京城中观山最佳处”。民间流传“银锭观水水倒流”,形容湖水流经银锭桥下情形。后人赋予银锭桥新的意境:热恋中的情侣携手走过银锭桥意喻一生相知相守。

银锭桥在北安门海子三座桥之北,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也。桥东西皆水,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南望宫阙,北望琳宫碧落,西望城外千万峰,远体毕露,不似净业湖之逼且障也。

谯楼更鼓:指夜晚从上鼓楼传来的阵阵报更鼓声。鼓楼初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称齐政楼,与同年兴建的钟楼(原为大天寿万宁寺的中心阁),成为城市中的报时中心,鼓楼上置鼓,钟楼上悬钟,文武百官上朝,平民百姓生活劳作都以钟鼓声报时为度。所谓“晨钟暮鼓”,清晨闻敲钟声而起,深夜听击鼓声而眠。

西涯晚景: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好一派水乡泽国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景山雪松:每年冬季下雪以后,站在“海”边向东南方向望去,可见太液池东面隆起的山丘上银装素裹,松树枝头盖着厚厚白雪,成为西涯美景之一。

白塔晴云:指晴天里仰望太液池中琼华岛矗立白塔情景。白塔建于清顺治年间,由清世宗福临应西藏喇嘛之请,为寿国佑民而在元朝广寒殿旧址上建造,亦称永安寺白塔。

响闸烟云:在前海西岸的西步压桥桥下有一处控制什刹海湖中水流的水闸,称“响闸”,桥下之水源于由德胜桥南下的玉河,也称月牙河,流入前海。在玉河上由北而南共七座桥,即李广桥、板桥、清水桥、三座桥(由三桥并列)、响闸桥。玉河河水流至响闸桥处出现落差,夏季雨天里,出现水雾烟云的瀑布景观,引得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步抒情。

柳堤春晓:自明清时期以来,官府在积水潭、什刹海沿岸广植柳树,每到春天来临之时,人们沿着绿意萌动的柳堤踏青赏景,陶醉于美景之中。

湖心赏月:在什刹海前海湖心岛上有一观月亭,亭中有一块鸡狮石,每到中秋月圆之夜,人们在亭中品荷赏月,或泛舟水上,啖美酒,尝河鲜,伴佳人,尽享清幽野趣,此乃人生之一大乐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