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8939100000017

第17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1)

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进程,什刹海历史文化风景区的整治、改造不断加速,政府多次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提升了什刹海的旅游形象与地位。与此同时,许多创业者凭借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及时抓住机遇,在商海中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由一群野鸭生存境遇引发全社会对城市环境生态的思考与担忧,将什刹海推至人们目光聚焦点;而几位美国客人的到来,使一家开在胡同院落中的私家菜馆在一夜之间名扬四方。“奥运人家”和“星光大道煎饼哥”使什刹海作为北京文化的集聚地,增添了“和平”与“爱”的气质与内涵。

什刹海是一处造就传奇故事、成就人生梦想的“风水宝地”。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一、什刹海酒吧街

什刹海酒吧街是继三里屯酒吧街之后于21世纪初形成的京城又一片休闲文化特色街区。20世纪90年代,在临近使馆区的三里屯北路出现第一家酒吧——“云胜酒屋”,不久,更多酒吧陆续开业。1998年“世界杯”举办期间,三里屯酒吧街成为京城中外球迷聚集场所,人们喝着啤酒,观看侃球,随着北京申办奥运会进程,有关部门着手将“酒吧一条街”东迁至朝阳公园一带;另有一些酒吧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风景如画的什刹海。

有人回忆,在什刹海区域开办时间最早的有三家酒吧,一家酒吧是位于什刹海西海东沿1号的蓝莲花酒吧,开业于1997年;另两家酒吧,挨得很近,一家吧名“老白的吧”,一家吧名“老祁的吧”,前者开在前海北岸,“烤肉季”饭庄东侧一幢东南亚风格矮脚木楼内,主人是一位来自西安的音乐人,名叫白枫,1987年来到北京,几年间曾多次搬家,直到2000年他与朋友一道在银锭桥边开了一间酒吧,最初只接待朋友聚会、玩音乐,后来名声大了,号称北京最牛的酒吧之一。2002年他在酒吧附近开了一家越南风味餐厅。后者是一家“佛吧”,位于“银锭观山”附近。随后,又有一些酒吧相继开业,但生意一直“火”不起来。2002年9月28日首届什刹海文化节在荷花市场隆重开幕,依托什刹海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游王府、逛老街、访古刹、观故居、转胡同、登城楼、尝家宴、泛轻舟等一系列“京味”特色文化活动。第二年北京爆发“非典”疫情,许多放假在家的年轻人纷纷来到风景如画的“海”边“泡吧”、喝酒、欣赏摇滚乐,将现代休闲元素与什刹海幽静、雅致的环境融为一体;一些原来常在三里屯酒吧的常客转移至什刹海,由此酒吧的生意出现转机。

许多在后海岸边居住的人家将自家住宅改为临街的商业铺面,多数对外出租,少数自己经营,在较短时间内,大大小小酒吧从后海南沿到前海北沿连成一片,共有百余家酒吧,由此什刹海酒吧一条街形成规模。2003年9月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市政府新闻办、西城区区委、区政府等政府和机构举办了“2003月亮河·北京青年报什刹海国际旅游文化节”,文化节的主题是“游什刹海古景,享新北京时尚”,开幕式将舞台设在德胜门城楼前,进一步树立起什刹海文化品牌,带动酒吧一条街的生意更红火了。有人形容:“后海星星点点起来的酒吧还是越来越火,蔓延到了前海,来逛的人也越来越多。”

与地处闹市、车水马龙喧嚣地带的三里屯酒吧街不同,分布在什刹海附近的酒吧最显着特征之一,将西式风格酒吧文化融入充满东方韵味的氛围之中。白天,各家酒吧顾客不多;黄昏后霓虹闪烁,“泡吧”的人多了起来,把酒临风,浅酌小聚,侍应生在酒吧外大声吆喝,招徕生意,一些酒吧邀请摇滚乐队驻场演出。除此之外,许多茶馆、咖啡馆、小饭馆密集分布,为普通游客提供餐饮、歇脚等便利。在这些酒吧、茶室、咖啡馆名称中,有一些与水景有关,如“左岸”、“濒海”、“湖岸”、“威尼斯”等;有一些具有象征意义,如“美人鱼”、“邂逅”、“梦巴黎”等;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如“胡同写真”、“犄角旮旯”、后海酒吧、水色盛开等。有人记述,在烟袋斜街上隔街相对的一家酒吧名“莲花”和一家经营泰国菜餐馆名“藕”,前者于2002年开业,后者于2003年开业,两店老板为同一人。有人在博客中描述:“在‘藕’这边用过餐,再去‘莲花’坐着,或者干脆就不离开‘藕’。

这样一来,大家想在这边待多久都可以,常来这里“泡吧”的人都说,无论是‘莲花’还是对面的‘藕’,每次去的感觉都不同,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一些讲究生活情调的“小资”自诩,来什刹海“泡吧”,喝酒是假,换心情是真,享受一种真正属于自己心灵的“慢生活”与“销魂时光”。当时一些经营者对于酒吧的生意前景很乐观,开一间酒吧投资8万元左右,如果经营得好,一年可以挣到5万至20万元以上。

然而,对于将什刹海开辟为“酒吧一条街”,许多人提出不同观点,他们认为,什刹海应保持自身沿袭下来的文化特色与功能,不能任由酒吧泛滥生成对安谧、雅致天然环境的破坏。《北京娱乐信报》曾刊载一篇标题为《必须直面的将来——什刹海要不要建酒吧街》的采访录,被采访人是作家刘心武、时任西城区旅游局局长王建平、胡同游文化游览公司总经理徐勇。这篇采访录开头有一段导语写道:“过去提起什刹海,一定离不了水、胡同、四合院儿,现在说到什刹海,不得不提的东西又添加了酒吧、茶肆和旅游。过去的静谧似乎正被今日的喧哗所替代……”

三位被采访放者分为“反对”与“赞成”两派,作家刘心武将什刹海比喻为自己的“夫人”与“媒人”。他回忆:“早年我曾在北京市十三中教书,经常从什刹海边经过,那时候我的感受是,什刹海是阴柔秀美的,那湖边蛛网般的胡同,比如刘海胡同、大翔凤胡同、小翔凤胡同、大金丝套胡同、小金丝套胡同……以及四合院的青砖灰瓦、朱漆大门,连同那一片亭亭玉立的荷花,总让人凭空生出些遐想。当年我和夫人还没结婚,但她家就住在什刹海附近,所以经常到那儿约会散步。”他的观点很明确:“在什刹海建酒吧街毫无疑问会改变其本身的历史文化风貌。什刹海原来就是北京城内比较原始的野景区,空气新鲜,风景优美。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什刹海却充满了商业味道,过多的游船污染了水质,原本古朴的长条座椅变成了千斤重的石椅,人闹车喧,加之现在又开了不少酒吧,呈现了一派灯红酒绿的气象。长此以往,什刹海的野景将会有消失的危险,我为此感到惋惜。”

在回答记者关于“酒吧街的出现,会对什刹海乃至北京产生哪些影响?”提问时,身为政府旅游部门负责人的王建平列举了三个理由:“从建设性的角度,什刹海酒吧街的形成是件好事。首先,在政府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纯粹依靠市场需求的驱动,逐步形成了这么一条街,正好为保护区的开发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其次,酒吧街让更多的人认识了什刹海,凡是认识它、了解它的人都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多有实力的人或机构参与到什刹海的开发建设中来。第三,什刹海酒吧街满足了人们休闲的需要,丰富了北京的都市文化。”他主张什刹海酒吧应该是小桥流水式的“静吧”。

最早提出“胡同游”文化观光旅游概念的徐勇认为:“这些酒吧都比较有情趣,装修古朴雅致,很符合历史传统,成为什刹海地区新的景观,很多胡同游的客人都很喜欢这些酒吧。但酒吧的治安比较乱,应该加强对它们的管理。”

一位住在当地的居民向记者反映,去年开始,这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但还不像现在有如此之多的人。许多酒吧将桌椅支到了路旁或湖堤边,人多就乱,喝醉酒撒酒疯的,半夜使劲摁车喇叭的,往湖里扔酒瓶子的……这位居民担心,以后这热闹、这乱是再也停不下来了。

有媒体报道,仅短短一年多时间,什刹海地区酒吧数量从“零”猛增至七十余家。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许多酒吧客源稀少,门庭冷清,同时又有新的酒吧出现,造成供需失衡局面,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酒吧出现了因经营困难转让的现象,一些实力稍强的酒吧也陷入苦苦支撑境地。有人形容当时情境“酒吧老板们感到了飕飕凉意”。

2003年10月下旬,西城区政府宣布:从现在起什刹海地区不再审批新的酒吧,现有酒吧也将进行整顿治理。当时《北京青年报》刊登相关报道使用的标题《发展过快经营遇冷,北京什刹海酒吧审批急刹车》。时任西城区副区长许伟表示:西城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整个什刹海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预计年内该规划将出台,届时什刹海的未来面貌将被正式确定下来。有关部门对酒吧装修风格提出标准,要求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风韵;统一色调,将许多酒吧的红色外墙改刷为灰色;屋顶的水泥瓦统一换为灰色的传统瓦;拆除所有违章建筑;通过整顿治理,使酒吧氛围和经营行为与什刹海的整体氛围相协调。许多怀有深厚什刹海情结人士却对酒吧街的繁华与喧嚣感到不满,在他们看来,什刹海变“味儿”了。有一位网友在博客中对于酒吧泛滥现象发表感想:“他们只知道借助什刹海的美丽海边来吸引人们到此消费,使得什刹海不知不觉变得商业化、庸俗化,而它却无法抵挡什么。”

京城着名音乐人李健曾创作并演唱一首曲目《什刹海》,流传甚广,歌中唱道:什刹海边住过的那条街,又是满地金黄的银杏树叶。河灯已点亮,湖心的黑夜,却不见摇晃的碎月。船上飘来熟悉的音乐,回忆在遥远的琴弦上跳跃。一样的故事,不同的感觉,仿佛是水岸的分别……

二、银锭桥改建引起的风波

过去民间流传“海眼金丝银锭桥”说法,“海眼”是一口古井,位于银锭桥附近大金丝胡同槐宝庵庭院内,据说这口古井与什刹海相通,掌管水务的龙王在此居住。“金丝”指大小金丝胡同,为明朝时内务府衙门织染所所在地,故而得名,也称金丝套。据记载,银锭桥始建于明朝,原为一座南北向单孔微拱石桥,因年代久远,青石板桥面、桥体破损失修,1949年和1953年有关部门曾对古桥进行维修。据说翻修银锭桥过程中,人们发现桥下的柏木桩之间用银锭锁固定,佐证了“银锭”两字来历。由于车辆、行人通过,古桥桥面的石板上印满了车辙,行人的踩踏将桥面已将“打磨”光滑。1984年由政府有关部门出资对银锭桥进行改造,桥体采用为汉白玉石料,长度12米,宽度7米,高度8米,跨径5米,桥身安装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1989年8月银锭桥被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5月银锭桥经历了又一次大规模改建,首都规划委员会召开专家会议,就银锭桥改建方案进行讨论、研究,区政府常务会议举行会议,安排、布置有关银锭桥施工各项事宜。按照施工方案,改建后的银锭桥采用混凝土浇筑,桥面为青石砖,栏板、望柱仍为汉白玉,桥身长8.3米、桥高4.35米,桥孔上方镌刻时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题写“银锭桥”三个楷书大字,桥东南立有石碑,碑阳为着名书法家杨萱庭书写“银锭观山”,碑阴为古文物专家朱家溍先生撰文《银锭观山碑记》。2010年西城区政府又一次启动银锭桥修缮工程,将银锭桥主桥实施整体拆除,然后对整个桥身按原样重建,桥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仍采用汉白玉石栏和桥面砖,工程为时2个月。许多人闻讯后专程赶到银锭桥拍照留念,与这座古桥作暂别。有一位博主记录下一个情景:“在烟袋斜街与什刹海交汇处,银锭桥旧桥已经完全拆毁,只剩下一个大坑和竖在桥边刻有银锭观山的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