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当代北京什刹海史话
8939100000011

第11章 家住什刹海(3)

1955年12月由北京市体委、北京市教育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商定,共同创办一所面向全市的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当年12月这所业余体校正式挂牌,最初的校址在西城区茅屋胡同市体委大院内三间小平房内,成为当时继上海、天津之后,国内第三所市级青少年业余体校。1958年我国推广劳动卫生保障制度(简称“劳卫制”),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学院都应当负责办一所或几所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业余体校。市体委研究决定:以什刹海、先农坛两个体育场的项目为基础,组建培养体育人才学校,分别称“北京市什刹海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和“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体校任务和目标十分明确:普及体育知识,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不断加强优秀运动队后备力量。前者具有业余培训性质,后者培养专业运动员。早期什刹海体校校长由什刹海体育场领导担任,工作人员50余名,专职教练15名,兼职教练10名。当时学校设施、设备、训练器材十分简陋。有亲历者回忆:“那时教练员们白天在学校和大街上寻找条件好的学生,下午学生放学后进行训练,下雨下雪天从不间断。平时,教练带着学生坐车到北京体育馆去训练,每到夏天还要等到游泳场清场后参加洗刷游泳池,冬天要等到滑冰场清场后参加扫冰,没有分文加班费或奖励。等到回到家中,已经晚上10点,这时才能吃上晚饭。然而那时大伙儿从没有怨言,干得还十分卖劲。回想起那时的心气儿,就仅仅是找到条件好的学生在全国比赛中夺取冠军,这才是最大的乐趣。”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和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当时,位于什刹海南面的北海公园内设有北京市少年宫和北京市少年科技馆,与什刹海体育场、游泳场、冰场、业余体校一道形成活跃的“第二课堂”,成为全市青少年的向往之地。年仅8岁的李连杰于1971年进入什刹海青少年业余体校师从教练吴彬学习武术,他曾在1974年至1979年期间连续5次获得全国武术大赛冠军,被赞誉为“打遍天下无敌手”。80年代初,电影《少林寺》在国内公映,风靡全国,武术运动迅速普及,李连杰成为影片主演。如今,什刹海体校设有武术、羽毛球、散打、跆拳道、拳击、击剑、体操、排球、乒乓球九个训练项目。据2008年一项统计数字,自建校50多年以来,这所体校培养3000多名优秀体育人才,先后有33人获得世界冠军,其中7位是奥运会冠军。人们将这所体校誉为“冠军的摇篮”。

五、何处大观园

20世纪30年代,一些“红学”研究学者断言,《红楼梦》中大观园旧址应该就在什刹海一带。民国时期知名报人马芷庠在《北平旅行指南》一书有关什刹海文字介绍中写道:“或为什刹海为曹雪芹红楼梦大观园旧址,因红楼一书,相传为大学士明珠之家事。而明珠府第,即在海之北岸,故有此说。”显然,当时有人认为明珠府第,即后来的醇王府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旧址,而明珠之子纳兰性德由于其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被猜想为贾宝玉原型。

1947年,年届30岁的燕京大学西语系学生周汝昌(1918-2012年)收到四哥周祜昌写来的一封信,信中提到胡适刚发表的一篇有关《红楼梦》文章中有一新说: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阿济格五世孙敦敏、敦诚兄弟系曹雪芹生前挚友,嘱咐他帮忙查证。他幼年时常听母亲讲述《红楼梦》故事,耳濡目染,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他在燕京大学图书馆花费了许多时间查阅资料,终于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一首《咏芹诗》。他将这一发现撰文发表在天津《民国日报》副刊,标题《曹雪芹卒年之新推定》,不久他收到胡适亲笔写来的信,由此他与胡适书信往来切磋、讨论有关《红楼梦》研究中的各种问题,胡适对这个年轻人颇为欣赏,托人将自己珍藏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借给周汝昌细看,并称他为“我红学方面的一个最后起、最有成就的徒弟。”

他也由此走上了“红学”研究道路。1950年周汝昌从燕京大学西语系毕业后,考入该校中文系研究生,师从国学大家顾随(1897-1960年),学成后进入燕京大学国学研究院,1953年他的第一本“红学”研究着作《红楼梦新证》出版,三个月内再版三次,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好评与重视,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最重要的着作”。有专家称该书“以丰富详备的内容及开创性,将《红楼梦》实证研究体系化、专门化。”书中对《红楼梦》情节真实性提出的考证与待解之谜“引起了国内外红学的重新兴旺,可以说是后世红学研究的基础。”

1953年周汝昌的新着《红楼梦新证》出版,他曾推断,清代北京城西北角距德胜门不很远地方应该有一座大花园,很有可能就是《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他的理由有二,理由一,曹氏家族的老宅在护国寺一带;理由二,书中描写荣国府格局、景致与恭王府翠锦园相似。他曾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中文字描述,绘出一张“荣国府院宇布局示意图”。此外,他还找到了许多证据,如在北京民间早有大观园在什刹海一带传言;清道咸年间,安徽诗人进京曾去内城觅求“埋香塜”之处等。几年中,他经多次进入恭王府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恭王府就是大观园遗址,王府花园中的海棠轩有可能就是怡红院。他将自己在考察中的发现与结论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呼吁妥善保护这座王府,并开展调查曹氏家族在京遗踪工作。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领导对他的这些建议予以重视。1961年2月,北京市政府认同并采纳了恭王府萃锦园就是《红楼梦》大观园遗址的观点,开始进行相关调查工作。这时恭王府府邸和花园分别为公安部等部门或机构用于办公场所、职工宿舍等用途。据说,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总理做出批示,要求北京市有关部门拨款整修恭王府,北京市有关部门制定了详尽方案。在整修过程中,考古人员在王府花园的秘云洞中意外发现失踪的康熙御书“福字碑”。

周恩来得悉此事后,曾与郭沫若一同来到恭王府实地考察。有关部门提出请周恩来为此碑命名,他在高兴之余提笔写下“中华第一福”五个字。不久,越剧《红楼梦》来京演出,周恩来请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等主要演员到家中吃饭,其间周恩来说:“你们演了那么多遍红楼梦,走,我带你们去看看真正的大观园”。在游览恭王府过程中,周恩来风趣地对徐玉兰说:“贾宝玉,这就是你的怡红院,叫袭人倒杯茶来喝。”有人记述,在这次参观中,周恩来一行来到恭王府花园,他问陪同参观的北京市副市长、红学家王昆仑:“你看像不像大观园?”王昆仑回答:“我看不像,园子显得不够大。”周恩来说:“你就当它像,讲讲我听嘛!”这时有人提到周汝昌考证结论,周恩来说:“要说人家是想象,人家也总有一定理由,不要轻率地肯定它就是《红楼梦》的大观园,但也不要轻率地否定它就不是。”他对身边随行人员交代:“要将恭王府保护好,将来有条件时向社会开放。”

周汝昌先生晚年一直致力于“红学研究”。尽管双目失明,红楼痴情难减,每日以口述方式延续自己的红学研究。尽管“文革”后,红学界对大观园遗址意见不一,然而他始终相信自己的研究结果。在他的力促下,每年三四月份海棠开花时节,恭王府恢复举办海棠雅集活动,请首都文艺界朋友、诗人赏景吟诗。可谓“泽畔听箫鼓,春来吟海棠。”他向公众作《芳园筑向帝城西》专题报告,详尽解读恭王府与《红楼梦》的渊源。2012年5月31日被誉为“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红楼痴儒”周汝昌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据悉,为了纪念这位“红楼”泰斗级人物,恭王府计划在花园中设立周汝昌纪念馆,向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