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96

第96章 不拘一格选人才(7)

“盟主,不好了!”邢冬浩推门闯了进来。

“怎么了?”一木问。

“工作组今晚要走了,山魂也走了,离我们合围只差一天!”邢冬浩喘着气,介绍了配班子的经过。

“又是捷舟这个鬼头坏了我们的事。”一木的拳头砸到了墙上。

“盟主莫急,这次配班子的难题虽然解决了,但是,捷舟的麻烦可惹大了,给我们下一步找山魂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牟智兴劝说道。

“什么麻烦?”一木问。

“这次配班子,许多想上的干部没用上,意见很大,会把矛头全部集中到主张创新改革的捷舟身上;上边的领导,为岳丹的干部使用,打了不少招呼,现在都未落实,他们也会把气撒到捷舟身上,几个方向一用力,捷舟可就垮了。”牟智兴分析得有板有眼。

“邢舵主,把你们的人分分工,主要功夫下在上头领导那里,拨弄他们把矛头全对准捷舟,只要这小子垮了,山魂就得另外物色人,我们追山魂的时间也就会更宽裕。”一木吩咐道。

“我这就去办!”邢冬浩答应着走了出去。

联合工作组归来,军地双方的人员各自向省委和指挥部党委呈报了干部调整方案,双方的领导都望着方案发愣。

易司令把捷舟找到办公室:“军分区有个副参谋长叫旷啸天,群众反映不错,我让甄玉望转告你,他跟你说了吧?”

“说过。”捷舟回答,“但是司令啊,这次调班子各方打招呼的一共二十六个,怎么协调也通过不了,包括告旷啸天状的,不下二十多个,有的还给中央写了反映信,实在没法平衡。”

“这个人的情况不错嘛!从安朔指挥部调到这里来,就是因为这里灾情多,让他好好锻炼,在救灾中立功,下一步好提拔使用。这次上不去,你们又在建议中提出不同意超配、高配,这个人岂不没戏了?”易司令不满地说。

“司令啊,我确实帮这个人说了不少好话,但是无论领导推荐,还是群众举荐,都没人推荐到他。后来因为矛盾多,工作组和市委、军分区党委商量,采取了个人述职、群众评议等方法,力求公道。结果还是没人推荐他,能力确实不行。”捷舟解释着。

“什么能力不行啊?这次方案中的韩扬不是在部队待过吗?连个兵都没当得了,而那时,旷啸天已经是团留守处主任了,只要让他干,还能干不好?”易司令越说越来气。

“司令啊,现在给递条子、打电话的那二十多个领导,都认为他们推荐的对象能干,被推荐者也都认为自己能干,给他个什么官都能干。但位置就那么几个,怎么也摆不平,只好采取了现在这种办法,应该说这个办法是比较科学的。”捷舟仍在耐心解释。

“什么科学?到现在为止,没哪个文件讲到你们这种办法,我带了那么多年兵、打了那么多年仗,我推荐个干部还不行?”易司令的火气更大了。

“司令啊,不是您推荐个干部不行,而是各级领导推荐的太多了,您说工作组该怎么办?”捷舟还是耐心地解释。

“那是你们的任务,要不,同意你参加工作组干什么!”司令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捷舟看到已经无法转圜,也恳切地站起来说:“司令啊,用干部是为了解决当地的问题,履行好岗位职责。现在不少干部觉得给他什么官都能干,甚至给个联合国的‘国长’他都敢干,就是只考虑做官,不考虑做事。只有着眼岗位需求,把当时、当地的精英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才能真正促进这个地区和部队的发展。”

“你别给我上政治课,交待的人,你不落实也就算了,怎么又提出把军地双方副职的人数减少几个呢?这不是让他没地方去了吗?”司令话题一转,进一步逼问道。

“首长,岳丹市委和军分区预备役部队班子内部的矛盾这么多,与干部太多有关系,一个军分区两个副政委、三个副司令、两个政治部副主任、三个副参谋长,谁在上头都有点关系,谁都认为自己能提拔,内耗削弱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部队,官兵比例在1∶6到1∶11.5之间,而我们是1∶2.1,这样的部队还能打仗吗?”捷舟还在努力辩解。

“那是全军的原因造成的,我今天主要是问你旷啸天的提拔。”易司令不耐烦地说。

“唉,司令啊,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瞒您了,旷啸天在军分区反映不太好,平常不怎么上班,在他的简历上每次提拔都是空中进行的。”捷舟说。

“什么叫空中进行啊?”司令好奇地问。

“空中进行,就是利用从这个单位往那个单位调的时候提拔的,比如他的正连是从K师向F师调动时提拔的,他的正营是从F师向安朔指挥部调动时提拔的,他的正团职,是从安朔指挥部调到岳丹军分区时提拔的,群众来信也主要反映他这个问题。”捷舟回答说。

“这些我也知道,实话告诉你,旷啸天原来是我的警卫员,跟了我很多年,‘文革’中跟着我受牵连,也影响了进步,但是一直忠心耿耿,现在组织照顾他是应该的。”说起那段经历,易司令充满感情,态度缓和了。

捷舟感到气氛好转,马上补充说:“司令啊,对他照顾是应该的,但是领导岗位是用来干工作的,给什么照顾都可以,不能拿领导岗位来照顾,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的发展,还是按照德才和能力选人用人为好。封建社会还懂得把爵位和职位区分开,战时有功劳的人给予荣誉称号和钱粮等物质待遇,不给官职,而官职要选拔最适合干的人才来做。”

“封建王朝怎么能同我们相比呢?我们共产党人是讲对革命贡献的,有自己的用人办法。”易司令又来了火气。

“司令啊,正因为我们是共产党人、无产阶级,因此我们的用人制度应该比封建社会更先进才对。我多次听你们老首长讲过,战争年代谁的觉悟高、最善于指挥作战就用谁。上个月政委讲政治课时,还专门谈到,用人要讲究德才,一个有德才的人到一个单位当领导,可以带动单位的发展;一个德才不行的人到一个单位当领导,会把这个单位毁掉。不仅党组织要有这个观念,干部本人也应该有这个观念。现在一个领导岗位出缺,好多人都想去干,他们就是没有认真想一想,把这个岗位交给我,我的觉悟和水平能不能把它干好。政委还特意举了个例子说,新开岭战役时,有个连长牺牲了,一时找不到干部,团部的炊事班长是个老红军,政委让他去当连长,他说,我去当个排长吧,连长我当不了,我一直在炊事班工作,没搞过战场指挥,火力组织我都不会。政委急了,说你不去我枪毙你!他拧着脖子说:我现在去当排长或当班长,保证能干好。如果当连长,你把我毙了,我军只减员一个,如果我指挥不好,那毁掉的就是一个连。他哭着扛起枪就跑。政委没办法,只好让他去当了排长,成为战斗英雄。回来后,还是要求继续当炊事班长。可现在为什么人人都觉得给自己多大的官都能干?就是因为没有岗位责任标准了。我觉得我们现在在用干部方面搞照顾的问题,也该改一改了。可以把他们调到舒适的岗位,可以给他们多发点奖金,多给他们些补贴,可以给他们家庭多些照顾,但绝不能把领导岗位作为照顾个别人的礼品。”捷舟搜肠刮肚地做着解释。

“嗬,政委的话你倒记得那么准,我的话你蛮有道理对付!”司令向门外一挥手,意思是“你去吧”。

捷舟敬了个礼,转身出门时,还不忘做最后的努力:“司令,政委也交待了一个人,这次也没用,我正要去向他解释呢!”

“砰”的一声,身后的门重重地关上了,捷舟心中一沉:“司令的误会大了。”他赶忙来到政委办公室,解释了华政委关照的那个人这次没用上的理由,又谈了刚才司令员的误解。

华政委拿着名单沉思了半天:“尤魁跟我说了,你们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但是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你们这次被逼到悬崖上,没法搞形式主义了,只能实事求是,这才研究出了现在这套用人办法,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应该推广。要不,光告状信我们也受不了。”

市委和军分区预备役师的班子经报上级,顺利批复。韩扬走马上任,隔一段时间给捷舟来个电话,陈述他组织了几万人,利用秋末冬初的农闲季节,在五个水库清淤;他请求当地驻军和上级支持,派出了上万人到各个山谷构筑简易水库。

第二年,他的喜讯更多,玫瑰油、铜高钢产业翻番,财政收入大幅提高。今年的暴雨绝大多数都被水库截住了,草原和农田没有受到大的灾害,他任公社书记时培育的良草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有些山坡已经又有了绿色,今年的庄稼收成好于往年。

第三年,他来电话告诉捷舟,经过两年的努力,山坡的植被开始恢复,草原的生态有了很大变化,优质牧草对畜类的承载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已在一些地区呈现,来旅游的人开始多起来。从今年秋季开始,他们组织专业队伍开挖金矿。为了不破坏植被,采取洞式采掘,挖出的石块兴修新的水库,这些富矿的含金量极高,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创造了一个多亿的产值。韩扬估计,在他任期内,市民和农牧民的收入将翻两番到三番,老专家和老专员的愿望即可兑现,那时也就可以下来了,再去搞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