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83

第83章 育才当为用时计(2)

闲谈中他们聊起其他一些战友的情况,秦展清告诉他:“我们这一带,一起复员回来的六十五个人,也有一些过得不错,特别是在团修理所工作过的几位战友,回来后有的修理农机,有的修理家用电器,活计不重,每月都有一些收入,在我们山区就算小康人家。团部管理科专做豆腐的王修武,回来后卖豆腐,现在已发展到在镇上开豆腐坊了。”说到这里,秦展清有些遗憾,“当年在连队当炊事班长,只忙着抢干粗活重活和指挥,要是学上几手炒好菜的手艺,也不至于弄得现在这么穷。”

几人聊到天亮。临行前,捷舟留下十块钱作为返回的路费,把身上剩下的二十元钱全部留给了秦展清。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捷舟到三个省的十几个县,顺访了部分退伍战士,发现凡有一技之长的退伍战士,尤其是掌握了当地急需技术的战士,生活得都不错,当地群众也欢迎。

在固原山区调研的一天,汽车途中加油,捷舟坐到路边休息,看到十几个农民抬着沉重的抽水机械,从山间陡坡小道,艰难地向公路上爬来,一上到路口,个个累得东倒西歪,肩上的扁担往地上一放,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不停地拿着毛巾擦汗。

捷舟问他们要去哪?他们说:“村里的机器坏了,当地没人修,只好抬到城里去。我们那里偏僻啊!你看,抬着走了两天,过了三座大山,才走到这,我们准备拦一辆过路的空货车,运到城里修,还不知什么时候能碰上呢!”

这时,司机小黄给发动机加过水,过来看热闹,捷舟说:“你懂不懂这种机械,能不能帮着看一看?”

小黄端详了半天说:“是不是柴油机出了毛病?”

“就是的,不是打不着火,就是打着火油供不上。”一个农民回答着,看来他是负责看机器的。

小黄说:“你们把绳子解开,我试一试。”他拿出工具箱,找出扳手、螺丝刀、钳子,在地上铺了块布,把机器一块块地拆开,一处处地察看。不一会儿,他就笑着说:“可能是喷油嘴出了毛病。”

他拿起钳子和钢锉,鼓捣了一会儿,又把机器一块块地安装起来,摊了摊手说:“你这是柴油机,可惜我车上用的是汽油,没法给你试一试。”

“过往的车辆有烧柴油的吗?”捷舟问。

“有,可是人家不一定给。”司机小黄回答。

就在这时,一辆汽车从远方驶来,小黄指点着说:“那辆车就是烧柴油的。”

捷舟赶忙拉着一个老乡站到路中间招手,示意来车停一停。货车一个急刹车停下了,司机探出头喊:“找死啊,站在路中间!”

捷舟说:“同志,他们的农机坏了,想要你点柴油试试车,怕你不停,我们就站在路中间了。”

“唉呀,不行啊!车上的油刚够我到银川的,给了你,我路上就得抛锚。”货车司机说。

“不用多,就用一点,你脚底下少加把劲就省出来了。”司机小黄内行地向货车司机恳求着。

货车司机犹豫了一会儿,跳下车来,拿出一根胶皮管和脸盆,放进汽车油箱,他用口吸了一下,柴油就哗哗地流进脸盆。流了没多少,他把胶皮管抽出来说:“看在解放军的面子上,就给这么多,再多了我真的没法赶到银川了。”

捷舟赶忙替老乡致谢:“司机同志,这几个老乡可真不容易呀,他们抬着机器赶了两天,才到这里的,如果试一下发动不起来,还得麻烦你帮助捎到城里去呢。”

这时,司机小黄已经把柴油倒进机器里,把管机器的农民招呼过来说:“我们试试!”

两个人摇了几下,机器“突、突、突”地转了起来,“修好了、修好了!”路边几个农民高兴地拍着手,捷舟也放心地把卡车司机放走了。

“这么快就修好了?”捷舟问小黄。

“毛病不大,懂行的人看看就会修好的。”小黄回答。

捷舟问几位农民:“你们那这种机器多不多?附近有没有人会修?”

农民回答:“现在差不多每个村都有一台,县里配了个农机员,是兼职的,一年也来不了一两次。小麦抽穗,急需浇水,季节不等人啊!只好抬到城里修。”

“这也不是什么复杂技术,几十个村里能有一个懂行的人,遇事请他去看看就行。”小黄说。

“这种人难找啊!我们那里修个广播喇叭、手电筒和门锁,都得跑到几十公里外的公社去呢,没有个把礼拜修不回来。盖房子、做家具、烧窑的泥瓦工、木工、窑工都很缺,没有十趟八趟请不来。”

告别老乡返城途中,捷舟一直在琢磨,现在多数村庄都有退伍军人,如果能让他们掌握一门当地农村需要的实用技术,既可以促进农业建设,也可以改善他们的谋生条件,成为农村的技术骨干。

回到指挥部,他翻了许多外军资料,看到国外有许多军队也注意在士兵退伍前学习实用技术,有的还专门申请了专利技术,供军人学习,为他们退伍后就业提供条件。他琢磨:我们国家人口多,是个农业国,工业岗位有限,长期存在劳动力过剩和就业岗位过少的矛盾,三年调整期间,企事业单位不从退伍战士中招工,即使调整结束后,大部分退伍战士也不可能在企事业单位找到工作。组织战士结合训练,学一门实用技术,看来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捷舟找到通信团的王团长,谈了自己的想法,王团长一拍即合:“好,这个办法好,过去老兵退役,大家恋恋不舍,流着泪,拉手相送;现在老兵退役,各单位高度戒备,如临大敌,稍有不慎,就出乱子。看来大道理要讲,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的实际工作也要做。”

捷舟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这才体现解放军是个大学校,体现对战士一辈子负责。团长,你们先搞个试点怎么样?”

王团长痛快地答应下来:“架设连整天在山沟里扛电杆、拉电线,又苦又累,技术含量少,落下疾病的多,有不少复员战士回去后生活很困难,在这个连搞试点有代表性。”

捷舟说:“我看很好,我们部队现在还是以步兵为主体,训练中的摸爬滚打与架设连很相似。如果架设连的试点能搞成,对别的连队都有指导作用。”

架设连的编制序列是五连,试点在这里顺利开始,连队发动服役满两年的战士,每人向家写封信,了解当地急需的实用技术,连队把战士家乡反馈的信息收集起来,进行了分析,深深感到,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需要的实用技术都是不一样的,于是他们把相同或相近的技术归类,分成十六个学习小组,根据家乡的需要,每个小组学习不同的内容。他们从部队的技术单位、城里的技术工人、驻地附近农村的技术能手中,请了一批小教员,每周来给大家讲半天专业课。学习到一定程度后,组织战士每周到小教员的单位实习半天。半年多的时间,战士们都掌握了一门技术,连队把他们学到的技术写信反馈给他们家乡的社队领导,不少领导回信说,现在我们这里太需要这样的人了,战士们还没复员,一些地方的维修点和园艺、制革、金工、铸工、木工、建筑、建材、印刷、厨艺、养殖等方面作坊业主给他们发来了聘请书,有的还写来信,介绍了他们回去以后的待遇、工作方式等等。战士们心里有了着落,退役工作特别顺利,连队敲锣打鼓地欢送,退役老兵拉着干部和战友的手,眼含热泪,恋恋不舍。这里边不仅有三年的战斗友情,也包含着他们对军队培养的感激,不少老兵流着热泪说:“在部队,领导关心体贴我们;返乡前,把我们的未来,考虑得这么周到,真舍不得离开啊!”

王团长挥手向大家告别,他激动地告诉捷舟:“过去老兵退役的那种动人场面又回来了。”

捷舟把五连试点的情况整理成材料,在指挥部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希望能在全区部队推广。

宫义男摇摇头:“这不好吧?粉碎‘四人帮’后,建设‘四化’,百废待兴,大事那么多,政治工作应该引导战士理解改革开放精神,识大局、顾大体,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政治工作是要教育战士从根本上提高觉悟。”捷舟接过话题说,“但是,也要考虑到战士们的切身利益,让战士们从中认识到,个人利益寓于集体利益之中,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路子宽了,大家才能有那么多奔小康的途径。”

“政治工作的任务是讲大道理,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教育战士认识国家的利益,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勇于献身的精神。”宫义男说。

“党的事业、国家利益与每个人的利益是紧密联系的,我们批判前些年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假、大、空,大道理讲得过高过大,和群众的实际联系不紧密。其实,政治工作就是要涉及群众的个人利益才有生命力,这也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传统。红军时期的政治教育,没有多少大课,为什么那么吸引人?核心是六个字:‘打土豪,分田地’。‘分田地’与劳动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跟着共产党走,打倒了土豪,就能分到田地。农民的基本问题是土地问题,所以登高一呼,揭竿而起,千百万农民坚决跟党走;抗战时期,教育的主题是‘减租减息,一致抗日’,这个口号也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跟着共产党走,可以减租子、减利息,使人民群众融入抗战的洪流;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也有个口号:‘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保家保田保饭碗’,当时,解放区已经土地改革,保住家,保住田,是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所在;抗美援朝时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为什么要抗击美国,援助朝鲜?是为了卫我们的国,保我们的家,如果让美国人打过鸭绿江,我们国家被侵略,家也就遭战火。以上这些教育,都是把国家利益、阶级利益和家庭利益、个人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因而非常有效。”捷舟有理有据地分析。

“捷舟说得对,这些年,由于‘左’的影响,我们有些教育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搞那些‘高大全’、‘假大空’的东西,被教育者不信,教育者自己也不相信,政治教育必须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现在战士复员工作那么难做,我们搞点实用技术培训,利国利民,利于军队的稳定,有什么不好?”甄玉望赞成。

“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现在工矿企业讲求经济效益,大量富余人员没活干,我们部队的好多家属,也都进入了转产队伍,卖包子的、烤红薯的、扫大街的都有。我们的培训创造了经验,可以传授给他们。过去我们这一带有过上百种老字号,小磨香油、金二虎剪刀、柳家灌汤包、马兰拉面、千山皮鞋、仕女胭脂、青稞麦片、玫瑰精油、夜光杯,等等。近代,我们这里去西方发达国家学回技术,经过创新,发展起来的铣、镞、合金制造、工业清洗等技术,长期处于领先水平,可惜,前些年荒废了。组织人发掘出来,取其精华,针对特点,加强人员培训,恢复生产,既可以扩大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率,又可传承发扬历史经验,繁荣地方经济。如果现在不有组织地抓紧搞,将来会有人打着这些老牌的幌子,搞假冒伪劣,那可是贻害无穷!”说到这些,华政委扳着手指,如数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