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72

第72章 以劣胜优悟精髓(2)

后来才知道,为了挫败苏联对我进行核袭击的阴谋,毛主席决定连续进行一次平洞地下核试验和一次高爆试验,美国和苏联的卫星及地震监测中心,都测到了两次爆炸引起的巨大震动信号。按惯例,中国每次核试验都大张旗鼓地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由新闻媒体大力宣扬,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样重大的胜利成果,更是难得的宣传材料。但是这两次试验后,中国却一反常态,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悄无声息地保持了沉默。全世界对此无不感到惊讶和疑惑,五花八门的猜测接踵而来。美联社的一篇评论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中共最近秘密进行的地下核试验和高空核试验,其相隔时间之短,及秘而不宣的反常做法,都充分表明,他们在这一非常时刻进行核试验,并非为了得到某种成果,而很可能是临战前的一种演习或检测……言外之意,就是说如果苏联敢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中国也要进行核还击,两次演习也是为应对这一突然情况进行的。

高超的斗争策略,打消了苏联对我国进行核袭击的念头,核战争的阴云远去。丁司令长舒了口气:“下一步主要是应对常规战争了,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是战备的重点,摆在我们步兵面前的主要任务是打空降、打坦克,打坦克是难点。”

躲在居民区的一木等人,却气不打一处来。这一段时间,他们忙着满山遍野地寻找山魂,苏联要对中国进行一次核袭击的消息,他们一无所知。霍克发来电报后,他们才得知其事。当时,他们正在山区追寻山魂的踪迹,连个藏身的地方都没有,而那些北方的朋友,竟然无人通报消息。

牟智兴忿忿地说:“以后不给他们干了,我们集中全力追山魂!”

“是的!今后我们一心一意追山魂,顺便给霍克帮点忙。从这几十年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中国已像雄狮睡醒了过来,任何强大的外敌难以战胜。但是,他们面对的困难不少,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矛盾,察山情、追山魂、挖藏宝。在这平川般的戈壁滩打坦克,可不是件容易事,龙门三子要随部队在这里摸索出点办法来,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这正是我们追山魂的好机会!”一行人听了摩拳擦掌。

第四十一节扬沙尘平川御装甲

冬去春来,西北地区的备战形势依然严峻,应对常规战争的各项训练进行得如火如荼。为加强打坦克实战训练,指挥部把河西的灵威、玉祝、金裕三个地区作为重点,宫义男、甄玉望、捷舟各带一个工作组,到这里抓点。该地区是一片浩瀚的戈壁,有利于敌装甲部队长驱直入。为帮助部队、民兵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搞好训练,宫义男、甄玉望分别从坦克团借来坦克,给灵威、玉祝地区的部队、民兵示范,请驾驶员介绍坦克的构造、性能、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射击、抛雷、掷弹等训练。部队反坦克火器少,他们通过艰苦训练,战士们能飞身跃上行进中的坦克,堵眼睛——用粘胶封闭驾驶员的潜望镜;封耳朵——把坦克通信联络的天线折到装甲体上,使其短路,无法听到外边的声音;炸炮塔——把炸药包挂到塔顶的机枪上;至于火箭筒抵近射击,用反坦克雷炸坦克,用集束手榴弹毁履带等打法,更不在话下。

宫义男还组织炮兵详细地计算着坦克的行进速度,炮弹出膛后的速度,探讨直瞄和间瞄的各种打法。

捷舟建议,在金裕防区,针对敌装甲部队运动的特点,构置掩体、简易战壕、交通壕、屯兵坑、散兵坑,创造独具特色的打法。

时隔不久,指挥部组织师以上领导干部,检查训练成果并察看地形。第一站观摩检查灵威、玉祝军民联合反坦克演练。演练场上,几辆坦克拉开距离,隆隆地从远处驶来,战士们趴在路旁的掩体里,有的用火箭筒向坦克“射击”,有的投掷“反坦克雷”,有的跃出掩体把“炸药包”扔到坦克塔顶,还有的纵身跃上坦克,把“炸药包”上的导火索拉响,飞速跳离车身……

远处,炮兵打过来的“炮弹”,发发命中……

坦克行进到观摩队伍跟前时,一个战士从潜伏地跃起,箭一般飞上坦克,一把胶泥糊住了驾驶窗口,一纵身,又蹿上塔顶,掰弯了天线。坦克驾驶员急了,飞快旋转起炮塔,想把这个战士甩下去。战士紧抱炮筒不放,转了五六圈,也未能把他甩下去,坦克乘员打开舱口,伸出头来,怔怔地望着这位战士喊:“小子,好样的!”

看到这些过硬的功夫,观摩人群爆发出一阵掌声,唯有坦克团长陆盼泽摇了摇头:“快速机动的坦克可不是那么好靠近的。”

丁司令看了他一眼:“先不要表态,下面让你们的坦克集群行动。”

百多辆坦克、装甲车隆隆驶入阵地,扫雷车在前方开路,高射炮昂首监视着空中,行进中的装甲车互相掩护,不断向两边的可疑目标“射击”。

甄玉望和防区的反坦克手们,匍匐在掩体里,愣愣地望着,无法找到靠近的办法。远处的宫义男指挥炮群,打来几发试射“炮弹”,潜伏阵地立即被发现,几十辆坦克转过炮管,一个齐射,炮阵地陷入一片“火海”……

坦克集群行动的威力,使部队受到震撼。

陆团长说:“苏军的坦克比我们的质量好、数量多,如果犯我边疆,必定是集群行动,其阵势将比今天大家看到的,要大得多。他们在行进中相互掩护,交替前进,步兵想靠近是非常困难的……”他下面的话没说出来,可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含义,每个人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

远处跑来的宫义男不服气地说:“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今天通知是演练的,你们搞了突袭,就算把演练当实战,你们也只是突破了前沿,午后,你们再往纵深突击一百公里看看。”

“一百公里?二百公里也没问题!”陆团长不屑地回答。

午后两点,坦克团的突击重新开始,隆隆的装甲群越过砂石遍地的戈壁,穿过矮丘起伏的地段,碾过横亘无际的荒原,旋风似前进。陆团长得意地从舱口探出头来,望着四周。

突然,“嗵!嗵!嗵!嗵!”几声巨响,车队前方和左右两侧遭“火箭弹”袭击,几辆坦克“中弹”抛锚。

“是反坦克伏兵打了四零火箭弹,绕过去!”陆团长吃惊地命令。装甲群的行进速度降了下来。后边的要甩开前边和左右被“击中”的车辆前进,有的拐弯,有的倒档,装甲队形开始凌乱。这时,远方炮阵地开火了,直瞄火炮的弹着点,精确地击中坦克,装甲车队的炮火也向炮阵地打来,但是由于周围硝烟弥漫,遮挡了视线,正在转向的坦克,瞄准精确度下降;炮阵地的第二个齐射飞速打来,几十名匍匐在矮丘下的反坦克手,躲过“敌”回射火力,滚到分散开的车队中,有的发射火箭弹,有的投掷爆破筒,有的抛出反坦克雷,他们穿着与戈壁同色的伪装服,在地下滚来匍去,阵地上浓烟滚滚,不在特定位置,很难发现他们的行踪。

坦克乘员仔细地搜索着“目标”射击,反坦克手不顾一切地扑到装甲前投掷,有的跃上坦克,把炸药包挂到炮塔上。坦克火力交相掩护,一个战士被打倒,另一个战士跃上去。

观摩的干部向阵地投来惊异的目光。

躲在远处观察的山魂吃惊地抬起头,正在搜索他的邢冬浩等人也忘记了自己的任务,愣愣地看着阵地。

“快速向两边迂回,甩开他们前进!”窘迫的陆团长再次命令。坦克绕来绕去,丢下三十多辆被“击中”的同伴突出重围。刚走出不远,一片稀疏的骆驼刺丛后,几十发四零火箭弹“打”了过来,几辆坦克“中弹”,车队猛地减速,一群卧在地下的反坦克手,蹲起身,甩过一排粗大的手榴弹,手榴弹的外壳,缠上了一层容易冒烟的物质,爆炸后,阵地上烟雾滚滚,视线遮避。宫义男、甄玉望带着队伍从两侧跃出,一边扔“加厚”手榴弹,一边持反坦克火器射击,十几名战士抱着油桶,滚进坦克群引爆,烟雾更大了,反坦克射手抓紧时机射击。坦克群左冲右突,又以三十几辆装甲车的代价,才全歼了“对手”,突了出去。

远处,赶上来的一木从邢冬浩背后推了一把:“那是山魂的身影吧?快追啊!”

邢冬浩等人和山魂同时回过神来,一溜烟似地追了起来。

坦克群终于脱离了险境,陆团长紧张的面色慢慢舒展:“这是小分队伏击,大部队无法隐蔽,装甲的威力毕竟大!”他望了望观摩人员惊异的神色说,“现在,‘苏修’早已实现了机械化,仅坦克就有四万多辆,未来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打钢铁。我们坦克的数量太少了,质量也落后,要加快研发,加紧生产,一个军起码要配一个装甲团。”

“是部队太少了,灵威和玉祝两个地区,只有两个团和三个直属连,今天上阵的是八十勇士,如果再扩大两个团,培养二百勇士,今天的坦克群基本能报销。”宫义男不服气地反驳。

“牺牲太大了!”观摩人群中有人议论。

“打仗嘛!怎能怕牺牲?战争年代,我军对付敌坦克,基本采用这种方法,所以我们提出了一寸国土一滴血、一辆坦克一个兵的口号。”宫义男语气斩钉截铁。

观摩团的领导干部有的赞成陆团长的意见,有的附和宫义男的观点。

“我军坦克的质量、数量,都远逊于作战对手。对付敌集群坦克确实不易,但是,以装甲对装甲的坦克大战,我们数量少,质量差,打不赢,大量制造,经济负担不起。”捷舟指了指远处的村落说,“去年,这一带老百姓,每人只分了三百八十斤土豆,现在离收秋还有两个多月呢!家家都断顿了。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了战备深挖洞,群众仍然勒紧裤带,没白没黑地干,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我军是人民的军队,作战是为了保卫人民的生命财产,不能在战争准备阶段就把人民拖垮。一辆坦克的造价是一百多个村一年劳动收入的总和,养一个兵员,也要几十户人家辛勤一年的汗水,兵多了也养不起啊!”说到这里,他不禁有些哽咽。

陆团长难过地叹了口气:“是啊!百多年来,我们国家让列强和腐朽政府搞落后了,这隔代战争可难打啊!”

“是的,群众的负担太重了。但是,我们不能看着敌人长驱直入,只能以血肉之躯扞卫我们的大好河山。”宫义男心情也格外沉重。

捷舟一边思考一边陈述:“要打赢反侵略战争,只能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的地形地貌是我们的特殊装备;用唯物辩证法武装起来的头脑,是我们的利器。抗美援朝中的上甘岭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不足三点七平方公里的两个小山头上,和强大的‘联合国军’坚持战斗四十多天,敌方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坦克、火炮,向我阵地倾泻了一百九十多万发炮弹和五千多枚炸弹,我军装备处于绝对劣势,但依托山峦和简易坑道,连续打退敌人九百多次进攻,击落击伤其飞机三百多架、坦克四十多辆、大口径火炮六十多门,杀伤‘联合国军’二万五千四百九十八人,我们伤亡了一万一千五百二十九人,以少于敌军一倍多的伤亡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当时美军的装备远远优于我军,我军的装备比现在差得远,这可以给我们今天的反侵略战争一定的启示。”

“那是依托山脉,我军是靠山起家的,可这里的戈壁是千里平川,连几丛草的隐蔽物也少有。”陆团长还是摇头。

“下一步不是要去金裕演练吗?把你们部队再开上去看看。”捷舟坚持着。

“按捷舟说的试试看!”丁司令点了点头。

下午,随着信号枪响,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近百辆坦克、装甲车成战斗队形,迎着疾风,继续前进,观摩人员驱车紧跟。不到一小时,隆隆的车队已疾行五十多公里,跑着跑着,上风处,忽然扬起漫天沙尘,坦克群顿时笼罩在烟雾般的风沙中,视线被遮挡,车速迅速降了下来。潜伏在两边预设交通壕、散兵坑中的反坦克手,端起火箭筒,向迷雾中“狂射”,有的跃上去,投掷反坦克雷、炸药包,装甲集群顿时乱了阵脚,空中的飞机,望着下面的沙尘,辨不出目标,无法火力支援,气急败坏的坦克群,分头向两边迂回,跑到哪里,哪里扬起尘雾,反坦克手随即出击……

检查组的干部聚精会神地望着阵地说:“这是对付装甲的办法。”

追赶山魂的一木等人又为这场面所吸引,迟滞了追赶的步伐……

演习过后,风速减弱,丁司令带观摩的干部,来到金裕防御阵地,看到远处沙丘的了望哨,能望出四十多里,树枝摆动的暗号,为伏击地域的部队和民兵指示坦克行进方位;戈壁上,一条条窄长的交通壕、战壕纵横交错,多数上面做了伪装,数不尽的散兵坑里堆着沙土,几百名民兵拿着撒播器具,身旁放着简易鼓风设备和柴草。

民兵队长说:“敌人坦克来了,我们沿着一段段壕沟潜伏进散兵坑,顺风扬沙,制造迷雾。俗话说,戈壁滩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遇上无风的天气,我们鼓风扬沙;鼓风设备电池用光了,我们点燃杂草,阵地上浓烟滚滚,依然可以遮挡坦克乘员视线,掩护我反坦克分队抵近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