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8937500000001

第1章 序

军人尚武,难多顾文。领导干部写小说者,更甚寥寥。一次偶遇,为我碰撞出一个思想火花。那是在一次外访活动中,日渐熟悉的外军友人与我庭外闲步,聊到兴酣,他们敞开心扉,提出一连串久欲想问的话题:从中国人的辫子,到情爱的态度,直至对中国反右斗争的听闻、“大跃进”中的浮夸、六零年的饥荒、政党制度的优劣、民主自由的状况,甚至谈到了当前的腐败现象、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等,并举出他们看到的许多影视、媒体资讯和文学作品为证。问他们读过中国的正面读物没有?笑答:读过一点,只是太正面、太光明了,几近完美,没有瑕疵!

交谈引起我的深思: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在发展中都会存在不足和失误,都是在克服挫折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探索无疑也是艰辛的,也确曾出现过不足或失误。正是这些曲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前进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事业更加波澜壮阔。“求实”是正确看待事物、指导实践的灵魂,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息息相关;出现的挫折,也多因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过去的历程能否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同样取决于是否有求实的态度。海外对我国的“唱衰论”和“捧杀论”,以及国内出现的“歌颂派”与“暴露派”,都缺乏求实的精神。鉴于难用理论观点与外国友人沟通,针对上述疑问,我将理论问题演绎为故事,他们听后较为信服。在以后的出访中,外国友人和我驻外人员,也多次与我交流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听了我的讲述,都认为不错,有的还说:“凯歌中伴随着风雨,辉煌中掺杂着凄楚,世俗而不失伟大,沉重而不失壮丽!这就是炎黄子孙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真实写照,也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快速发展阶段必然遇到的。”后来,国内一些单位和大专院校,也请我讲过其中的段落,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听了都表示:“加深了对党的领导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

大家鼓励我将其整理成书,退休闲暇,添头加尾,增删编纂,遂演绎成这本若实若虚的故事。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乡亲、战友、领导和当代中国出版社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谨表感谢!

作者

二〇一三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