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8935100000013

第13章 蹦蹦跳跳过日子——两栖动物求知篇(2)

第二节护卫农田——作为人类朋友的两栖动物

1.高山区的来客——黑点泛树蛙

黑点泛树蛙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安徽、贵州一带,体型较小,头的长和宽几乎相等;吻端斜尖,超出下颌,吻棱明显;鼓膜圆形,犁骨齿细弱,略向后倾斜;舌后缺刻深。皮肤光滑,平常情况下,背部是绿色,有很少的小黄点杂布其间,体侧及股前后方有圆形或长形黑斑,腹部是灰白色,咽喉部是灰黑色。蝌蚪背面几乎都是黑色,腹面白色。

黑点泛树蛙生活在海拔600~2134米的山区、水坑、小灌木丛和水塘之中。每年的5~6月是它们的繁殖季节,5~6月产卵,卵胞白色,黏附在水塘边坎上的植物根部。卵浅黄色,卵径1.8毫米。雄蛙的体长一般没有雌蛙的长,雌蛙的长度在45毫米左右。雄蛙有单咽下内声囊及雄性线。

一般情况下,它们靠捕食一些有害昆虫为生。

2.饰纹姬蛙你知道吗

饰纹姬蛙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生活在水田、水塘、低山、丘陵以及平原地带。属于小型蛙类,雄蛙要小于雌蛙的长度,雌蛙体长22.0~29.0毫米。它们以白蚁、蚁、小型鞘翅目昆虫以及一些对农、林有害的虫子为主要食物,是有益的两栖动物。

饰纹姬蛙头的长度和宽度几乎相同,吻长而尖圆,吻棱不明显;鼻孔靠近吻端,颊区斜达颌缘;眼小,鼓膜不明显,没有犁骨齿;前肢细弱;指端圆;皮肤比较光滑,背部有分散的小疣粒;体色为灰棕色或土灰色,有对称的深棕色斜花纹,头及体两侧沿吻棱、眼后方及胯部有若断若续的黑色线纹,下方有深色小斑点;四肢背面有横纹;腹面一般是白色,没有斑纹。

在每年的夏季,它们开始繁殖,产的卵比较小,直径不足1毫米,成片成片的卵在水面上漂浮,直到完成了变态。蝌蚪头背平扁;口位于吻端,没有唇齿和角质颌,尾鳍发达,下尾鳍宽于上尾鳍,尾末端尖细。生活时身体呈草绿色,略透明,尾鳍色淡,尾末端没有颜色。

3.你对竹叶臭蛙了解多少

竹叶臭蛙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广西、安徽、浙江、福建、海南、贵州、福建等地区。生活在海拔350~1260米的瀑布或者山区溪流附近。经常隐藏在长满苔藓的岩石上,很像枯叶。常以有害昆虫为食物,是对人类有益的两栖动物。

竹叶臭蛙中雄蛙的体长要小于雌蛙的体长,雌蛙体长在77毫米左右,蝌蚪时的体形细而长,尾部有细小的棕色斑点。在平常生活中,它们背部的颜色是以棕色或者绿色为主,不过体色以及斑纹经常会有一些变异。咽喉下侧有一对内生囊。头体扁平,头的长度要大于头的宽度;吻盾状,吻棱明显;鼓膜小而圆。指、趾端有吸盘和横沟;胫比足长。趾间全蹼。皮肤比较光滑,背侧褶平直而明显。

竹叶臭蛙的产卵期依据所在的地域而不同:生长在贵州的竹叶臭蛙3月就开始产卵,而生活在海南的竹叶臭蛙,5月才是它们的产卵季节。卵为乳白色,卵径3~3.5毫米。

4.“与虎谋皮”的农田小卫士——虎纹蛙

虎纹蛙分布在南亚和东南亚一带,在我国则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栖息在热带地区靠近水域的稻田等地,白天的时候隐藏起来,一般躲在洞穴之中,有的在静水沟里面。晚上出来活动,它们的食物是一些多足类动物,比如蜘蛛,也吃一些鱼苗。

虎纹蛙体型很大而且很粗壮,雌蛙体长100毫米,雄蛙略小,体长大约在91毫米。蝌蚪体长在62毫米左右,头长是22毫米,后肢长16毫米。每年的5~7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卵的直径大约在1.8毫米。

由于虎纹蛙的食物大部分是对农、林有害的生物,对防治农业害虫有很大作用;而且它们的肉质鲜美,近年来已有很多人对其进行养殖,市场前景看好。

背面为黄绿色略带棕色;背部、头侧及体侧有深色不规则斑纹;四肢横纹很多且显着;腹面灰白色,咽胸部有灰棕色斑,和老虎皮的颜色相似,因此得名虎纹蛙。蝌蚪体较宽扁,尾较细弱;背呈绿褐色,杂有黑色小点,眼下及口两侧有金黄色斑点,上尾鳍有斑纹。

5.来自于云、贵、川的客人——滇侧褶蛙

滇侧褶蛙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在云南分布于滇中、滇西、滇西北、滇东等地区。生活在海拔1150~2300米的山区低洼地、稻田以及水塘等处。它们的食物都是一些对庄稼有危害的害虫。

它们体背皮肤光滑,有明显的疣粒。一般情况下,其背面为橄榄绿色和带黄色,斑纹变异大;腹面的颜色很浅且无斑,少数有网状纹。蝌蚪头窄而体肥硕,身体背部是草绿色。成体的头长大于头宽;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犁骨齿列两团;舌后缺刻深。

雄蛙的体长要小于雌蛙的体长,雌性的体长最长可达66毫米。

每年的5~7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卵成小团黏附在水中植物上,卵径1.5~2毫米。

6.遍布五湖四海——黑斑侧褶蛙

黑斑侧褶蛙分布在前苏联、日本、朝鲜一带,在我国,其分布也相当的广泛,除了海南、新疆、台湾、西藏、云南等地区外,其他各省都有分布。黑斑侧褶蛙喜欢生活在沼泽、水塘、稻田等地。

体长一般在60~80毫米。大家不要因为它们的体型小就忽视它们,成蛙吃各种害虫,对农作物的生长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它们的肉质鲜美,是人类经常用的实验动物和药用动物。

每年的3~6月是它们的产卵期,卵成块状。生活中,它们身体的颜色变化很大,背面是黄绿或深绿或带棕灰色,上面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头长;皮肤很光滑,但身体上有一些长短不一的肤棱;眼间距很窄,鼓膜大;犁骨齿两小团;舌头大。

第三节同为地球村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两栖动物和谐相处

1.两栖动物的觅食和自我保护

两栖动物的一生都处于主动觅食的状态,以此维持自己的生命。

任何体态大小合适、活着的脊椎动物都是两栖动物的捕食对象。比如说鱼、老鼠、蜥蜴、小鸟以及其他两栖动物,只要是可以吃的、能够吃得到的,都会成为它们的腹中之物。

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自然环境中,这些两栖动物时刻都面临着一种危险——成为别的食肉动物的食物。比如说青蛙,其肉质鲜美,含有丰富的高蛋白,没有羽毛和鳞片,骨头也很小,因此很容易成为其他哺乳动物的美餐。为了防止自己变成其他动物的口粮,两栖动物必须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进化出一套独特的防卫本领。

两栖动物一般都有与周围环境相近的身体颜色,比如位于非洲一带的玻璃蛙,它们在水中几乎是透明的,因此不易被敌人发现。有的两栖动物在敌人来临时,把全身充气膨胀,使自己看起来体积庞大,吓退敌人。

蝾螈就更会注意保护自己了:它们在遇见敌人的时候,把头向后仰,露出头部下面鲜艳的颜色,借此把敌人吓跑;如果这一招不管用的话,它们就亮出绝招:分泌毒汁,或者用尾巴上的黏液把敌人的嘴黏住。

2.伪装能力超强的南美角蛙

南美角蛙分布在巴西东北部、厄瓜多尔西部等地区,体长可达10~20厘米,嘴大而肥胖,很像颗圆球。

身体的颜色为红色或者棕色,并有一些深棕色的斑点和条纹,它们可以很巧妙地把自己伪装成一片树叶,以等待猎物靠近。它们非常贪食,大嘴巴可以吃差不多和自己体型相差无几的猎物,其美食为蛙类、蜥蜴、老鼠等。

3.非洲胎生蟾蜍

非洲胎生蟾蜍是体型娇小的两栖动物,仅栖息于坦桑尼亚奇罕西河谷瀑布的两侧,靠溅起的飞沫维生。

2000年4月,因发电需要,河道被引离瀑布,令这种蟾蜍的栖息地消失了95%以上。为挽救这种蟾蜍,当地已安装了洒水系统,人工制造飞沫,然而效果并不明显,非洲胎生蟾蜍的数量还在减少。

4.青蛙也会怕淋雨

青蛙怕下雨,遇见下雨的时候,它们会避雨,你发现了吗?一般蛙的皮肤会分泌出来一种黏液,来保护因为太干而受到灼伤的皮肤。在下雨的时候,它们会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避雨的地方,通常会躲避在石头底下、树叶下面或者是别的东西下面,主要它们怕雨冲掉它们身体上的“保护乳液”而已。等到雨后天晴,它们都会唱着歌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

5.蛙类是人类的好朋友

几乎所有的蛙类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几乎所有的青蛙和蟾蜍都是以昆虫为主要食物的,它们中的成员有的可以在树上生活,在高山区生活,有的在水田、水稻等地方生活。它们昼夜外出,不过,一般晚上出来活动较为频繁。不论怎么样,它们都是庄稼的益虫。

据生物学家们统计,一只黑斑蛙每天大约可以吃掉70只虫子,一年就可以消灭害虫15000只左右了。而一只泽蛙,如果放开肚皮吃的话,一天就可以吃掉266只虫子。生物学家们算了一下,如果每亩稻田里有一千只泽蛙,那么每天就可以消灭至少5万只害虫,在水稻生长季节里就可以捕杀害虫七千万只以上。

还有,生活在世界各地的蛙类家族成员,有的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比如说我国吉林的中国林蛙,可以入药,作为滋补强壮剂和治疗疟疾的药物。

可是,人类还是无视它们好的一面,恣意地杀害它们,现在有很多地方的蛙类和蟾蜍都到了濒危的地步。我们应该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