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教育史导论
8932200000007

第7章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

四、《礼记》对儒家教育思想的总结

《礼记》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收集了儒家学者论礼、释礼的有关文章,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期。《礼记》内有49篇文章,其中《大学》、《中庸》、《学记》、《乐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些文章对儒家学者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总结,语句极其简洁。据称,《礼记》主要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反映的思想倾向很明显,但也包含了荀子的一些观点。《大学》、《中庸》、《学记》诸篇主要总结出以下一些思想。

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是《学记》对儒家教育作用论的总结。凡儒家学者,对教育的作用均进行深入探讨,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肯定教育对人自身发展的作用。以教育的社会功能而论,从孔子的“道之以政,齐之以礼”,到孟子、荀子的“得民心”、“一民心”,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教育对人的作用而言,孔子从性相近、习相远肯定知识才能来自于后天的教育,孟子、荀子虽然提出性善或性恶的观点,但各自从不同角度论述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学记》对此概括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三纲领”和“八条目”

这是《大学》对儒家教育目标的总结。“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意为一个人首先要发扬天生的善性,然后将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即推己及人,最后在其不同的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为了达到“三纲领”的目标,《大学》又提出八个步骤,即“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和“八条目”体现了儒家注重伦理道德和以德治天下的理想和目标。

3.“尊德性”和“道问学”

这是《中庸》对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总结。思孟学派认为一个人既要“尊德性”,又要“道问学”,也就是“自诚明”和“自明诚”的道德修养途径。《中庸》有言,“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即由诚而明,得之天性,由明而诚,获益于教育。因此,“尊德性”就是用内省直觉的方法尽心养性,使天赋的道德本性“诚”得以充分发展;“道问学”是指通过学习,使人自身内在的道德本性“诚”得以发扬。孟子的道德修养论涵盖这两个方面,注重内求,也强调环境影响和学习,但前者是主导,故“慎独”在其修养方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至宋明时期,朱熹和王守仁把“尊德性”和“道问学”分裂开来,各执一端而加以阐发。

4.学、问、思、辨、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中庸》对儒家学习过程论的总结。孔子很重视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并付诸行动,是谓由学而思而行的过程。荀子主张“强学力行”,他对学习过程陈述得更为系统完整,分为闻、见、知、行,“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中庸》概括的学、问、思、辨、行,既是对孔子、荀子关于学习过程思想的继承,也吸收了孟子注重思考的主张,充分反映“思”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学记》还对儒家学者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教育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以下教育、教学原则: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对学生可能会发生的不良现象采取预防措施。

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要求掌握最佳的教学时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要求教学遵循一定的顺序,孟子关于“盈科而进”的思想即是此意。

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要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儒家不仅重视师道,也很强调友道。孔子曾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他把正直、讲信用、见识广博的人称为益友,把谄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毁谤、夸夸其谈的人称为损友。荀子也主张要“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长善救失原则“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他们扬长避短。这是对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实践进行的总结,并指明学生的个性差别源自于心理上的差别,教师必须要了解,“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启发诱导原则要求做到“善喻”,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这是对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和孟子“引而不发”思想的总结。

藏息相辅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要求处理好正课学习和课外自习、活动之间的关系,做到“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既体现两者的不同特点,又能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

◆学习重点: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但经历代统治者的层层加封和后人的神化、渲染,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俨然成了“摩登圣人”,即便到了近代仍是如此,保皇派固然要抬出孔子,改革派也从孔子思想中寻找依据。所以我们在学习和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时,首先应将他的思想与后人的渲染区分开来,还其本来的面目。孔子创办的私学是春秋末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所私学,并在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有了很多创新之处,我们应将他的私学教育与西周的官学教育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其在教育史上所作的贡献。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过许多重要的教育主张,如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等,也总结出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我们对其重要的教育主张,既要认识到在当时的积极意义,也要分析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对于有价值的教育方法,更应认真吸取,并揭示其现代的意义。

孟子和荀子均为儒家学派的主要继承人,但因哲学观一为唯心,一为唯物,人性论一为性善,一为性恶,导致教育思想大相径庭。我们在学习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他们各自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次要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不同特点,并分析原因;再次,对于孟子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和荀子强调环境影响、师友帮助的“外铄说”应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利弊得失,吸取合理的因素。

◆相关文献:

1.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李雄挥:《孔子的教育哲学》,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版。

3.刘忠和:《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5.杨朝明、修建军:《孔子与孔门弟子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6.赵宗正:《孔孟荀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杜成宪:《早期儒家学习范畴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9.陈谷嘉:《儒家伦理哲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0.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

11.匡亚明:《论孔子的“三十而立”和开创私学》,《文史哲》1984年第6期。

12.燕国材:《孔子的教学心理学思想》,《教育研究》1985年第1期。

13.陈汉才:《略论孔子的诗教》,《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2期。

14.郭齐家:《论孔子教学论中的“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5年第3期。

15.罗裕祥:《试论孔子师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5年第2期。

16.王炳照:《试论孔子教学思想中的辩证法因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2期。

17.陈元晖:《孔子的美育思想》,《孔子研究》1987年第1期。

18.张瑞璠:《辨“学而优则仕”兼及“束脩”》,《教育研究》1985年第2期。

19.杜成宪:《孔子的“学”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8年第3期。

20.赵光贤:《孔子、儒家与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21.俞启定:《试论孔子教学活动中的英才教育特色》,《孔子研究》1990年第1期。

22.艾国清:《孔子之学习三境界说》,《教育研究》1991年第2期。

23.许梦瀛:《论孔子作为教师的优秀品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3期。

24.傅佩荣:《人才、人格、人文:论孔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研究》1994年第11期。

25.张腾霄:《从方法论谈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第5期。

26.陈超群:《从义利观剖析孔子的教育哲学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5年第1期。

27.陈桂生:《略论孔子的“启发”艺术》,《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4期。

28.柯远扬:《试论孔子和儒家的教育理念》,《哲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9.闫广芬、李忠:《试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依据》,《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30.于龙斌:《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31.周德昌:《孟子教育思想探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32.常校珍:《孟子论智育、德育心理和教师心理》,《西北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4期。

33.隋淑芬:《论孟子的诱导教育法》,《齐鲁学刊》1999年第2期。

34.许梦瀛:《孟子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1期。

35.于建福:《孟子的中道教育观及其价值》,《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36.张瑞璠:《全面评介荀况的教育思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5年第1期。

37.雷克啸:《论荀子的教育思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1期。

38.陈德安、申国昌:《荀子的学习思想探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1期。

39.周德昌:《荀子的德育理论和方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3期。

40.刘森、李慎:《荀子教育心理思想探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1.陈湘源:《试析<;学记>;的非智力因素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1期。

42.孙迎光:《<;大学>;“间架”与现代德育模式》,《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4期。

43.杨晓:《试论<;学记>;的学习发展观》,《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5期。

44.金景芳:《论<;中庸>;的“中”与“和”及<;大学>;的“格物”与“致知”》,《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45.陈桂生:《<;学记>;纲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思考题:

1.比较孔子私学和西周官学,说明孔子在教育史上所作的贡献。

2.分析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主张在当时的意义和对以后的影响。

3.孔子提出了哪些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思想?

4.为什么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分析孔子教育思想对封建社会教育产生的影响。

5.从性善论出发分析孟子的教育思想。

6.从性恶论出发分析荀子的教育思想。

7.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各有什么特点。

8.评述《学记》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

经典选读

论语(节选)

性、习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同上)

子曰:“中上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

礼、仁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八佾》)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泰伯》)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