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教育史导论
8932200000005

第5章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继承夏、商、周三代教育思想遗产和总结几十年私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从而奠定了儒家教育理论的体系。孔子之后儒家的诸多代表人物中以孟子和荀子最为著名,前者被称为孔子思想的嫡传,在传承中又有阐发,后者继承孔子思想的同时,又兼取各家之所长。他们在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思想的基础上各执一端,一人从“性善论”出发开创了强调个体理性自觉的“内发说”,一人从“性恶论”出发形成了重视“化性起伪”的“外铄说”;一人常以植物作比喻,认为教育的作用犹如“时雨化之”,一人常以器物作比喻,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后天加工。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因重视教育的功能和文化典籍的传授,其教育思想的内涵最为丰富,经过众多学者的继承、发展、总结,又体现出多彩的特点。先秦儒家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对现代教育也具有可借鉴的意义。

一、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所追求的是营造理想的社会,即天下一统的太平盛世,诚如《礼记·礼运篇》中所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大同社会,由尧舜一般的贤能之士执掌政事,人们彼此信任,和睦相处,老人颐养天年,壮年有所作为,幼年健康成长,鳏寡孤独和残疾之人得到应有的照料。大同社会不仅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而且绝无鸡鸣狗盗、刀光剑影之事,人人道不拾遗,家家出不闭户,亲亲密密,其乐融融。《礼记》是战国末年秦汉之际的儒家学者所作,“大同”乃礼运篇中借孔子之口所说,虽然未必真是孔子之言,但确为他的精神所寄和神往所至。曾经有一次,孔子和学生一起谈论志向。子路和冉求都有志于富国强兵,公西赤精通礼乐,表示“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曾点则吐露了与众不同的想法,希望在暮春三月的季节,穿着春装,陪同五六位成年人或六七个小孩,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道:“吾与点也!”他并非不赞成子路等人的志向,却唯独欣赏曾点的浪漫说法,因为曾点描绘的这种景象与他心中的太平盛世正相吻合。天下大同,君子何须有所为?

孔子是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现实主义者。“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代表的是人类美好的未来,而他所处的春秋末期是奴隶制崩溃、各诸侯国争霸的动乱时代,与其遥望将来,不如从现实的改造做起。面对“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孔子渴望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秩序井然、人民亲睦,却又无法找到现成可供借取的模式,于是把目光转向了过去。他怀念西周的盛世,希望复兴周道于东方,“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他认为周代的典章制度借鉴于夏、商,蔚为壮观,“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孔子的这些语言似乎是要倒转历史,逆潮流而动,但若是换一个角度审视,他心中所期盼的实际是一个统一、和平、稳定的国家。针对四分五裂的现状,他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是要变分裂的国家为统一的国家。针对行止无度的混乱局面,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要变无序的社会为有序的社会。针对奴隶主的暴政和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是要变暴力的社会为亲睦的社会。由此可知,孔子在向往大同社会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在现实条件下有可能经过努力而达到的目标,即为如同西周那样统一、稳定、有序的社会。

孔子最大的抱负是实现其政治理想,但最大的贡献却在教育上。他最崇拜的人物是辅助周文王、周武王的政治家周公,常想与之在梦中相见。他对传说中的明君尧、舜和夏朝开明君主禹推崇备至:“大哉尧之为君乎!巍巍乎!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在鲁国,孔子已充分显示出从政的才干,任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不久升为司空、司寇。

他有志于安定天下,曾不辞辛劳地周游列国,不厌其烦地奔走呼号。然而,时值乱世,各国注重的是争权和称霸,难以接受关于德政和礼治的主张,因此孔子到处碰壁,很不得志。他在家乡当了3个月司寇就干不下去了,周游列国一路也很不顺利,“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何况,孔子作为一个士人,当时不可能超越贵族的等级界限在政治上有大的建树,于是开辟了私人讲学之路,把毕生的精力投身于教育事业。他认为将自己的政治理想灌输给学生,通过他们影响于社会,虽不在位,“是亦为政”,依然可以为实现理想和抱负释放自身全部的能量。

孔子30岁左右开始讲学,其后除短期从政外,基本没有停止过教学活动。

他在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不仅培养出大批有才干的学生,并且为推动教育事业和教育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众多卓越的贡献。

1.论述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孔子认为教育是治国的重要措施之一,对老百姓进行道德和礼义的教化,能起到任何行政命令所达不到的效果。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依靠法令、刑罚来治理国家,只能使老百姓不犯法,却不能使他们认识到犯法的羞耻;如果采取道德的教化和礼义的整饬,能使他们有羞耻心并真心诚服。孔子也已意识到教育的发展需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过先富后教的思想。据《论语·子路》记载,他在前往卫国的途中,因见当地人口稠密,曾就经济和教育的问题与弟子进行讨论:“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从人性论的角度肯定教育在人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他曾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的先天禀赋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习染(含教育和环境影响)的不同,才使得彼此之间相距甚远。显然,孔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均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和努力,从而冲破了奴隶主贵族所谓天赋高贵的思想束缚,为平民接受教育提供人性论的依据:因为“性相近”,一般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既然“习相远”,一般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性。虽然孔子也说过人可以分成几等的话,如“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但考察其一生的思想和实践,他所强调的是“学而知之”,而不是“生而知之”,他所从事的教育实践是培养贤才,而不是选拔天才。

2.提倡“有教无类”,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自商周有学校后一直呈现“学在官府”的特点,至春秋时期民间私学的兴起才开始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创办的私学是当时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所私学,他培养的学生大多继续从事私学教育,他积累的经验为以后的私学教育提供模式,从而推动了战国时期私学的进一步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孔子在私学中提倡“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即不分族类、不分贫富贵贱,均给予受教育的机会,冲击了奴隶主贵族以“类”分人的传统观念。与传统学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他的私学中学生成分混杂,来自不同的诸侯国,并且绝大多数出身平民。当时有个南郭惠子曾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这个“杂”字正是孔子招收学生“无类”的最好体现。“有教无类”这一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3.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具有“仁”德的从政人才

奴隶社会实行的是世卿世禄制度,统治机构的大小官吏都是子孙相继、代代相传。到孔子所处的时代,随着私学的兴起,形成了一种明显的社会矛盾:奴隶主贵族往往是仕而不学、不学而仕,一般的平民则是学而不能仕。那些庸庸碌碌、不学无术之辈身居高位,而贤良之士得不到发挥和重用。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以“任人唯贤”取代“任人唯亲”,对改变统治阶层的结构、提高统治阶层成员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这一主张的实施也有助于推动社会上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

有鉴于此,孔子在私学中致力于培养从政的人才,并要求学生具备“仁”的品质,将来出而当国能施“仁”政。“仁”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道德标准。为了加强“仁”德的修养,他经常教育学生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做到“见利思义”,必要时须能杀身成仁;在人与己的关系上要有推己及人的品质,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在质与文的关系上既不能“质胜文”,也不能“文胜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整理古代文献,以“六艺”教弟子,推动古代文化的传承

在春秋初、中期,天子和诸侯之学的形式较西周有了很大的变化,即由辟雍、泮宫变为王室、公室内的宫廷学校,教育内容也随之发生诸多改变。据《国语·楚语上》记载,楚庄王叫士亹做太子箴的老师,并问申叔时如何教太子,申叔时建议教之以春秋(历史)、世(先王之世系)、诗、礼、乐、令(先王之法令)、语(治国之善语)、故志(前世成败之书)、训典(五帝之书)等。孔子在私学中以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弟子,即是在继承春秋时期贵族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礼、乐作为教育内容古已有之,孔子在传授礼、乐的过程中认为不仅要讲求形式,更应注重人内在的素质,因此将礼和仁联系在一起,曾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克己复礼为仁。”诗、春秋是当时贵族教育所注重的传授内容,孔子也继承了这一做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民间流传的诗歌进行整理,编为教材,概称300篇;对鲁国历史的史料进行编纂,是为《春秋》。书,即《尚书》,是孔子将历代文献汇编而成,总括了申叔时所说的“语”、“令”、“故志”、“训典”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先王的文武之政。易,即《周易》,乃卜筮之书,是孔子晚年所学所教的内容之一。

孔子的“六艺”教育体现三方面的特点:一是既传授文化知识,又进行伦理道德教育,但以后者为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二是既传授社会历史知识,也不排斥自然知识,但以前者为重。“六艺”教育偏重于社会历史方面的知识,同时含有一些自然知识,尤以诗中为多,因而他认为读了诗能“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三是既传授文化知识,也传授军事知识,但以前者为重。他本人善于射御,年轻时也曾教学生习武,然而并非以此为主项。孔子偏重伦理道德教育、偏重社会历史知识传授、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的特点对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和治学经验,丰富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宝库

孔子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因材施教”的方法,即根据学生学业程度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指导;顺应学生的各种爱好,发展其特殊才能;针对学生不同的缺点,给予对症下药的纠正。孔子主张对学生实施启发式的教学,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的学生颜渊又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来概括老师所施之教育。后人便把两者结合在一起,称为“启发诱导”。孔子“启发诱导”的思想是指教师的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教师的指导须抓住时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孔子是古代自学成才的典范,对于如何学习有很深的体会,并在教学中将自己的治学经验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他关于学习方法的语句已成为两千多年来人们的治学格言,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教育的观点看,教育学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这一点,更值得我们注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代的孔子已经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