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教育史导论
8932200000042

第42章 “师夷之长技”与新教育的萌发(3)

33.汪波:《1872年中国教育使团赴美的外交实践及意义》,《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4.天祥:《“中体西用”与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化》,《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3期。

35.谢放:《中体西用:转型社会的文化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36.徐启彤:《洋务教育与“中体西用”》,《苏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37.吕达:《论张之洞的洋务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1985年第3期。

38.桂勤:《从<;劝学篇>;比较福泽渝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39.王广军、白雪梅:《浅谈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与实践》,《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40.周谷平:《晚清中国人眼中的异域教育——初出国门的外交官对西方教育的观察和考量》,《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思考题:

1.评述京师同文馆创建的历史意义。

2.洋务学堂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3.评述京师同文馆增添天文算学馆这一事件体现的中西文化价值冲突。

4.评析“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

5.评析洋务教育和洋务学堂兴办的目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6.评析幼童留美和洋务学堂学生留欧的历史意义。

经典选读

予之教育计划(节选)

容闳

(1868年)

予自得请于曾文正,于江南制造局内附设兵工学校。向所怀教育计划,可谓小试其锋。既略著成效,前者视为奢愿难偿者,遂跃跃欲试。曾文正者,于余有知己之感,而其识量能力,足以谋中国进化者也。当日政界中重要人物,而与余志同道合者,又有老友丁日昌。丁为人有血性,好任事,凡所措施,皆勇往不缩。当丁升任江苏巡抚,予即谒之于苏州公署,语以所谓教育计划。丁大赞许,且甚注意此事,命予速具详细说帖,彼当上之文相国,请其代奏。文祥满人,时方入相,权力极伟也。予闻丁言,惊喜交集,初不意苏州之行,效力如是,于是亟亟返沪,邀前助予译书之老友(南京人),倩其捉刀,将予之计划,撰为条陈四则,寄呈丁抚,由丁抚转寄北京。略谓:

一、中国宜组织一合资汽船公司。公司须为纯粹之华股,不许外人为股东。

即公司中经理、职员,亦概用中国人。欲巩固公司之地位,并谋其营业之发达,拟请政府每年拨款若干以津贴之。其款可由上海镇江及其他各处运往北京之漕米项下,略抽拨数成充之。漕运旧例,皆运米而不解银;每年以平底船装运,由运河驶赴北京。故运河中专为运漕而设之船,不下数千艘。运河两岸之居民,大半皆借运漕为生。但因运法不善,遂致弊端百出。水程迢迢,舟行纡缓,沿途侵蚀,不知凡几。值天气炎热,且有生蛀之患。以故漕米抵京,不独量数不足,米亦朽败不可食。官厅旋亦知其弊,后乃有改用宁波船,由海运至天津,更由天津易平底船以运京。然宁波船之行驶亦甚缓,损失之数,与用平底船等。愚意若汽船公司成立,则平底船及宁波船皆可不用,将来漕米即迳以汽船装运。不独可免沿途之损失,即北方数百万人民仰漕米以为炊者,亦不至常食朽粮也。(此后招商局轮船,即师此法以运漕。)

二、政府宜选派颖秀青年,送之出洋留学,以为国家储蓄人才。派遣之法,初次可先定一百二十名学额以试行之。此百二十人中,又分为四批,按年递派,每年派送三十人。留学期限定为十五年。学生年龄,须以十二岁至十四岁为度。视第一、第二批学生出洋留学著有成效,则以后即永定为例,每年派出此数。派出时并须以汉文教习同往,庶幼年学生在美,仍可兼习汉文。至学生在外国膳宿入学等事,当另设留学生监督两人以管理之。此项留学经费,可于上海关税项下,提拨数成以充之。

三、政府宜设法开采矿产以尽地利。矿产既经开采,则必兼谋运输之便利。

凡由内地各处以达通商口岸,不可不筑铁路以利交通。故直接以提倡开采矿产,即间接以提倡铁路事业也。(按中国当时尚无良好矿师,足以自行开采。人民迷信风水之说,阻力多端。予之此策,第姑列之,使政府知中国实有无穷厚利,不须患贫。且以表示予之计划远大,冀政府能信任予言也。)

四、宜禁止教会干涉人民词讼,以防外力之侵入。盖今日外人势力之放恣,已渐有入中国越俎代谋之象。苟留心一察天主教情形,即可知予言之非谬。彼天主教士在中国势力,已不仅限于宗教范围,其对于奉教之中国人,几有管辖全权。

教徒遇有民刑诉讼事件,竟由教会自由裁判,不经中国法庭讯理。是我自有之主权,已于法律上夺去一部分也。是实不正当手段,若不急谋防范,则涓涓不塞,将成江河,故政府当设法禁止。以后无论何国教会,除关于宗教者外,皆不得有权以管理奉教之中国人。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2版)

学校

郑观应

(1892年)

学校者,造就人才之地,治天下之大本也。古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而又教以弦诵,舒其性情,故其时博学者多,成材者众也。比及后世,学校之制废,人各延师以课其子弟,穷民之无力者,荒嬉颓废,目不识丁,竟罔知天地古今为何物,而蔑伦悖理之事,因之层出不穷,此皆学校不讲之故也。

今泰西各国犹有古风,其学校规制,大略相同,而德国尤为明备,学之大小,各有次第,乡塾散置民间,由贫家子弟而设,由地方官集貲经理,无论贵贱男女,自五岁以后,皆须入学,不入学者,罪其父母。(即下至聋瞽瘖哑残疾之人,亦莫不有学,使习一艺,以自养其天刑之躯。立学之法,可谓无微不至矣。)

初训以幼学,间附数学入门、本国地理等书,生徒百数以内者,一师训之;百数以外至千数,则分数班。每班必有一师,此班学满,乃迁彼班,依次递升,不容躐等。察其贫者,免出修、脯,稍赡者半之。郡院学者之修脯,亦不过一钱至半元而止。院中生徒,亦分数班,班有专师,有专教算学之师,有专教格物之师,有专教理学、重学、史鉴、地舆、绘画、各国语言文字之师。期满考列上等,则各就其艺能,或入实学院,或入技艺院。其实学分上下两院,皆以实学为主。约分十三班,初入院在末班,每班留学一年,阅十三年,编历诸班,方能出院。上院考出,入大学院,免三年军籍。下院虽列首班,仍充军籍,三年可入技艺等院。大学之掌教,必名望出众,才识兼优者,方膺此任。院中书籍、图画、仪器,无一不备。

一经学,二法学,三智学,四医学。经学者,教中之学(即是耶稣、天主之类);法学者,考古今政事利弊异同,及奉使外国,修辞通商,有关国例之事;智学者,格物、性理、文字语言之类;医学者,统覈全身内外诸部位,经络表里,功用病源,制配药品,胎产接生诸法。技艺院者,汽机、电报、采矿、陶冶、制炼、织造等事物。格物学院与技艺院略同,大抵多原于数学,数学则以几何原本为宗。其次力学,力学者,考究各物之力量。化学者,考覈金石、植物、胎卵、湿化各物化生之理。其次为天学、测步、五星、七政之交会伏留。其次为航海之学,必娴于地理、测量、驾驶者,方能知船行何度,水性何宜,台飓沙礁若何趋避。武学院课与实学院同,但多武艺、兵法、御马诸务。通商院则以数学、银学、文字三者为宗,其于各国方言土产、水路陆程、税则和约,以及钱币银单条规则例,公司保险各事,无不传习。农政院、丹青院、律乐院、师道院、宣道院、女学院、训瞽院、训聋瘖院、训孤子院、训罪童院、养废疾院,更有文会、夜学、印书会、新闻馆,别有大书院九处,书籍甚富,听人观览借钞,但不能携之出院。每岁发国帑以赡生徒。其教法之详,教思之广如此。

大抵泰西各国教育人才之道,计有三事。曰学校,曰新闻报馆,曰书籍馆。而学校又有三等:一初学,以七岁至十五岁为度,求粗通文算、浅略地球、史志为准,聪颖者可兼学他国语言文字。中学以十五岁至二十一岁为度,穷究各学,分门别类,无一不赅。上学以二十一岁二十六岁上下为度,至此则精益求精,每有由故得新,自创一事,为绝无仅有者。

夫欲制胜于人,必尽知其成法而后能变通,而后能克敌。彼萃数十国人材,穷数百年智力,掷亿万兆貲财而后得之,勒为成书,公诸人而不私诸己,广其学而不秘其传者,何也?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精益求精,以还之中国,虽欲自私自秘焉,而天有所不许也。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彼泥古不化,诋为异学,甘守固陋,以受制于人者,皆未之思耳。

今中国既设同文、方言各馆,水师、武备各堂,历有年所,而诸学尚未深通,制造率仗西匠,未闻有别出心裁,创一奇器者,技艺未专,而授受之道未得也。诚能将西国有用之书,条分缕晰,译出华文,颁行天下各书院,俾人人得而学之,以中国幅员之广,人材之众,竭其聪明才力,何难驾西人而上之哉!

(选自陈学恂主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