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素重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道理,商周时代便有国学、乡学之设,自汉代起更是官学与私学并兴,教化与教育并重。正如英国的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一书中所说,当西方的罗马帝国尚不明白教化人民的重要性时,汉朝的皇帝已经在中国建立起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这种统一的学校教育制度,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逐渐形成了官学、私学和书院平行发展的格局,并且从中央到地方,进而向乡村地区不断地推进。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以设置早、规模大、办学经验丰富在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因采用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不仅以其相对的公正性体现出极强的生命力,也为周边国家甚至西方国家所借鉴和仿效。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孔子奠定的儒家学说占有突出的地位,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自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后,几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均沿袭奉行,其间虽一度有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但始终未能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的经学是历代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尊孔读经是中国传统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毋庸置疑,以伦理道德为本位的儒家教育思想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在教育上的反映,它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人学,而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却不予重视。因而,儒家教育思想固然在维系传统社会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为社会进步和民族发展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当古老中国的封闭大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无情地轰开时,中华民族被迫遭遇“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不仅仅在于使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世界殖民扩张、资本扩张的牺牲品,而且还是地球上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两种不同的文明的碰撞和冲突,这正是中国传统教育蹒跚起步,开始踏上现代化历程的历史语境。中国近代教育的启动及走过的百年历程,从本质上言,是一个不断趋向现代化的过程,即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封建专制政体相适应的传统教育,逐步向与近代大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式教育转型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在伴随着向西方学习、努力赶上世界教育先进水平的同时,亦必然要面临对自身教育传统的反思、批判、扬弃和转化。而这一过程中,中国悠久的教育历史和传统既是宝贵的财富,也是沉重的包袱,两种异质教育间的对话和融合,由于侵略和反侵略,由于爱国和民族性的坚守,更加充满了复杂和艰辛。与此相关,考察中国近代教育也要从教育发展自身的角度关注基本矛盾的冲突和制衡,即在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以“钟摆现象”呈现的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何者为先,教育目的上的发展论与工具论,以及教育内容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三对基本矛盾的冲突和制衡,是推动世界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实践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各种学说、流派纷呈,各种实验、运动风起云涌的内在诱因。
从根本上看,这三对矛盾不存在终结的时候,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矛盾的主要方面呈现的侧重点、形式等不同而已。认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历史过程和历史现象面前,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发展趋势。
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充分发掘、梳理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揭示问题和分析问题,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探求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积极观照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以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传统教育对于现代教育发展所赋予的意义,不仅在于传统和现代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教育是建立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之上,还因为当我们置身于国际化大背景之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时,更能体会到民族传统之可贵。历史证明,过分地沉湎于传统以至于故步自封是错误的,但无视或不屑于传统同样是错误的。
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需强调史论结合、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如果说“史实”是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史识”就是核心和灵魂。对于教育史实的梳理和阐释,离不开对于社会制约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之间的关系的把握,也离不开对于世界教育理论和教育改革运动发展走向的认识。新世纪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日益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趋势,在原有学科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更加凸显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强调各学科间的相互借鉴和渗透,涌现了大量新的研究方法。比如,今天的中国教育史研究,除了传统的历史文献法,以及上个世纪后半叶采用的比较法、区域法、定量统计法等,还大量借鉴了社会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诸如田野调查、口述访谈、叙事研究、心理取向等,尤其在当今后现代主义史学观的影响下,关注社会底层和草根文化、强调微观史学、利用边缘史料等,正在日益丰富和拓展着教育史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中国教育史导论》为配合中国教育史课程的教学而编写,旨在供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本专科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所用,也是研究生及在职进修生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的参考用书。《中国教育史导论》的编写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采用专题式的写法,全书共15章,其中古代部分8章,近代部分7章,分别对不同时期教育制度的变迁、教育思潮的演变、著名教育家的思想等进行重点梳理和阐述,从而帮助学习者理清思路,更清晰地把握中国教育发展的规律;二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既补充了笔者的一些研究成果,如关于近代大学教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导入及其本土化历程等,也吸收了一些教育史学界相关的研究信息和动态,如关于古代科举制度和书院教育的评价等;三是为使学习者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每章均附有若干经典作品,主要选自《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孟宪承等编)、《中国近代教育文选》(陈学恂主编)、《中国现代教育文选》(华东师大教育系编)和《中国教育经典解读》(田正平等编)等;四是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每章均列有学习重点和思考题,以促进学习与思考;五是为帮助学习者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专题研究,每章附有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以便于查找,从而达到拓展知识和培养研究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