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个性化诉求:传统办学模式的突围之路
8932000000028

第28章 课程个性化:丰富多样,规范自主(3)

(三)完善综合实践活动“五维一体”运行机制

1.第一维: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平

关键词:政策落实、总体规划、长远目标。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之一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国家规定名称、课时和一般要求,由学校自己开发和实施的课程。因此,学校意志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走向,而校级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力度则决定了其执行力度。

十年来,镇海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对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新课程发展的前景等方面,看到了研究性学习发展的潜力,多年来常抓不懈。从时间安排、教师配备上给予保证。在新课程全面实施之前,主要保证有研究性学习讲座、答辩会,并明确规定所有高一任课教师至少指导一个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与评优、教师专业成长和工作量挂钩。

学校给研究性学习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给了参与规划的老师一定自主性和政策支持。而学校也希望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帮助部分老师在专业成长中找到新的增长点。近几年,更是围绕省教学研究规划课题《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五维一体”运行机制研究》和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子课题《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开展深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创新研究。

2.第二维:加强学科组建设,促进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集体备课、集体研究教学内容、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

从研究性学习专任教师、学科指导教师——综合实践专职教师——研究性学习教研组,在六年里实现了三大跨越,保证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师资和指导力量。现在的教研组确保全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总体规划上有了更科学的论证,不是做了一年算一年,一般要求对每一届学生有一个三年实施规划。集体备课、集体评价等促进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健康发展。

进一步探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专业性,学生高中三年完成两三个课题后,通过实践和科学方法测试两种手段,评价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从理论到实践都能有所收获。

为了避免以学科为主导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为变相的学科学习,我们探索了适合跨学科学习的评价标准,如提出必须符合跨学科(主导课程必须是两门以上)、实践性(有校内外相应的观察、调查研究、访谈等实践过程)的特点。一方面,这是对学科学习的有效拓展,同时,也是对学科学习的实践检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与创新思维能力。最终把部分教师从功利的应试中解放出来,拓宽教育视野。如物理组全员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物理教学拓展了新的教学空间。

3.第三维:建设学生管理委员会,落实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多元化,保证研究的本真性

关键词:自主管理、合作管理。

现在的学生评价委员会建设相对成熟。学生自己组织评委、选出班级展示会和答辩会主席、答辩速记员和记分员等。需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研究性学习内容调查研究组的工作。让研究性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需要研究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提出一些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对策,有的对策显然可以从学生的集体智慧中获取灵感,获取建议。

发挥学生会及各级班级中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调动其他同学参与各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减少应付研究,通过学生管理学生,学生自我评价,避免挂名研究、代替研究、抄袭研究等情况,在学校培育真实研究、体验式研究和重过程的研究。

在评价方面向学生自我管理倾斜,避免以课题研究成败论英雄的一元评价,重视过程评价。表彰积极参与者(多尺度评价)、点拨指导中间群体、扶持研究性学习困难者,引导研究性学习应付者甚至反感者。在这方面,实践证明学生群体的引导功能比老师的说教作用要大得多。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评价和活动建议等均可来自于学生,调动学生组织自我管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加以引导、指导,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第四维:建设答辩、评价与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促进有效交流,进一步提升研究性学习活动水平

关键词:评价多元化、交流、互动、互助、共进,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常态化与平民化建设(避免精英教育的大环境下只重视精英研究),探索中不断完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网络、每年至少一辑《镇中研究学刊》和班级、年级展示答辩会等都是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的载体。如何创新载体,让更多的学生获是研究性学习成功的喜悦,我们正进一步鼓励学生开发出适合班级或各课题组的研究博客,鼓励学生的研究贴近生活实际,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到社会上由各行各业去检验,让学生的研究打上更多社会化的烙印,不是“为研究而研究”,而真正做到“为生活而研究”。

从综合研究参与能力方面评价校“研究之星”,从课题研究的质量方面评选班级、校级优秀课题,评选班、校优秀选题,基于学生的各方面特长,评选优秀开题报告、优秀评委、优秀答辩人、优秀听众(提问人)、优秀活动建议、优秀调查问卷、优秀课题报告、优秀课题组长、优秀答辩组、优秀辩手、优秀书记员和优秀答辩速记员等多角度的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有单项评比,也有综合评比。这也为课题研究的最终等第评定(特别是评A)有了更多真实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标准,也为新课程“考试”提供了一个多元化评价的尺度,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和展示、交流的机会

正如镇海中学《高中师生眼中的新课改》学生课题组在报告中写到的:“如果我们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而是用100把尺子衡于不同的人,就可以把只在一个项目上竞争、只能有一个冠军转变为在100个项目上竞争、可以产生100个冠军,让没有定型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真正实现天生我才必有用。”避免研究性学习活动也落入精英教育的单极化格局,倡导学生自主组织,人人参与,积极交流。我们在努力营造多极化评价格局。有些同学在学习上备受挫折,但通过研究性活动的参与找到自信,“原来我可以很优秀。”

5.第五维:社区化、多元化、灵活化管理,丰富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

关键词:校友研究性学习顾问团、挖掘学校已有活动资源、创造同学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开阔研究视野。

深入开发、利用学校已有文化艺术节、读书节、校运会,辩论赛、灯谜会等资源,让学生参与制定活动游戏规则,如选择评委的最佳方案等。如学校已有的各项学生活动,可以以作业或“项目管理”的方式,以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方式向全校同学招标。让同学自己申请标王。高二年级一同学曾向团委申请,自主组织年级羽毛球比赛,自主组织学生组委会、请师生裁判,讨论决定赛制,到校外拉赞助等,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这类活动多年来仍在延续。而这些活动的组织同学,已具备非常强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资源意识和研究意识,他们在活动的同时也在做研究。

发挥家长、校友联系广泛的优势,从指导资源到活动资源,都可以讲究灵活性。如学校组织的以校友为主的研究性学习顾问团即是一例。随着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深入、全面推进,学校学生思维活跃、研究兴趣五花八门,很多知识对于我们中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严峻的挑战,有时缺乏相关知识的研究,有时甚至闻所未闻。镇海又因地域关系,作为研究支持相应的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相对较少。但学校有丰富的校友资源,在十年来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践中,有不少校友通过网络、电话等多种形式在支持母校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或直接指导,或提供专业知识和相关信息,或者联系相关专家,或者联合做课题做调查等。2005年1月6日的《教育信息报》以“镇海中学网络论坛热火朝天(做研究)”为题报道过学校的此类与大学校友联合做研究的做法。一方面,借助镇海中学已日趋成熟的校友“情系母校”活动;另一方面,希望能通过这一平台,为校友寻找更多类似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也为“情系母校”寻找更丰富的活动载体。为了使这个活动持久进行,学校发出研究性学习活动顾问团正式聘书(为期一学期、一年或更长时间),校友和母校之间互相提供相应的支持,促进这项活动正规实施。

学校还组织学生实施诸如“我体验家长一天(一周)的工作”等生涯规划主题活动,让研究性学习活动更具体验性。再如模拟法庭、模拟银行和模拟联合国等活动,也让同学更早了解社会需要的素质和在社会真实的情境中探究社会对自身提出的素质要求。同时挖掘已有基地如农场、海防纪念馆、海防遗址和学校作为36个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宣部公布的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全国七个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之一等可供研究的当代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努力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推进综合实践活动,深入研究本校、本地区实际,研究学生、研究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活动时空,为教师提供更多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资源与培训机会,提升活动水平。

(四)探索、完善“校园义工”新模式

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方面,学校将这项工作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社团、校本课程等进行优化整合和拓展,进一步丰富了载体、平台、方式和方法,形成了合力,提高了质量和效率,并打造了一批有影响的活动品牌。如“爱的”慈善工作站是省内第一家挂牌的慈善总会校园工作站,它的成立缘于学校陈潜等六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天使在校园——关于如何在本校开展慈善活动及开展此活动意义的研究》。再如“校园义工组织”就是学校创新中学生志愿服务模式、践行国际化办学理念、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学校确立了“学生自主管理为主,学校指导帮助为辅”的方针,组建了义工自主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镇海中学义工(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招募义工1000多人。目前,学校已拥有了义工慈善队、义工环保队、义工书社队、义工艺术团、义工导游队、义工会务服务队等特色服务队伍。秉承“学会感恩、播撒爱心、志愿服务、提升自我”的宗旨,镇中义工已经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力量。成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招募义工1000多人,在校内外开展服务活动近100次。活动内容更是涉及爱心募捐、绿色环保、图书借阅、文艺义演、校园导游、会务服务、卫生保洁、爱心支教、结对助学等方方面面。协助校慈善工作站募集善款20多万元;图书借阅次数超过3000次;接待了数批国内外贵宾并为其进行了校园景点讲解;为各类大型考试、区运会等提供了高水准的会务服务工作,得到有关方面和人士的高度肯定与赞誉。为此,由镇海区教育局和镇海区团季等联合推出的镇海区“校园义工”模式推广现场会在镇海中学举行,《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中国中学生报》等10多家媒体报道了推广了镇海中学“校园义工”的成功探索。

(五)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内外的有机整合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综合实践活动中相对容易开展的项目,学校可以通过集中或分散的方式开展。人们通常认为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要走出校门才能开展,其实不然。在学校范围内,就可以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有效开展起来。这就是切实完善校园义工制度,学校把校园打造成学习、生活社区(有时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如校园义工“我的寻找之旅”就是同学们利用假期在校内举办义教班,为城区的一些小孩提供免费的暑期辅导并组织各类游戏活动),学生到社区才能完成的服务项目如敬老、服务各种考试、礼仪服务、家教服务、导游服务、维护公共卫生等,在学校就可以完成。

同时,学校通过军训,各种社团、协会的丰富活动,就可以将社会实践开展好。而且,立足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还有一个有利之处,就是防止学生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中造假,随便找社区盖个章,从而使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流于形式。

1.以校和区爱教基地为基础,形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特色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国家规定、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它必然打上地方特色的烙印。学校借助校园爱教基地,学校的百年人文底蕴及已开发的人文系列教材,并结合镇海人文环境和商帮文化特色“商帮故里,院士之乡”,初步探索形成镇海中学之“海防、爱教基地系列”和“校园、乡土人文系列”两个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在校园网上建设完善爱教基地、人文资源图文专栏、在镇中图书馆网页上深入挖掘校园读书文化资源、以於梨华和柔石为代表的文化名人专栏,并使之服务于综合实践活动。

在学校的鼓励与引导下,《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宁波籍人物如世界船王包玉刚、蒋介石等人物研究》、《镇海籍海外宁波帮调查及研究》、《镇海招宝山周围地区历代碑刻的认识与欣赏》、《镇海中学海防遗址的军事、历史和爱国主义价值探究》、《从柔石的小说<;为奴隶的母亲>;到经典甬剧<;典妻>;》、《桨声欸乃说甬剧》、《镇海岁月对林则徐的影响研究》、《镇海中学现有亭子的美学研究》、《镇海中学校园内题字石刻的艺术美研究》、《镇海中学校园景观的楹联研究》等一批乡土味十足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在市级以上获奖或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