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8930900000014

第14章 网络同居中的自我呈现与亲密关系构建——以“爱情公寓”网站为例(3)

同居双方在关系建构时偏向于理想化的自我呈现。正如“霸气的宝贝”对同居经历的描述:“落难公主遇上骑士”。在她心目中,“小宇”就是完美“骑士”的形象;她所呈现的就是一个完美的“公主”形象。比如,在同居过程中,自始至终都由“霸气的宝贝”照看房子和宠物,她表示:“布置房子很累的,其实我不愿意,但是我希望他能感动,喜欢他夸我。”虽然能向“小宇”倾诉自己的心情,但在“小宇”面前她一直是体贴而温柔的,而现实生活中的她很霸气。正是因为网络之恋的无压力无负担,并且不必担心见面的落差,让同居双方可以尽情地扮演对方心目中理想的那个“他”或“她”。

(2)现实之恋与自我呈现

公寓中不乏从网络延伸至现实的爱情,即双方结成网络同居关系之后,经历一段时间的交流,然后见面步入现实生活。本研究的受访者“爱落点”、“牧野悠”、“漂亮猫”等均有发展现实之恋的网络同居经历。受访者白水表示自己也希望通过网络同居发展现实之恋,无奈找不到同城的女孩同居而作罢。

①探索期:大量而非亲密的揭露

“爱落点”的同居经历较为复杂,她在现实中已结婚生子,其同居对象亦是如此,但他们却也步入了现实——见面、约会,并继续保持网络同居关系。这可以和“白开水”的经历相比较,她们和各自的同居对象在现实生活中都已结婚生子,并且双方都有一定的年龄差距。但她们的参与动机不同:白开水希望在网上寻得可以交流的对象,以交友为目的;而“爱落点”则表示“因为家庭的原因,感情一直很空虚吧,也想找一份真爱”。这也就决定了她们各自的同居经历将有极大的不同:一个建立起知心朋友的关系;一个走向了现实恋爱,但却逾越了现实伦理。

“爱落点”在与对方浅层面的交流之后就步入了同居关系。之后双方开始进行探索式的情感交换,这个阶段的发展与追求网络恋爱的同居者来说可能较为类似,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两者均属于网恋,同居双方均为恋人关系。但对于明确追求精神恋爱的人来说,他们并不考虑现实的可能性,所以此阶段的表露可能较为大胆而亲密;而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并不明确自己与对方有没有发展为现实恋爱关系的可能,所以此阶段的表露程度高于现实生活,可以进行大量的自我揭露,但却并不一定会迅速涉及亲密话题。

也就想到什么聊什么了,会问一些跟教育有关的问题,因为他是老师嘛。(爱落点)

“漂亮猫”则对自己想要的恋情较为明确,她认为网恋一定要发展至现实生活才有意义。所以对她来说,则需要了解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也会或多或少切入与“交往”有关的话题,从而大概了解彼此有无发展的可能。

②蜜月期:带着期待和想象的密集互动

在彼此有好感与希望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双方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密集互动。自我表露以情感和生活为主题,在相互揭露的推动下,双方的亲密度和信任感大为增加。

聊他的儿子,他很爱他的儿子;心情不好时,向对方倾诉。记得有一次他和他老婆吵架,被他老婆赶出家门,那天他没处去,找了个网吧,我陪他聊到凌晨3点。(爱落点)

如果这个阶段的信任基础没有建立好的话,关系通常会停滞不前,甚至衰退、恶化。比如,受访者认为对方虽然有知音的感觉,两人在一起也很快乐、有默契,但是不够了解对方的想法仍然阻碍着他们进一步的发展。双方可能就从网络恋人关系转为朋友关系。

有些人虽然很有话聊,但是总觉得不够真诚。这样的就还是网上聊聊就OK了,没必要见面。(漂亮猫)

因为渴望成为恋人关系,所以他们会有意凸显自我特质或较为理想的一面,以吸引对方;双方对彼此都有较多的想象与期待。但因为考虑到见面的可能性,彼此又怕给予对方太多的想象而导致见面的落差,所以理想恋人形象的呈现又会开始偏向真实的一面。于是,选择性自我呈现在虚与实之间摆荡。

两个人都抱着以后能见面的态度,就是异性相吸吧,感情上的事情也不是说欺骗,但会隐瞒复杂的经历。还有,我想到要见面,女孩子嘛,可能还是比较担心外貌问题,所以我会给他灌输,别以为我很漂亮哦。。(漂亮猫)

其实从认识到见面的这个过程可长可短。部分使用者可能仅是在与对方简单了解的基础上就见面,暂且不论见面的感觉是否良好,之后可能还是会在公寓上同居。那么蜜月期将发生在见面之后。

③延伸期:见面为关键

对于追求现实恋爱的同居者来说,见面往往就成为同居双方关系持续或断裂的转折点,但对于彼此揭露较多的网络同居者来说这一点并不绝对。

吴姝蒨、简恒信分别指出,因为虚拟情境隐含了对另一方的想象和期待,一旦回到现实,若落差太大,虚拟世界的交往关系就会终止。本研究有相似的结果,比如,有受访者指出,原本在同居关系的互动中一直维持良好的社交关系,但是见面一次就足以"毁之前的记忆。

当初也是她主动邀请我同居的,聊是聊得还不错,问题是她总说自己是美女,你不说就算了,唉,搞得我很期待地见面,见了面我就想死。回到家我就马上再注册了一个账号。以前那个就不用了。(迷族珍爱)

也有受访者的经历表明这一点在彼此揭露较多的网络同居关系中并非是绝对的。他们见面虽然有落差,但因为之前交流比较多,已经有相互依赖的感觉,纵使外貌有落差,无法成为恋人,但却能转为可以谈心、保持长期联系的朋友,双方的同居关系并不至于断裂,而是步入稳定交流的阶段,依然可以进行情绪性的揭露。

若见面没有落差,或者比想象的更满意,双方的恋情往往就能够延伸至现实生活中。比如“爱落点”的见面经历:“见面后就是了解一个真实的他了呀,以前的只是在自己的想象范围展开的联想。他与我想象中的没有区别。”

延伸至现实交往后,网络的使用率会大大降低,沟通渠道会发生转移,与现实中的恋爱发展路径趋于同路,两个人的相处落实在生活中。

④家人期:亲密性降低或仪式化同居

见面之后,若是双方不满意或是见面没有感觉,那么同居关系会日趋平淡,最后断裂,但碍于事先的交往,同居双方可能并不会快速断裂,而是继续维持网络交流模式,但当双方回去过两人的同居生活后,互动方式会发生改变,惯性的动作依旧存在,只是频率并非如往常一样多。关系处于一个渐趋冷淡的家人期,直至断裂、寻找新的对象。

后来我们还是上公寓的,我是想毕竟我们还养了猫猫狗狗的,而且之前一直上,就算见面没有感觉也不可能一下就不上的呀,又不是网络征友,不满意就算了。呵呵。就这么持续了一段时间吧。(漂亮猫)

彼此的问候还是存在,闲扯一些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这些交流的话题亲密性降低,自我揭露的深度也渐弱。于是反过来影响双方对彼此关系的定义。

还是会聊天,还是哥哥妹妹相称,但渐渐少了情话,像是老朋友般问候,老朋友般谈谈心情,或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反正就对同居没什么热情了。(漂亮猫)

另外一类是见面之后,双方彼此满意,步入现实交往。不过,虽然沟通渠道发生了转移,但同居行为依然存在,只是渐渐成为一种仪式或是象征。

虽然新鲜感已经没了,但我每天还会去看看,但他一直说我,每天20多条的短信,还用得着网上留言吗?因为现实的我们无法拥有。那是我们爱情的象征。(爱落点)

一般网络交友经验是:虽然容易认识,但也容易因为一些原因而结束或暂停往来。但网络同居则是介于普通网络交友和现实交友之间,因为网络同居情境为双方关系的维持创造了更多的联结点,由此增加了一种仪式化的涵义。浇花、照料宠物等行为日益发展为习惯性的仪式化行为。不少受访者表示在关系稳定之后,上站就会习惯性地浇浇花、看看留言、拜访邻居、照顾宠物。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双方揭露的内容以及所塑造的形象看出其中的自我呈现表现较为复杂:在未见面之前,因为渴望成为恋人关系,所以他们会有意凸显自我特质或较为理想的一面,以吸引对方、增加互动,双方对彼此都有较多的想象与期待。但随着互动的增加,考虑到见面的可能性,彼此又怕给予对方太多的想象而导致见面的落差,所以理想恋人形象的呈现又会开始偏向真实的一面。于是,选择性自我呈现在虚与实之间摆荡。

(3)朋友之恋与自我呈现

某种程度上,现实生活中的同居就意味着男女之爱,然而,网络同居却并非如此,公寓中双方的关系设定提供了10种选择就显示了这一点。比如“白开水”是已婚身份,她是抱着交友的心态而进行网络同居,其同居对象亦是如此;“精武门樱木”也表明从未想发展网络恋情,自己在现实中的爱情已经很稳定,只是希望能找到谈心的朋友同住,并保持长期的联系与交流。我们将这种以心灵沟通为目的的网络同居关系称为朋友之恋。它与前两种类型关系的发展过程均有相似点,这里将着重关注其中的不同之处。

①探索期:主题式的长时间探索

相比网络恋情,着重于交友的网络同居者在这一阶段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受访者“白开水”与目前的同居对象就是在认识一年之后才建立起同居关系。网络同居双方初期接触交谈的内容不一定仅仅是本身的社会背景,会交换的反而是个人的想法与态度,省去了寒暄与自我介绍的尴尬,更快地进入更深一层的自我揭露与彼此试探。

一开始都是很平常一些话啊,问候啊,探讨一些话题吧。(白开水)

由于网络中缺乏社会线索,主题式的交谈成为沟通的方式,例如世界足球赛、明星八卦、星座血型、养宠物等等,两人都有谈得兴趣的话,话题便能开始延伸,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一方可能就会借故离线、终止对谈,也难有下一次再谈的机会。

如果有共同话题,聊的时间就会长一些,观点不同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也比较开心嘛,下一次见着了就还会继续聊,但若是有一句没一句,又没什么想法的,那下次可能就装作没看见了。(精武门樱木)

若双方满意之前的互动,会开始扩张揭露的人格范围,且进行大量的沟通,揭露更多细节但不重要的部分,涉及友善但不亲密的对话,关系发展会朝向友善与轻松互动并开始产生亲密感。此外,重视心灵交流的人对外在吸引力的要求相对而言比较低。

和我室友,开始我都不知道他长啥样,是写信写了有一年多才看到他照片。(白开水)

根据受访者的经验,这一阶段聊的话题跟生活结合或是有共同关注的主题比较容易持续联系,包括日常生活、工作、流行的话题等。在了解的基础上,若双方认为可以继续交流,有某方面的共同语言,则会进入下一阶段。

②蜜月与磨合期:包括负面揭露的心情交流

对于同居双方来说,这是一个建立彼此信任基础的关键时期。开始将内心深处的情感部分揭露出来,甚至进行负面揭露,包括情绪性的感受等。因为自我表露程度越高,若是又能得到对方的了解的回应,在互动关系上就能够进入到较为密切深入的关系。

他会跟我谈他的家庭,他的生活,因为他父亲过世了,他会跟我谈一些对他父亲的依恋之情,他说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我有种很被信任的感觉,也就会用心听他倾诉,安慰他,其实觉得很感动。(白开水)

偶尔发生心情不好的时候,室友也是受访者抒发心中情绪的管道,最佳听众。除了话题的交流之外,两个人通过对公寓小屋的布置,加强感情的沟通与彼此的了解,比如白开水会在对对方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并且视感情程度进行房间的布置,分工也较为明确。

③家人期:各层面的自我揭露

按照“精武门樱木”的说法,频繁互动时期两个人是“好朋友”关系,而这个阶段则是“老朋友”关系。“白开水”则用“家人”来形容目前的感觉。这个阶段双方关系仍然保持持续互动,但频率降低,慢慢变成小幅度的例行性互动。同居生活的行为已经变成习惯。

现在儿子上学了,交流比较少点。他给我写信差不多就一周1~2次左右,我大概就两周一次。但我还是有空就上站的,要照顾花园和宠物,还要拜访邻居。他还会换换公寓的对联。(白开水)

“精武门樱木”与同居对象则是不定时联系。但受访者表示这并不影响双方的沟通与交流。因为已经很熟悉与信任,是平等的精神交流,但并不像网络恋爱那样成为精神依赖。彼此已不需要刻意找话题,较为随意而自然。

就像老朋友一样,比如不舒服啊,生病啊,家人吵架啊,上班路上啊。(精武门樱木)

我们也会谈各自的婚姻和感情。倾诉多少倾诉什么都可以。因为彼此已非常熟悉和信任了。(白开水)

在这个阶段,同居双方坦率并揭露各个层面的自我,在彼此面前是真实的自己。本来希望建立朋友之恋的人往往也是想找一个能交心能倾诉的人,所以当他们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之后,也就没必要扮演任何人。

“白开水”如此描述她与同居对象的关系:“朋友寓友笔友相同心”。这也反映了网络朋友之恋的性质——平等而自由的交流。同样地,我们可以从双方揭露的内容以及所塑造的形象看出来其中的自我呈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