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应用写作教程新编
8930100000018

第18章 命令(令) 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1)

第一节 命令(令)

一、命令(令)的作用

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用命令(令)。

命令(令)属指挥性公文,它具有法定权威,必须坚决执行。

有权发布命令(令)的机关有严格限定。依据宪法,国家主席、国务院及所属各部委、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法定权限内可发布命令(令)。

命令(令)按其内容可分为:(1)发布令,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2)行政令,用于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3)嘉奖令。此外,还有特赦令、通缉令、戒严令及宣布战争状态的动员令等。

二、命令(令)的体例格式

命令(令)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 命令(令)的标题由发令机关名称和其领导者职务加命令(令)发布,也可以发令机关加令发布;但标题省略事由一项,并在标题之下标列命令(令)的序号。命令(令)的序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发令编为流水序列号,至任职届满为止;下任发令则另行编号,这是命令(令)的编号区别于其他公文文号的地方。

2.正文 命令(令)的正文结构包括行令缘由与行令事项。行令缘由即正文开头,说明行令的原因、目的或依据。行令事项即正文主项,提出行令要求与行令措施,通常只有一二句话或几句话,说明公布的事项、事项批准或通过的时间以及公布或施行的起讫时间等。

3.落款 落款为发布机关主要领导人的签字或盖章,注明行令的年、月、日。

【例文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任命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刘少奇

一九六五年一月三日

【例文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席令

第6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略)

【例文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322号

现公布《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

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略)

【例文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略)

前述四令均极简明、扼要,基本上是一二句话,真所谓要言不繁。但都极为重要,对国家起到了长远的作用,值得深刻体会。

三、命令(令)的写作要领

1.命令(令)的行文 命令(令)的最大特点是具有不容置辞的强制性,一经发布,下级机关和全体公民就要坚决服从和执行。行文严肃庄重,措词凝练确切,语气坚决果断,篇幅简短。

命令(令)一般不用尾语和结语段,唯嘉奖(令)有结语段以提出希望与号召。

2.命令(令)的时间 当命令(令)的发布时间与批准通过时间、生效时间不一致时,应分别标明。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发布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的决定》,批准通过时间为1993年7月2日,发布时间是1993年7月2日,施行时间是1993年9月1日(现已失效)。批准通过时间、发布时间、生效时间不同,三者均予一一写明。

第二节 决定

一、决定的作用

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用决定。

例如,2001年4月27日《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重大行动),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大部署),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决定。

还有一种是对于已经不适应现实情况的法律、法规、规章等文件做出撤销、修改的决定,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枙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枛的决定》,就是属于这一类。

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的公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对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都可以用决定。决定由权力单位和机构和领导机关在法定权限内作出,也可以由重大会议作出。

决定使用比较广泛。就其作用说可分为指挥性决定与知照性决定两类。指挥性决定是对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进行部署,如上述两个决定都是重大事项、重大部署的决定。这类决定的指挥性、规定性更强,内容周详,篇幅稍长,能起到领导机关指挥部署工作和任务的作用。知照性决定是关于表彰或惩戒下级有关单位和人员以及事故的处理决定,或某一特定具体事项进行部署的决定等。这些决定一般也提出号召或告诫要求,但主要是起到确认和知照作用。它们的内容一般较单一,篇幅短小。

二、决定的体例格式

决定的体例格式比较自由灵活,篇幅可长可短,涉及的问题可大可小,内容由标题和正文构成。

1.标题 标题往往由机关名称、决定事项和文种(“决定”)三个要素组成;有时把主题即具体的事项(“该怎样做”)的提示也扼要写上标题。

2.正文 决定的正文结构,包括决定的依据、决定的事项与执行的要求三个部分:

(1)决定依据。即正文开头,一般要说明作出决定的原因、目的、意义及根据,要求开门见山,清楚有力。有的无需说明种种根据,直接写出种种决定,简洁明快。

(2)决定事项。即正文主项,它要写明决定的主要内容,以及具体的决策和部署。政策界限要明确,措施和要求要具体。

(3)执行要求。即正文结尾;结尾要前后呼应,有针对性地提出执行要求与希望。

【例文05】

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国发〔2010〕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国务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谷超豪、孙家栋2位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中国植物志》的编研”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研究”等27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等2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超细耐磨钛酸盐纤维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等5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绕月探测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超高压直流输电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开发及产业化”等1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北方粳型优质超级稻新品种培育与示范推广”等26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物理学家沈元壤等7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爱国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国务院

二〇一〇年一月七日

这份表彰和嘉奖用的是决定,而不是通常所用的通报,说明其规格最高,极为重视。这一决定在简要叙述获奖名次及获奖项目之后,庄严号召“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爱国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里连用三个“创新”,意味深远!

三、决定写作的要领

1.指挥性决定 指挥性决定一般是就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并进行部署的决定。故此行文严肃、周密果断和稳妥,所做的部署和安排的行动要思前想后,严密周全。

然后对于可能的进退行止,要十分郑重明确,以便给予下级执行决定时有坚强的信心,并使之发挥独立的创造精神。

2.知照性决定 表彰性决定、事故处理决定、某一具体事项的决定,均属于知照性决定。知照性决定只要求有关的下级单位确认、知照,并依据决定的有关内容执行;但一般不必提出特别的执行要求。在写作上要求行文简短,结构紧凑,内容明确具体,语气果断坚决。

第三节 公告

一、公告的作用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例如,宣布宪法的修改与实行,宣布国家领导人选,宣布国家领导人重大出访活动,宣布国家发射火箭导弹,等等。某些部门经授权也可以代表国家对内或对外发表公告。一些地方权力机构公布非常重要的事项或法定事项,如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布选举结果,也往往使用公告。各级司法机关也经常使用公告形式知照有关法人或公民。其他各级政府机关也常用公告形式告知公众重大事项。公告有明显的知照性、新闻性。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的公告》和一些部门的招标、招聘公告等等。

二、公告的体例格式

1.标题 包括三个要素,即: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但亦有许多公告的标题只包括两个要素,即发文机关和文种;也有公告的标题只有文种“公告”二字。所有这些形式都是允许的。

2.正文 由开头、主项和结尾组成。开头写明公告的缘由和根据。主项阐明公告事项及要求。结尾常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以告示公众之类的尾语。也有一些公告既没有开头部分,也没有结尾部分,只写宣告示知的事项。

【例文06】

国务院公告

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

这则公告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更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国家政府发布公告向遇难同胞志哀三天。请回想那沉痛的三天和在那13亿人民佇足默哀三分钟时的情景:车船鸣笛,警报震响,这是何等的悲切、沉痛、庄严!仿佛地球停止了运转,每个人都屏息肃立、默默志哀的那一时刻!而这则公告只有三句话,连标题、标点在内总共140字左右!何等的简洁,何等的沉重!

三、公告的写作要领

1.公告使用范围较为严格 发布公告的机关级别一般较高(但目下公告却似泛滥)。

“例文06”这条公告是国务院“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告。重大公告,也是在我国历史上无先例的公告,写得极短、极庄重,是公告的典范。而一般公告内容的表述,也必须庄重、准确、简练。

2.公告内容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 一般说来,公布选举结果的公告,发布决议的公告,及告知具体事宜的公告等,内容比较简单,字数较少。发布政策的公告,提出要求的公告,宣布规定事项的公告等,内容相对繁复一些,字数也比较多。但总的来说,无论哪种公告,都必须写得简练,文字不能过长。短的公告,往往篇段合一,一气呵成,有的甚至只有一句话。

第四节 通告

一、通告的作用

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适用通告。

它也常用于发布就某一事项作出的若干规定,要求人民群众或有关人员普遍了解并遵照执行事项。通告的知照性与规定性比较突出;各级政府发布的通告则具有强烈的强制性。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发行四种金属人民币的通告》;《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严格禁止擅自以股票债券等形式集资的通告》;等等。

通告与公告同属知照性公文。

1.通告与公告的共同点

(1)两者都是公开发布的文件,其内容均为群众应当周知或遵守的事项。因为要求广大群众即时周知,所以需要张贴、登报或广播,力求直接与群众见面,因而具有公开性和可广泛传播性的特点。同是为知照性公文,但公告与通告两者自应有所区别,实践上通告和公告常有界限不明之处应予重视。

(2)内容单一,篇幅简短,语言简洁和通俗易懂,便于群众阅读、理解、记忆和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