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8929100000049

第49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2)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实践依据

(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战略凸显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一种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人才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一切活动以知识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为中心,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为先导,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由物质资本转向知识资本。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人才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了根本的区别,人的知识、智力取代土地、资本和原材料而成为直接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发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力资源来发展与推动。人力资源的发展决定着物质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力资源,才能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物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能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知识经济社会,关键的战略资源已转变为信息、知识和创造性,这就意味着整个社会资源的新重点在于人力资源,它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2.我国人力资源有待提升。人口基数大、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国民素质不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1%,教育人口约占世界的26%(其中学历教育约占22%)。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基本情况。上述数据表明,尽管我国劳动力总量在国际上很有竞争优势,但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不高,国民素质仍然偏低,人才数量相对不足,初级劳动者过剩,高、精、尖复合型人才短缺,高层次人才缺乏。从产业结构来看,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足6%,第三产业高层次人才缺乏,技术创新不足。这种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素质结构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开发人力资源。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社会资源、“第一资源”,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投资、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在性特征只有通过教育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劳动者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掌握劳动知识、劳动技能,挖掘人的潜力,培养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社会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如何尽快把人口多的压力变为人才多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通过教育来培养、配置与使用人力资源是我国的唯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变为现实生产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走人才强国之路。邓小平同志认为,一个人口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的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2]

(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能够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促进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推动着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带来劳动对象的扩大,成为生产力的动力基础,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和一切社会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或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力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再是土地、资源、资本,而是知识、信息和技术,它们是一种无形的产业资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大于物质资源的贡献率,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决定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突破口,它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起着主导作用,正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言,生产力三要素无论是参加劳动的人、劳动工具,还是生产劳动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的。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源泉。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变革中起着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2.我国的科技水平有待提高。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2008年在51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7位,这说明我国的科技水平和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原始创新能力低,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靠进口,发明专利的数量较少,科学研究的质量不高,缺乏突破性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较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低,经济与科技结合不够紧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农业科技缺乏大面积推广,成果转化率低,农业科研机构的产前、产后服务力量薄弱,技术储备不足;我国传统工业基础较弱,技术水平低,更多地停留在“组装”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大,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少。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3.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高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等教育作为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第一生产力的母机。科学技术不是天外之物,不会自然产生,也不是自然而然地得以推广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在未应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直接运用于生产过程,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并发挥效用时,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现实生产力,否则只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则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工程,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教育起着十分巨大的作用。邓小平提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3]通过高等教育传播、创造与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劳动者,是发展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支柱和巨大杠杆。

三、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外依据

回顾近千年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那里有高等教育强国,这个国家就会在不长的时间内成为世界强国。从12世纪起,意大利相继创办了一些著名大学,如萨勒诺大学、波隆那大学、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大学、罗马大学、佛罗伦萨大学、比萨大学等。那时的意大利大学代表了世界大学的最高水平,成为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的策源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拿破仑占领德国大片领土之际,德国经过痛苦的挣扎,寄希望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以此作为振兴国家的主要途径。19世纪30年代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并引领了世界第二次技术革命,直接推动德国在20世纪初成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明确把教育置于国家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后日本先后创建了东京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1920年崛起为亚洲第一高等教育强国,有力地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和劳动生产率,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头号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强国,就是因为美国科学技术与高等教育领先于德国。英国的工业革命,日本和德国战后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跃居经济强国所创造的世界奇迹,美国经济最强国地位的建立等等,无不是其高等教育提供的科学技术及其人才支撑的结果。高等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使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因此,在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高等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推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角色,这使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强国无不把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振兴发展的基础力量,视其为国家不可或缺的国际竞争力并加以高度重视,因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成为各国为之奋斗的目标。

发达国家纷纷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美国是当今高等教育强国,近年来仍加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保持其高等教育强国的地位。日本提出了通过重组大学资源重点建设30所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日本实施大学法人化改革及对大学科研经费投入方法的改革,为建设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服务。英国为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改善高等教育财政,大幅度增加研究经费,推动产学研合作,并使有限的资源向重点学校集中。德国通过“顶尖科研资助项目”资助,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大学。法国1998年就提出要建设欧洲一流的高等教育。韩国在2005年出台了若干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政策和措施,通过完善大学间的竞争体制和激励措施促进大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研发型的大学和培养领军人才。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些改革举措,目的都在于保持他们的高等教育的领先地位。世界的历史发展证明,一个没有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家,就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处于弱势地位。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只有首先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才能建设成为经济强国、科技强国。世界强国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的唯一选择。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0.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3]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