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8929100000010

第10章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意义与使命——基于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视角(2)

2.高等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科技、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对科技、经济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性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增强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在高校之外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系统,由其承担国家的研究任务,使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分离,高等学校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要职能,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相对弱化。1977—198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职能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突出标志是“教育、科研双中心”职能的提出与实践,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研究系统中开始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进入20世纪80年代,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得到普遍认可和确立。1993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30年来,作为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结合点的我国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具有创造力、具备现代技术的人才,通过科研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促进社会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已成为培养科学家、原创性的重大科研成果的摇篮,对科技进步和科学创新具有十分突出的直接贡献。目前,我国有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在高校,38.7%的两院院士在高校。

“十五”期间,全国高校累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5.1%,国家技术发明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64.4%,还打破了我国连续6年无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局面,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授奖总数的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标志性成果。

我国大学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占全国发表论文总数的3/4。目前,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从高等教育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来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创办的具有近代高等教育内容的新式学校以及西方教会主导在我国设立的教会大学,客观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及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五四时期,大学校园先行引进和倡导科学与民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并逐渐成为现代中国的主流文化和中国革命的根本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抗大、延安大学等一批高等学校,为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培养了众多急需人才,传播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更是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了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高等教育在当前国家建设中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经过“十五”以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作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些伟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均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这既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光荣使命。作为国家、行业及区域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高等教育必须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保障的历史责任。通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领军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义不容辞地肩负起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责任,通过瞄准学科前沿,对接国家需求,更多地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成果,更多地创造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发挥对国家科技、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说,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来说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三、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几点建议

从高等教育促进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视角,我们认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国家层面应当做到“一个确立、五个促进”,即:确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国家战略,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产学研结合优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能力。

1.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国家层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从思想上提高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认识,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作为国家战略,写入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以高等教育强国目标为牵引,体现长远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同时应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联系起来,大力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使其成为国家科技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2.加大投入,促进高等教育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首先达到4%,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争取在2020年左右达到5%~6%,同时以多种形式化解高校债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当前要着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这一战略重点,重点考虑农、林、地、矿、油、交通等一批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鲜明学科特色的研究型大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与贡献,建议设立专项建设资金或通过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给予重点支持;注重发挥相关部委和省市的作用,积极推进教育部与原行业主管部门、所在省市共建这些大学,为这些高校致力于解决制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关键问题提供有力保障,发挥这些高校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还应不断完善有利于高校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制度环境。

3.深化科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促进高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学科背景相近、合作渊源深厚的部分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融合或合并,发挥科教联盟优势,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支持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依托高校建设更多的国家级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综合性、交叉性、集成性的创新平台,并给予持续稳定的经费支持,在不断增加高校创新平台数量的同时,鼓励高校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不断提升科研质量,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国家的水平。

4.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属性和服务面向,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体制实施分类指导,引导高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还应继续稳步扩大,将招生增长速度提高到4%~5%,从而到2020年实现50%的毛入学率,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支撑。

5.完善体制机制,促进高校不断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进一步完善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和机制,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形成有利于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导向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的独特优势;依托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实践基地,与企业、社会联合培养学生,使产学研结合成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高等学校的师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要缩短科研成果转化的周期,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鼓励和支持高等教育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6.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力度,促进高校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力度,在人文学科领域推出更多的国家重点学科,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和政策支持,鼓励拿大项目、出大成果。二是注重培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发挥高校“智库”作用,鼓励高校教师和相关机构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通过理论创新为政府或企业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推动社会的发展。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

四是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理工科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工程现场实践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约翰.伊特维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2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736.

[2]Nelson,RichardR.and Edmund S. Phelps (1966 ),“Investment in Humans ,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and Economic Growth ,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56 ,69 75.

[3]刘念才,赵文华.面向创新型国家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

[4]张纪云,王建梁.非洲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新探[J].教育与经济.2006(04).

[5]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05.

[6]刘雅静,孙世明.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70-189.

[7]蔡劲松,等.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12-24.

[8]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3-18.

[9]Department of Physics‐The Cavendish Laboratory,http://www.phy.cam.ac.uk.

[10]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建国以来主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164959/164960/9848092.html

[11]周远清.大改革大发展大提高——中国高等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01).

[12]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 L].http://www.edu.cn/jiao-yu-fa-zhan-498/20090720/t20090720-39203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