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传染病护理
8928800000034

第34章 普通传染病区患者的护理(16)

(2)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能杀死5~21 d的血吸虫童虫,可作为预防性服药。在接触疫水后15 d,口服蒿甲醚按6mg/kg,以后每15 d一次,连服4~10次;或在接触疫水后7d口服青蒿琥酯按6mg/kg,顿服,以后每7d一次,连服8~15次。

3.注意事项。吡喹酮、蒿甲醚和青蒿琥酯治疗中,要加强观察和护理。重点是疗效和毒副作用的观察。做好用药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楚治疗的目的、使用方法、疗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使之配合治疗与护理。

(1)使用吡喹酮后的观察。应用吡喹酮进行治疗时,应指导患者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副作用主要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腹痛,一般不需要处理,多数可在数小时内自行消失,如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停药,及时报告医师。

(2)使用阿斯匹林及强的松后的观察。阿斯匹林为常用的抗炎药,服用后容易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胃痛、恶心、反酸甚至消化道出血等,告诉患者可在饭后服用或服用肠溶片。必要时使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强的松同样有明显胃肠道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长期使用还可能出现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精神兴奋等,故须严格控制使用的剂量和疗程。

(3)使用蒿甲醚和青蒿琥酯后的观察见抗疟疾药。

(三)病情观察与对症护理

1.主要观察内容。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全身状况,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和颜色以及有无腹痛,并做好记录。定时测量体重和腹围,观察下肢水肿、肝脾大小、肝功能变化,注意有无呕血、黑便、意识障碍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表现,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

2.对症护理。

(1)发热的护理。体温过高者遵医嘱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

(2)腹泻的护理。给予清淡、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以减轻消化道负担。留取新鲜大便及时送检,加强肛门周围皮肤的护理,保持清洁,以防感染,遵医嘱予以补液、解痉、抗炎治疗。

(3)体液过多者。严格限制钠的摄入,给予低盐、高蛋白饮食,监测血清电解质。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遵医嘱给予利尿药物脱水,或输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延缓腹水形成。

(4)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采取侧卧位,以防发生窒息,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等能反映血容量变化的参数,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扩容、止血、升压药,视病情做好输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外科手术止血的各项准备工作,因呕血或便血患者可能产生恐惧情绪,可适当应用镇静剂缓解紧张情绪。

(5)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见病毒性肝炎的护理。

(四)健康宣教

积极进行疾病知识的宣传,如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主要的治疗及常见并发症等。急性期应及早就医,慢性期应注意生活规律,增加营养,避免使用损肝药物,限制吸烟、饮酒。做好灭螺与治疗患者、病畜为预防工作重点的宣传。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提倡饮用自来水和井水。加强个人防护,如用防护剂涂抹入水肢体,或穿长筒靴、防护裤,带手套,必要时可预防性服药。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是由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引起的寄生虫病。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为虫卵沉积于肝和结肠引起肉芽肿。急性期主要表现为发热、肝肿大伴压痛、腹泻或排脓血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慢性期以腹泻和肝脾肿大为主;晚期以门静脉周围纤维化病变为主,可发展为肝硬化,伴明显门静脉高压、巨脾与腹水。

一、病因

日本血吸虫成虫雌雄异体,合抱寄生于人体门静脉系统,主要在肠系膜下静脉内。雄虫粗短、雌虫细长。成虫寿命一般为2~5年,长者可达20年。生活史可分为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童虫五个阶段。雌虫在肠壁黏膜下层末梢血管内产卵,一部分虫卵随血流入肝,沉积于肝脏;一部分虫卵沉积于结肠壁小静脉中发育,并引起血管阻塞和炎症,导致小血管破裂、局部肠黏膜坏死,虫卵进入肠腔并随大便排出体外。虫卵进入水中,在25~30℃条件下经12~24 h孵出毛蚴,毛蚴遇到中间宿主钉螺时,钻入钉螺体内,经7~8周发育成尾蚴。尾蚴不断从螺体内逸出,浮游于水中,当人、畜接触疫水时,尾蚴很快(10 s~10 min)从皮肤或黏膜钻入体内,尾部脱落,体部(童虫)经微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抵达肝门静脉系统内,经约1个月发育为成虫。雌雄虫体合抱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下静脉,在末梢静脉血管内产卵,卵又重复上述生活史。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

(一)发病机制

血吸虫病的病变可由尾蚴、童虫、成虫、虫卵及其代谢产物引起,以虫卵在沉积处引起肉芽肿病变最为重要。尾蚴借机械运动和分泌的酶钻入皮肤后,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在入侵处皮肤出现蚤咬样红色皮损,称为尾蚴性皮炎。童虫随血流移行到肺时,童虫分泌的代谢产物及部分死亡童虫崩解释放的毒素,引起肺组织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出现发热、一过性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荨麻疹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成虫及其代谢产物引起轻微的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血吸虫虫卵随血流移行,沉积于肝脏和结肠,引起虫卵肉芽肿,导致血管纤维化。当卵内的毛蚴衰老死亡,肉芽肿中央出现坏死,形成嗜酸性脓肿,脓肿和坏死细胞被成纤维细胞、类上皮细胞等取代,最后发展为纤维化或疤痕组织。

(二)病理

日本血吸虫可侵犯很多组织、器官,其中病变以肝脏和结肠最为显著。

1.结肠病变。主要在直肠、乙状结肠和降结肠。急性期出现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层堆积黄褐色虫卵结节,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排出脓血便;慢性期由于纤维组织增生、肠壁增厚,引起息肉样增生和肠腔狭窄,在息肉增生基础上有时可并发结肠癌。

2.肝脏病变。早期肝脏肿大,肝表面可见虫卵结节;晚期由于门静脉分支周围及门脉区纤维化,使得肝脏缩小、变硬,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同时因门静脉被阻塞,引起门静脉高压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为减轻门脉高压,门脉侧支循环开放,出现腹壁静脉扩张、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临床上可见因血管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现象。

3.异位损害。血吸虫卵沉积于肺、脑等门静脉系统以外的组织、器官,引起相应损害,称为异位损害,异位损害引起的疾病称异位血吸虫病。临床上少见。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传染病为患者和保虫宿主。视不同流行区而异,在水网地区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在湖沼地区,除患者外,耕牛与猪亦为重要传染源,在山丘地区,野生动物如鼠类也可作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以接触疫水传播为主,亦可因饮用疫水经口腔黏膜感染。血吸虫病的传播须具备三个条件:①血吸虫虫卵随粪便入水;②水中有钉螺存在;③人接触疫水。

3.人群易感性。人对本病普遍易感,患者主要为农民和渔民,与经常接触疫水有关。男多于女,感染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

4.流行特征。呈地方性流行。流行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相一致,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主要流行于夏、秋季,与气温高、尾蚴发育快及人体接触疫水机会增多有关。近几十年来,由于开展水利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和居民迁移等因素,加剧了血吸虫病的流行,出现新的疫点。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又面临新的挑战。

四、临床特征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根据感染的轻重、病程长短、早期虫卵沉积的部位及机体免疫反应不同,可分为急性、慢性、晚期血吸虫病与异位血吸虫病。

(一)急性血吸虫病

夏秋季为高发时期,见于初次大量感染或再次严重感染血吸虫尾蚴者,以学龄儿童及男性青年多见。患者在接触疫水后数小时至两天,局部皮肤出现跳蚤咬过样红色丘疹、疱疹,伴奇痒等尾蚴性皮炎症状,持续2~3 d自行消失。潜伏期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一个月。随即机体出现以下急性血吸虫病的典型表现。

1.发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为急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体温的高低、期限与感染程度成正比。热型以间歇热最常见,弛张热及不规则热次之。感染严重者可呈稽留热,并有表情淡漠、听力减退、相对缓脉等酷似伤寒样表现。发热可持续2周至1个月,乃虫卵毒素及组织坏死后的代谢产物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所致。重型患者发热可持续数月,常伴消瘦、贫血、浮肿等表现。

2.过敏反应。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体征。

3.消化道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每天3~5次),部分患者可有脓血便。有时误诊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情严重者,腹部可有压痛及柔韧感,类似结核性腹膜炎。

4.肝脾肿大。90%以上的患者有肝肿大、触痛,以左叶肿大显著,肝功能轻度损害。半数以上患者有轻度脾肿大。

5.肺部症状。当童虫移行至肺部后,出现咳嗽、少痰,肺部闻及散在干、湿啰音等症状,1~2周后消失。

(二)慢性血吸虫病

在流行区占绝大多数。多由于少量尾蚴反复感染所致。其病程可长达10~20年。

1.无症状患者。多数患者临床无明显症状,仅在粪检及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血吸虫卵而确诊。

2.有症状患者。常表现为血吸虫肉芽肿肝病和结肠炎。患者以慢性腹痛、腹泻为常见表现,大便每天2~3次,有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类似慢性菌痢。常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为慢性血吸虫病的重要体征。

(三)晚期血吸虫病

其为慢性血吸虫病的继续和发展,主要表现为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所致的门脉高压、巨脾、肝功能失代偿、营养代谢障碍等。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各种类型可单独存在或合并存在。

1.巨脾型。占晚期血吸虫病的大多数。脾脏由于长期淤血而明显肿大,可达脐下甚至盆腔。患者常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2.腹水型。腹水是晚期血吸虫患者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腹水的形成主要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循环障碍及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导致的水、钠潴留有关。患者感腹胀、乏力、头晕、消瘦、下肢浮肿、腹部逐渐膨隆,还常有脐疝和腹壁静脉曲张。少数患者亦可出现黄疸。此型患者易并发出血、感染、肝性脑病而死亡。

3.侏儒型。儿童时期因反复大量感染血吸虫,致使肝脏产生生长激素减少,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所致。患者表现为身材矮小、面容苍老、男性睾丸细小、女性无月经、缺乏第二性征,俗称“小老人”,但患者智力发育并不受影响。本型已少见。

(四)异位血吸虫病

1.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虫卵沉积于肺间质所致。表现为咳嗽、咳血痰、胸部隐痛和哮喘,肺部听诊,有时可闻及干、湿啰音,痰中可检出嗜酸性粒细胞,胸片显示两肺中下野粟粒样浸润阴影。

2.脑血吸虫病。其为虫卵沉积于脑组织所致,发病率占2%,可分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均以青壮年患者多见。病变多见于顶叶,也可见于枕叶。急性型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表现为病程中出现意识障碍、瘫痪、脑膜刺激征、锥体束征阳性等脑膜脑炎表现,但脑脊液变化不明显;慢性型多在感染3~6个月后发生,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显示单侧多发性高密度结节阴影。

(五)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多见于慢性与晚期患者。

1.上消化道出血。这是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并发症。因血吸虫性肝硬化导致食管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多者可引发失血性休克。

2.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大量放腹水、不当使用利尿剂或继发感染等均可诱发,临床表现见病毒性肝炎。

3.肠道并发症。以阑尾炎多见,临床表现与单纯性阑尾炎相似,但长期受虫卵的刺激,易引发穿孔。其次为肠腔狭窄及不完全性肠梗阻,少数患者也可并发结肠癌。

五、辅助检查

1.血象。急性期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一般占20%~40%,有时可高达90%,白细胞总数亦增多,在(10~30)×(10的9方)/L之间;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仍有轻度增高;晚期患者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粪便检查。可从粪便中查到虫卵或粪便沉淀后毛蚴孵化(沉孵法),每天送检1次,连续3次。粪便沉淀孵出毛蚴是诊断血吸虫病最重要的依据。

3.直肠黏膜活组织检查。采用直肠镜检查可见黏膜有充血、水肿、黄斑、息肉、溃疡与瘢痕等病变。自病变处取米粒大小的黏膜,在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

4.肝功能检查。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球蛋白增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轻度增高;晚期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倒置。

5.免疫学检查。包括皮内试验、环卵沉淀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血清中抗体的测定等,也可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吸附试验测定血中循环抗原,阳性者可诊断为活动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