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8928100000034

第34章 内源动力:主体性德育模式(3)

2.体谅型模式

体谅模式是由彼得·麦克菲尔及同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在现实生活学习中,学生普遍具有获得体谅、被别人关心和体谅别人、关心别人的感情需要,以及与教师平等相待及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感情需要。在德育活动中,教师要“教学生如何关心”别人。在这里,“体谅”是指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关心别人、体谅别人。一个有道德的人能深思熟虑地考虑别人的意见,感觉别人的感觉而与人和谐相处,能时常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不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是一种道德风格;它不光是理智上的,更是深植于整个人格之中的一种健康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道德信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是道德结构系统中的重要系统。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生成的。要学会体谅别人,首先就要学会爱别人。人一生中最基本的道德立场根源于潜在的情感能力。情商让我们更具有充分展示人性的一系列特性和品质,它对我们的命运具有广泛的影响。学生中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方式,使许多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方式和做人准则,许多学生因此无法处理好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设计一些道德情景,选择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引导,开启、唤醒和提升潜存于每个人心中的美好情感,诸如体谅、感激、同情、敬畏、羞耻、亲情、友谊和爱恋,等等。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培养一个具有完整人格的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应当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地与自然界交融,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由此让学生去感悟、去体谅。

3.实践型德育模式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的主体,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只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实践,才有可能使主体在活动中获得德育体验。只有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型德育模式,才能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完善发展,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由于传统道德教育只重灌输,忽视了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忽略了道德自主性的培养,造成受教育者对现有德育的叛逆和厌倦,导致德育实效性低微。

脱离生活,就必然使理论远离实际,虽有高远的道德目标,却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道德的失范。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型德育模式就是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生活实践开放,向个性生命开放,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有机结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特别是要积极拓展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渠道。面对校园中的以及社会上的不能回避的消极现象,教师不应只是照本宣科地讲大道理,而应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者组织辩论。这样,不仅使得教师更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德育过程中更有针对性,而且学生也能从辨析的过程中得到教育和启发,从而修正自己对某些问题和现象的看法,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带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把校园教育转变为社会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发现自身的价值,或者发现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在德育实践活动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仰、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才能得到检验,也就是说才能有道德的体验,而只有有了道德体验才能培养真正的道德人格。只有当人们从内心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可以说,德育的实效性有赖于能否有效促发主客体的道德体验。因此,把学生时刻当作活动教育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道德情境,加深道德体验,是实施德育主体性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道德体验应“自然”真实,必须体现四个结合,即把德育要求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德育工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德育活动与德育诱发结合起来,把德育感悟与自主创造结合起来,实现德育特色化,最终才能真正实现德育主客体的全面发展。

三、主体性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灌输教育原则

1.灌输教育原则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是由考茨基第一次明确提出,而由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进行系统阐述的。列宁认为,自发的工人运动有觉悟性的萌芽,但它本身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而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的存在,“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此,无产阶级政党为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成为工人运动的领导者,就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外部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实现科学社会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所以,就灌输理论的内涵来说,无非是关于如何使工人运动从自发变成自觉的理论,其实质是要不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要不要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的问题。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灌输教育的原则。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影响和做法,使人们对“灌输”望而生畏;而来自右的干扰,又使许多人以为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已经过时。于是,在我们的德育队伍中,一提到“灌输”,就会有人自觉不自觉地将它等同于“满堂灌”和“注入式”,把灌输教育和启发式教学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其实,灌输教育与“满堂灌”的差别就在于:灌输是一种指导思想和教育原则,而不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正面教育和引导,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而“满堂灌”则是完全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脱离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识能力,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当作“容器”进行注入的方法。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我们知道,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既可以是“填鸭式”的灌输,当然也可以是启发式的灌输,因而也就没有任何理由把灌输教育和启发式教育对立起来。那种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收器”,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思想认识的抽象说教,必然影响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也必然会危及日常德育中灌输原则的坚持。

2.主体性德育坚持灌输教育原则的意义

在当前情况下,强调在德育中坚持灌输教育原则具有重大意义。

(1)灌输教育原则是德育课教学的本质要求。学校德育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但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对于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问题,无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学生应该具备的正确的政治方向并非先天就有,也不是靠他们独立的探索和实践获得,而是在后天的外部教育和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其中,德育课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巨大。德育课与其他学科一样,具有智育的任务(如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等),但它的显著特点却在于以德育为主导,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水平为根本任务。德育课教学与其他学校德育渠道一样,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班团队工作、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但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运用一定的教育形式,把一定的社会意识(即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质。或者说,德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方面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的社会传递和社会继承的过程。

(2)灌输教育原则是主体德育过程规律性的反映。主体德育过程,是一个由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构成并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这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性地实施教学,使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信念,同时又外化为品德言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过程。这就表明,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理性认识开始间接地认识客观世界的。在这里,学生走的是一条捷径,避免了人类认识真理的曲折过程,是根据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通过逻辑推导和实际材料佐证,迅速而准确地掌握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已有认识。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但一般说这种实践活动不是直接去改造客观世界,也无需经过实践再由学生去检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水平。

(3)灌输教育原则是德育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主体性德育原则来源于人们对德育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德育过程规律的发现和德育原则的提出,又是通过德育工作实践来完成的。应该记得,20世纪50年代,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灌输教育,一本《社会发展简史》曾影响了多少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曾激励过多少人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忘我地工作。我们不应忘记,什么时候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什么时候就重视坚持灌输教育原则;什么时候错误思潮泛滥成灾,什么时候就会有人企图从根本上否定灌输教育原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我们不强调在主体性德育中坚持灌输教育原则,就必然不能理直气壮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使“德育首位”成为一句空话。

(4)灌输教育原则也是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认识实际的。制约和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实际关系形态的,也有精神意识形态的;有校外的,也有校内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社会信息在校园内的传播日趋广泛而迅速。调查表明,在学生所获的各种信息总量中,来自社会的信息已远远超过他们在校内所获得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已无一例外地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来自校外的影响,无论是实际关系的影响,还是精神意识的影响,都不可能是同一方向的,有时甚至会互相牵制抵消,产生负效应;而校内的影响,无论是实际关系影响,还是精神意识的影响,其方向却基本上是同一的。

中学阶段,正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当代中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思想活跃、崇尚实际、自我意识强等特点。然而,这些特点,既不能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社会主义的社会意识,更不能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还存在的情况下,我们放弃灌输教育,也就意味着放弃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意味着放弃青年一代、放弃未来。

3.灌输教育原则主体性德育的基本指导原则

(1)灌输教育原则最能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性质,直接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规律。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起着奠基作用,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教育者代表社会提出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和中学生现有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自觉坚持灌输教育原则,才能为解决这一主要矛盾、实现教育目标提供必要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