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职业教育主体性教学体系论
8928100000026

第26章 学习生态:主体性管理模式(3)

2.制约区域性课程开发的因素和程序

根据区域性社会和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状况确定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这是区域性课程开发工作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必须考虑的因素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及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情况;各职业院校原有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情况;教育部确定的《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在综合考虑上述三方面情况后,确定区域性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专业集群和专业方向,不仅能确保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区域内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的需要,而且对各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起着积极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

充分重视区域性课程开发的过程和程序,是保证区域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符合职业教育改革方向,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的关键环节。在制订区域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时运用的程序是:专家讨论确定课程设置的总体框架—邀请著名职业教育专家进行学术讲座—部分职教管理专家或专业骨干起草方案—全体职校校长和教务主任参与方案的讨论修改—专业大组成员讨论修改—职教专家审定—市教育局颁布施行。

这一开发过程的特点和优点在于:在大方向上保证了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在总体课程框架上保证了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在课程教学内容上保证了文化基础平台的课时、保证选修课和地方特色课程的设置;在教学管理上满足不同学校学年制和学分制教学的需求;在课程评价上提出不同的质量标准,保证“双证制”和“多证制”的实行。

3.区域性课程开发的特征

(1)以专业大类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按KH模式构建专业大类的课程结构,避免了专业口径偏窄,课程设计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的问题。区域性职业教育专业大类中的每一大类专业都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模块和专业基础模块(专业主干课程)。在此基础上,依据教育部《专业目录》和《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按照KH模式的集群思路和方法,每一专业大类可分出3~5个不等的“专业模块”供学校设置专业时选用。在课程结构上强化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增设“综合文科”、“综合理科”、“社会能力训练”等有利于发展学生一般职业能力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利于今后的转岗和多种就业选择。

(2)按学分制要求设计教学指导方案,为区域性弹性学习制度试验铺平道路,避免了教学计划实施中的弹性不足问题。在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时,既按学年制要求设计,又符合学分制教学的要求,为不同学校提供了选择的余地,也为今后区域性学分制及弹性学习制度试验准备了条件。不管是学年制教学还是学分制教学,设置一定比例的选修课学时和学分,给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和设备优势提供了活动空间,一方面为各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又促使各校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3)强化实践教学和专业技能培养,确定相应的专业技能要求,鼓励学生获得“一张文凭,多种证书”,避免专业技能要求不明的问题。在强调文化基础教学的同时,把实践教学放到突出的位置。在教学指导方案中,对各专业大类和专业方向提出明确的技能考核要求,确保“双证制”和“多证制”的实施。

(4)统一质量考核要求,强调教考分离,规范教材使用,避免教学要求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明确提出文化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质量要求,规定每一专业会考的会考科目和时间安排,确保文化基础教学和专业主干课程教学的质量。在教学指导方案中,尽量做好先行课程和后续课程间的衔接和综合,确保减课时而不减教学质量。同时,在课程设置中留有余地,确保各校、各任课教师能及时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内容。在教材选用上,明确规定凡有国家规划教材的均要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同时鼓励学校在选修课中自编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等。

(5)教学指导方案实施过程中的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注意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避免教学管理和学校教学间产生矛盾。区域性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是在一个区域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教学文件,在执行此方案时,各院校须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实施方案”;设置专业时可以以某一专业模块为依据,增加相关专业模块的课程内容;选修模块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可参照有关“选修模块”由学校自行安排。

上述几种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是目前职业教育界所采用的几种典型课程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优点、缺点及适用背景。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而言,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我们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随着历史的发展,新的课程模式不断涌现,不断更新原有课程模式。在实际进行课程开发时,除了选择某一种课程模式作为主要参照系外,还要考虑其他课程模式的优势,考虑教育的内外部因素,诸如学生来源、师资水平、设施设备、经费投入、就业机会、学校传统等。各个职业院校在最终确定某种专业采用何种课程开发模式时,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发展和应用课程模式来指导课程的编制。

三、以选课制为核心的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

(一)选课制的提出

最早提出“选课自由”思想的是德国,而选课制的发展和完善则是在美国完成的。20世纪初,因为学分制的实施,使选课制成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逐渐影响全世界。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分制改革工作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各地中等职业学校广泛开展了学分制和选课制改革试验,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然而,从宁波市和全国其他一些地方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种种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分制和选课制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从学分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角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学分制是随着选课制的出现,为适应选课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制度;学分制的实施,又有效地保证了选课制的有序进行。是先有选课制,而随后才有学分制;学分制是形式,选课制是内容。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和关键。然而,与美国等国家学分制产生过程相比,我国大学和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走的是一条与学分制的自然产生过程相反的道路,即先引进学分制,后发展选课制;先有形式,后有内容。这就必然成为我国既往的学分制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

其次,从选课制的实践过程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选课制改革必然伴随着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选课制改革实验的基础和前提。然而,与美国等国家的学分制是建立在较为成熟的选课制基础上不同,我国大学和中学及中等职业学校的选课制实验要么因学分制改革需要而设置选修课,要么未经全面系统的课程改革而仅仅把设置选修课作为一种补充,未能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关键,形成以学生中心为基本指导思想的、科学、系统、完整的选修课程体系。这是造成我国既往的学分制改革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成效不大的又一重要原因。

再次,从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层面看,我们对学分制和选课制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结果发现:虽然人们对于学分制的研究和论述较多,但对于选课制的研究仅仅是散见于这些论述之中,而未能把选课制真正作为学分制的核心,深入进行系统的研究;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选课制,其著述更极为罕见。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我们在学分制研究上的一大缺憾。

最后,从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学生及其家长对于职业学校、专业选择的关系看,学校举办专业、设置课程,无可置疑地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的,而学生及其家长对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则往往是无奈的甚至是盲目的。这就必然引发这样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无法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学业,不能从自己的个体潜能出发获得充分自由的发展。这是造成过去的学分制改革往往不得要领的根本原因。我们认为,选课制的思想和方法较好地破解了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体发展需求间找到了一个契合点和平衡点。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其主要特征的内涵发展道路。因此,认真总结中等职业学校选课制实践的经验,系统研究优化选课制的策略,不仅对于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端正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选课制概述

尽管选课制的形成由来已久,但理论界对于选课制特别是对中等职业学校选课制的深入、系统研究,却十分缺乏。人们对诸如选课制、选修课程和选修课这样一些基本概念的使用十分混乱,对选课制的基本特征、选修课程的基本类型等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我们系统研究中等职业学校选课制优化策略时,首先探讨有关选课制的一些基本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1.选课制、选修课程和选修课概念的界定

选课制是与学分制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学生的自由选择学习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学校教学制度。在学分制条件下,把学校或专业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选修课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又叫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又叫自由选修课)。在国家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颁布的专业教学计划(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既规定了哪些是必修课,哪些是选修课(含指定选修和自由选修),又规定了两者的课时和学分比例;在学校施行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中,在遵循国家和地方的专业标准的前提下,又可以根据本地、本校和本专业的实际需要,增加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校本课程。

选修课程和选修课两个概念,是选课制条件下的两个核心概念。在通常情况下,选修课程和选修课这两个概念往往与选课制概念混在一起使用,似乎它们的界限不是十分明显。本文为了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试图把选课制、选修课程、选修课做一定的区分,以方便论述。选课制是一个总概念。选课制的实施,需要有相当数量的选修课,并进而整合成为选修课课程体系。

选修课程的概念,是从课程论的角度,着重探讨中等职业学校在选课制(学分制)条件下课程体系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国家和地方课程(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二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选修课是与必修课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本文所指的选修课的概念,是从教学论的角度,主要探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单个课程的问题,当然也会涉及一些内容具有相关性的选修课方面的相互关联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人们通常将选修课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其中限定选修课在实际操作中则成了所有学生都必须修读的课程,失去了其作为“选修”的本来含义。所以,我们认为,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只有区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必要,而没有再进一步区分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的必要性。因此,这一区分已无多大意义。本文使用的选修课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限定选修课,而专指任意选修课,即可供学生自由选择修读的课程。

2.中等职业学校选课制的改革演进

由于我国的职业高中大多脱胎于普通高中,在其发展初期带有较为浓重的普通高中痕迹,各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计划也往往是普通中专甚至是普通高校的教学计划的压缩和翻版。因此,很少有地方有学校去认真考虑设置选修课的;即使有,也往往以讲座的形式出现,没能列入专业教学计划。从全国的情况看,较大规模的开展学分制试点,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后期,而且大多是借鉴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学分制经验。

但是,职业学校的情况毕竟与普通教育有很大的差异。客观上,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联系十分密切,想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一套课程教学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职业学校只能在大体统一的课程教学计划(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下,允许各地、各校有较大的选修课设置余地,以满足社会和学生个性发展这两个基本需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等职业学校更需要学分制和选课制,学分制和选课制也更适宜于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