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是人生的幸福,写好书是人生的功德。”三十年来,念念在兹,多少彷徨,多少苦闷,多少欣喜,皆为此心意。这本书的部分内容,源于1998年沈阳出版社出版的《语言的智慧:批评之道与历史之镜》,其时,我把自己对文学批评本身的理论思考,同若干当代作家作品的评论,结集在一起,试图寻求对文学批评的基本认识,其实,我潜在的意图是:“试图建构文学批评的独特思想道路”。事实上,我当时对诗学只是“理论诗学”的解释倾向有所警醒,在我看来,通过文学作品或本文解释,建构富有创造力的“本文诗学”或“形象诗学”,才是文学批评的真正目的。但是,这个潜在的意图,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十年后再看,发现它有许多幼稚之处,于是,我花了许多时间来修改增删。如今,我有意把它写成系统的文学批评解释学著作,或者说,把它作为“批评解释学”的基本理论建构实验。与此同时,我还希望通过批评的本文实践,为文学的文体批评,或者说,为了本文诗学和形象诗学乃至文明诗学的创建,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索工作。这些批评实践,如果从真正的文学批评来看,可能不足以作为批评的经典范本,但是,从文学批评实践意义上说,有关“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的三个维度的批评解释,已经触及了文学批评的本体问题,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把握了“文学批评之道”,其中,有关经典作家作品的本文诗学解释,也许可以看作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试验文本。因此,从“本文诗学”、“形象诗学”到“文明诗学”的思想建构,是我对文学批评价值形态的最新理解。必须承认,这本书虽然立足于当代文学批评实践本身,但是,由于事先没有确立完好的理论建构模型,还不是真正自由意义上的批评解释学建构。
在这部书的修改阶段,我尽力想摆脱西方后现代文学批评或当代中国文学批评思潮的影响,试图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原则或西方古典诗学美学原则为本,以此作为批评解释学的内在价值支撑,但是,由于文学批评探索特有的时代思想烙印,这一意愿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如何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或德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特别是从刘勰的《文心雕龙》或席勒、尼采、海德格尔的批评实践中,寻求“文学批评之道”,这是我将来思考的中心任务。我所做的实际工作,基本上还是为了追求“文学的诗性”或“批评的灵性”;批评的历史考证,非我所长,亦非我所愿,所以,我的批评解释,并没有庄严而琐细的历史叙事内容。与此同时,批评的思想意义,是我最心仪的也是最崇尚的,但是,从这个解释学本文中,依然看不出文学批评的思想深刻性与独立性,因为诗性叙述中要想呈现深刻的思想实属不易,这样,剩下的,就只有批评的灵动与诗性追求了!我一直追求于此,也一直向往此境,至于是否达到,只有留待读者来批评了!“告诉您如何或为何进行文学批评,让您最终成为优秀的批评家”,这是本书写作的基本思想冲动。从方法论意义上说,这一任务可能已经完成,但是,从生活实践意义上说,这一目标实在遥不可攀。此时,我内心苦闷且彷徨,真希望有天才精神贯注吾心,神明般的启示时时耸立在我面前,然而,这一切不会轻松实现。
最后,我必须再次表达我的感激。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陈村富教授给予我的大力支持与鼓励,由于他的信任,我目前持续从事希腊思想史研究与写作。与此同时,感谢浙江大学李和声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姚先国教授和廖可斌教授提供的出版经费支持,感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王杰教授的无私帮助。另外,我还要感谢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黄宝忠编审和宋旭华编辑给予我的许多具体帮助!生活就是如此,当一个人得到许多关爱时,生活道路就变得顺利而畅快,此时,幸福感,就处处洋溢在自我的生命体验中,这也使得我的文学批评解释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内容。如果这本书所提供的思路,能够帮助青年学子正确理解文学,接近文学的内在秘密,那就是我的荣幸了!如同“卮言日出”,通俗的或时尚的文学批评活动,服务着作家的宣传要求或文学的传播要求,正充塞着我们的文学阅读空间,然而,真正的文学批评远未形成。如果没有真正伟大的文学批评,就不要指望我们的文学创作能够具有美丽而深邃的生命文化精神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寻求真正的“批评之道”,永远是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中心任务!
2009年秋改定于杭州浙大紫金文苑
2010年5月三校于浙江大学中文系31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