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8927700000031

第31章 散论五则(2)

当时政府的对策着力在两方面,一是“贩运外洋之米入口为挹注,二是以官力限定各地之米价,勿使米商居奇”。梁赞同贩运外米为治标之计,但他的顾虑却难以理解:“然亦当念生计无国界之理,全世界之米价,必与我国内之米价同一比率,欲求更廉焉者,决计不可得。”(25上:95)此事他有所不知:中国人口稠密,可耕地相对不足,而南洋人口较稀,且米可一年三熟,洋米入华之事早在19世纪90年代就很明显了。南洋米廉,对中国的米粮需求与米价的平抑应有作用。然而运送成本高昂,效果会随着各省市的位置与运送条件的差异而不同:外米船运入沿海诸港,海运成本尚足以偿米价之差,然而洋米要溯江逆河转运入内地诸省,以当时中国内地的运送条件,成本必昂。多层转运之后,内地诸省的米粮或许不缺,然而价格亦必不低于本国米,勃兰特(Brandt,1985:189)的研究亦证实此点。依梁的说法:“以今日米价与畴昔米价比较,其翔踊之一部分,则见蚀于外国人之手者也。”(25上:93)

梁反对贩运洋米的第二项理由,是执行此事的资本仍需从民之脂膏刮取,“官吏方且将借此名而恣朘削之以自肥耳,则民且益病,究其极也”(25上:96)。他有理由怀疑此点,但这是对执行成果的预测,难以评断。

他反对洋米的第三项理由不够清晰:农民产米需先付出诸项成本与劳力,收成之后又需付税,若以所产之米适市而所易犹不能偿其本,则农民劳亦死,逸亦死,必至全国无一农,而斗米之价必非常人所能负担。此说有两解:若因米禁而价昂,农民必因而受利,但米贵之后,农民的实质所得亦减,所以长期而言农民未必得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贩运洋米入境,国内米价若因而大跌,则农民终年辛劳所得必不能偿其本,梁所担心之事才会发生。

问题至此已成为两难窘境:若洋米丰廉,百姓受益,何以不运入?若洋米丰廉,农民受害,本国农业受摧残,何以为之?析论至此,可知梁反对贩洋米入境的两项理由。第一,因生计无国界,世界米价必与中国同,“欲求更廉焉者,决不可得”。此点是梁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专业认知有限,不必计较;但若考虑转运多次,洋米价格抵达之后未必低于国米,则此论成立(是结果正确,而非梁的认知正确)。第二,他在文中未说明白,何以农民所得不偿其本?是洋米价廉所致?若是此因,则反对洋米运入与他所主张的“生计无国界”矛盾;若梁认为是因禁各省之米出境而有此结果,则因果关系应是:

米价会因米禁而涨,农民会先受利然后受害。梁的论点若是属于此项推理则可接受,但他在文中并未明示这种推论,故难以断言。

他接下来谴责此项决策的后果:“若夫禁米出境之谬见,在愚民之为自卫计者,诚不深责。若乃地方长吏……徇其请而贸然行之,则误国之罪莫甚焉。”他作此谴责的推理是:“今者举国米价诚皆昂矣!而甲地之米运至乙地而犹有利,则必乙地之米昂更甚,而其供不逮求之势更急也。遏而不之济,其势必非酿大乱于乙地不止。”(25上:96)此说难解:若甲地之米运乙地之后犹有利,则乙地米价必高于甲地,甲地之米入后,乙地米粮数必增,米价若不减也应不增,怎会酿大乱于乙地不止?从另一方面来看,就供应者的角度来说,梁认为甲地米价低,“必其地业农者众,而大多数人资米以为生”,若把甲地之米运往乙地,会使甲地之人“牵牵其地之人以俱毙也”。此点需以事实来证明,而非单靠逻辑辩论就能推论断定。若纯就逻辑而言,梁既言禁米出境之谬,则他应是主张各省之间的米粮可以自由交易,互通有无;而现在他又说甲地之米运乙地之后,乙地会大乱,甲地之人会俱毙,岂非矛盾之论?

梁的基本立场是反对各省禁米出境,主张各省之间的经济资源应互相流通。他以德国为例:德国在政治上虽尚未联合,“则生计之联合先之,今我乃欲以一国而裂为数十国。政治上之分裂已不可收拾,犹以为未足,而重之以生计上之分裂”(25上:96)。他的主张很清楚,其间的说理或稍有逻辑词语之差,应不碍其基本立论。但若从主政者的角度来看,为何要禁米出境?他省米价高,本省米若因商人逐利而出境,省内米粮数量必日减而贵,在无其他来源(如洋米)能确保粮食充足之前,唯出此下策。梁当时置身海外,远离水火,而以史密斯的经济自由主义、太史公之利导说来评议此事,正如《盐铁论》第41篇所说的:“文学、贤良不明县官事。”若梁当时主掌国政,不知如何下决策应对此事?

7.1.3病情诊断

在前两小节内,梁运用诸项统计数字解说中国国际收支的严重性,视之为“国富损失之大凡也”(21:29)。在国内经济方面,他用近五年市面恐慌的诸多事件与米禁问题,来显示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无论是对内或对外的经济问题,都是长期积弱的体现,梁对中国经济结构的缺失与病情,有一套体系性的见解,析述如下:

在工业方面,欧洲有产业革命与新式机械化生产;而中国只有旧式工业,虽勤劳但获报甚啬,虽无冻馁之民,亦无千金之家。“近世所谓新式企业之组织法,吾国人至今莫能运用之。加以在现今腐败政治之下,不容此种工业以发达,……则我国境内之生计现象,必将分为两阶级。甲阶级则资本家,而其人则皆外国人也;乙阶级则劳动者,而其人则皆中国人也。”(21:32)

在商业方面,中国缺少两项要件:经营技术之精与挹注资本之雄。换言之,“由于全国企业资本之缺乏也,由于企业之涂术不健全也”(25上:140)。中国之商业以小型居多,号称大型商者集中在三类业务内:垄断业(例如有特许权的盐商)、厚息举债业(如当铺及票号)、赌博业(如各省之彩票商)。而这三业“皆以不法之行为,弋不当之利益,其于国民生计全体有损无益”(21:35)。中国输出商品以丝茶为大宗,“而试问我国商家曾有一人能自设一行栈于各国市场,而与彼之消费家稍相接近者乎?……质而言之,则我国现存商业,不过为外商之补助机关而已”(21:36)。

农业可分广狭两义,狭义者如传统的五谷、菜蔬、树艺,广义者如蔗糖业与橡胶业等。中国农业几乎限于狭义的范围,而人口稠密,天然灾害频仍,“夫以今日农民之境遇,本既已岁暖而号寒,年丰而啼饥矣,则稍遇灾祲,益以速其槁饿,此五尺之童所能知也。……则良懦者有束手待死,而骁桀者有铤而走险耳。故循今日之政治现象而不变,则我祖宗五千年来世守之农业,不出三年必全灭绝”(21:39)。

除了上述农工商业的积弱外,货币体制的不健全更加重了市场的恐慌。(1)不行金本位,固守银铜币制,国际银价大跌时受害甚深。(2)银行制度不颁定,金融体系仍在传统的钱庄银号手中,每遇钱庄变故,祸害广被。(3)币制混乱,各地银两重值不一,铜币种类过多过杂,交易困难。(4)大清银行冒中央银行之名,而营一般银行之业务,既无货币发行准备金,信用终必无据。

7.2外资利弊

梁有两篇文章论外资问题,一长一短:《外资输入问题》(1904,16:61-98)、《利用外资与消费外资之辨》(1911,27:77-80)。他对外资问题的论述,起意于“今日中国立于列强间,至危极险之现象不啻千百语。其最甚者,则外国纷纷投资本,以经营各大事业于我腹地,直接生影响于生计上,而并间接生影响于政治上,此最为惊心动魄者矣。……吾固案诸学理,……就种种方面以研究此问题之真利真害,……略陈今后政府国民所当采之方针为结论”(16:61-62)。

7.2.1剖析与对策

此长文共7节,分述外资输入中国的原因、外资的性质、外资在华略史、外资的类别、评比外资的利害、论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中国可采之对策。此处不拟依序摘述,只选论梁个人对外资的见解,凡背景性(如外资输入史)与解说性(如外资的事业项目)者皆不论。

何以列强争相以雄资进取中国经济之命脉?“故今日列强之通患,莫甚于资本过度而无道以求厚赢(利润)。欲救此敝,惟有别趋一土地广人民众而母财涸竭之地,以为第二之尾闾,而全地球中最适此例者,莫中国若。此实列强侵中国之总根源。”(16:63)

外资在华活动的性质,自甲午之战以来的十年间,依梁的见解约略有七项性质上的进展与变化。(1)马关条约内特别提到日资可用机器改造土货(中国之制造品)。(2)马关条约之后数月,英人赫德(总税务司)拟出机器制造抽税章程,范围限定在制造业内,未及他业。(3)中俄密约(《喀希尼条约》)要求东三省铁路权与矿权,德国依《胶州湾条约》要求同一条件,然势力犹有限制。(4)开始有正式借债兴业之交涉,然借债之主动权犹限中央政府,势力尚未普及。(5)民间与私人假财团法人名号,与外国资本家交涉,外资输入之途大开;但名义上仍是借债,主权在华,债务与利权仍在我。(6)华洋合股向外借债,冒华人名义发起,洋人附股,华人总办洋人帮办,其实正好相反。(7)明订华洋合资之权利义务,要求改正矿务章程;外资输入已不必假名华人,门限全撤。

接下来梁要谈论的,是借用外资的时机与原则:

(1)“凡一国中以特别事故(例如战争忽起、兴学骤盛),致金融紧迫之现象者,最善莫如得外资以为调和。……苟政府财政之基础稳固,而所以运用者适其宜,则外资之必不为国病明矣。”(16:77-78)

(2)外资输入时,因大笔资金短期涌入,最易发生通货膨胀,扰乱国内金融市场,物价变动剧烈。梁的反论是:“在浅识者,以为是货由外国输入之意义也。……故坐是因噎废食以诟外资,……然按诸实际,外资之来者一千万,其引受现金,通例不及一二百万,盖其大半皆由各种国际动产券面上所有权之移转,而甲国之中央银行与乙国之中央银行,为一纸汇票之划拨而已。”(16:81)

(3)若“外资输入太骤,……无奈本国之场业不能与之相应,……阿根廷当四十年前图治太锐,大借金于英国,……俨然大进步之幻象,及实利未收,而偿还本息之期已至,于是全国骚然,百业中止,而国势从此不可复振”(16:82)。

(4)“然则外资最可怖之问题何在乎?曰:不问其外资之来源,而问其外资之用途。用之于生产的,往往食外资之利;用之于不生产的,势必蒙外资之害,此其一。曰:不问输入时之受纳法,而问输入后之管理法。苟能全盘布画,分期偿还,则虽多而或不为病。反是则其末路之悲惨不可思议,此其二。”(16:83)

(5)“要而论之,外资之来,能如欧美各国之以本国公债券自由吸集者最善也,盖有外资之实而无其名,万无牵涉及于政局之患,……不用一毫人事之干涉。”(16:84)

从这五点看来,梁通过日本的财经著作,对欧美运用外资的史例与基本原则,掌握得相当不错。梁说在光绪四年到二十七年间,中国向外借债九次,大部分为偿外国兵费(赔款)之用,这是属于非生产性的外债,这是本书第4章的主题。梁认为对中国前途最危险者不是外债,而是外人投资本于内地,以经营铁路、矿务及其他工商业者。一般持此论者以为外资所到之地,即为他国权力所到之地,外资的恐怖之处在此;梁认为商权归商权,政权自政权,不必混谈。这个观念是正确的,但接下来的三项论点却甚可商榷:

(1)外资与中国劳动者。一般的见解是中国人口压力大,失业者多,外资来华利用中国的资源与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生产价值,故应欢迎外资。梁的见解不同,他认为外资初入的数年或十数年间,或许有此良效,但恐长期之后,将步欧美后尘,产生中国前所未有的劳动阶级,中国社会因外资深入而阶级化,接着出现贫富悬殊。他的推理方式,是眼见欧美尚无法摆脱工业化之后的这两项恶果,所以事先考虑中国若采外资及其经营方式,要如何才能避免同样的后果。

这或许是一项考虑,但因为实际后果并未发生,所以难下论断。

若纯就学理来推论,清末中国失业人口的压力不轻,一般劳工生活水平不高,果若有外资能提供相当的工作机会,减少失业人数,何乐不为?在贫弱的经济结构下,是要先考虑中国社会阶级分化与贫富悬殊化的后果呢(这两项结果尚不知何时才会出现)?还是以救命活口、增加工业产能为优先考虑?求生尚且困难之时,梁先顾虑到欧美社会工业化之后的弊端,犹如半饥之人担心日后患高脂血症,而推拒眼前的牛油、牛排。梁认为“而今也国中一切生利事业,皆仰成于外资,则彼外资者,无异吾臂取吾民固有之幸福而横夺之也,是外资之可怖一也”(16:88)。这是尚未噎而已思废食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