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8927500000033

第33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柔性管理刍议(1)

陈晶莹

【摘要】管理学中的柔性管理思想被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并且逐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该文从柔性管理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挖掘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点,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柔性管理工作模式的实施,以及柔性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 柔性管理 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柔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之所以要把柔性管理的理念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是因为从本质上看,两者在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都以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作为研究对象;都采取“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等非强制的感性的管理方式,都以调动和提高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工作的最终目标。柔性管理像一只“无形的手”,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有效地规范和引导人的行为,对种种可能发生的行为失范现象形成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机制。因而它是外在的具强制性的他律性因素无法取代的。而且,柔性管理所依靠的虽然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或软性资源,但它所能激发的深层次的内在精神动力却是十分巨大的。

一、柔性管理的概念及特征管窥

柔性管理最早是在企业界提出并得到应用的,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提出来的。柔性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要理解柔性管理的含义,先要分析“柔性”一词的涵义。“柔性”,在英文里与“灵活性”是同一个词:flexibility;在汉语《新新词语词典》中解释为:“原指事物具有的柔软而易变形的性质。新义:指可以改变或变通的,相对于‘刚性’”。柔性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体现了柔性特征的管理方式。它是新经济时代的管理产物。用柔性管理来管理人,就是冲破刚性管理的有形界限,不依赖于固定的组织结构、稳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而是随时间、外部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是一种充分理性的人格化管理。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靠外力(如上级发号施令),而是依靠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内在的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它是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放在首位的管理。

我们可以尝试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柔性管理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本性。柔性管理依靠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内在的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题,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把每个人的合理需求、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用各种手段去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注重对人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从而减少了强制性管理、惩罚、靠条条框框的规章制度严格约束控制而产生的抵抗情绪,它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激励人们发表意见、参与决策,提高人们参与决策的自觉性、主动性,从而更有利于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2)渗透性。在刚性管理中,表面的服从行为背后潜藏着叛逆,隐患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质变,蕴含巨大的危机。而柔性管理更强调以德服人,以领导者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影响人,塑造融洽和谐的文化氛围,这种渗透性的管理方式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人良好的自觉的具有可持续性的行为改变。(3)模糊性。高校学生工作柔性管理的对象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大学生,他们的内心情感和思维有些模糊不定,而作为思维外在表现的人的行为也是模糊的。因此,作为侧重于人的心理工作的柔性管理必须相应的作模糊化处理,避免走向极端或以点代面。在柔性管理中追求相对模糊的“满意解”而不是唯一的“最优解”,在决策中采用“令人满意的标准”取代“最优标准”。(4)爱的统摄性。格式塔心理学指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非整体性的教育与管理行为在数量上的简单累加会使“1+1”的教育管理效果变为零。如果说任何规则都只具有局部的意义,那么爱就是统摄这些局部的纽带和灵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只有扎根在情感的土壤中才能结出健康的果实。其工作的展开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营造一种家庭般的温暖和亲情,把关爱融化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点滴之中,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个微笑都会在学生心中激荡,使学生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爱能解除相互的心理壁垒,使教育信息的流通渠道更为通畅,使管理措施更容易为双方所接纳;学生之间的相互爱护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班级目标与信念,使全体学生形成一股推动班级前进的合力。这种爱的统摄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感情方面的品质,并使其不断完善自我。

二、柔性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

大学生工作的基本特征与柔性管理特征相契合。柔性管理相对刚性管理来说,有着质的模糊性、量的非线性、方法上的感应性、效果上的滞后性等特征,这与学生工作的基本特征相契合。学生工作的对象是大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思想的人,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正处在身心发展过程中,其潜能具有很大的弹性,这种“现实人”、“生活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必然具有模糊性、非极端性,这与柔性管理的质的模糊性特征是一致的;广大学生的心灵是脆弱、复杂而又神奇的,简单的算术叠加式的线性管理行为是他们无法也不愿接受的,这与柔性管理的量的非线性特征是一致的;作为管理者的教师的管理地位更多的是由学识与人格魅力所支持,而不是由“位置”或“权力”支撑,师生间情感的互动、思想的碰撞将是学生管理中最好的工具,这也符合柔性管理方法上的感应性特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工作说到底是“树人”的行为,其管理效果的发挥较之一般管理在周期上也必然更长,这又与柔性管理效果滞后性的特征相契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滞后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需要,其弊端有三: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片面强调了严格管理的作用,认为只有把学生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制度管理,用严格作保证就可以把学生管好,忽视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学生不是主动的选择者,而是被动的接受者。实际上,再严格的制度没有学生的自觉配合,也只能是法不责众。二是不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时甚至恶语相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虽是一番好意,学生却很难领情,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教育效果不佳。三是缺乏赏识教育,对学生不够信任和理解,有时往往冷嘲热讽地批评学生,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学生虽然慑于权威,却口服心不服,明里暗里对着干,甚至出现极端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法经常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发生激烈碰撞,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变过去的“以刚制刚”为现在的“以柔克刚”,把正面冲突化为委婉的指正,把严厉的批评化为温和的交谈,把硬性的指令化为耐心的开导,变“堵”为“疏”。沿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查找、矫正自己的不足,用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建设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个人是对社会问题进行任何恰当的分析所不可缺少的出发点”,“个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产物”;“人是其社会现实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人类学的主要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重视满足大学生内在的需求,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之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崇尚“师道尊严”,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今天,这种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形成。柔性管理就是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以人性化为标志,把人看成是管理的起点,又是管理的归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对“以管理者和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传统管理模式有所突破和创新,摒弃传统“保姆式”、“警察式”的管理方法,真正做到把教育管理和大学生的幸福、尊严、自由、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切实做到在情感上感动人,在人格上尊重人,在学习上激励人,在生活上关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