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9)
8927500000026

第26章 利益分析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意义和实践原则(2)

(三)现实之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前价值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价值,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价值,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三个方面的价值。

首先,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物质生产力的价值。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人的因素,即劳动者。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通过利益激励、利益协调等手段,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劳动者的生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另外,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助于使人们认识到变革旧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是与人们的利益实现和满足息息相关的,从而使人们投入到变革生产关系的实践中去,最终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

其次,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开发道德精神资源的价值。道德精神资源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的情感、意志、观念以及信仰等各种主体性精神因素。运用利益分析方法,使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为之奋斗,有助于激发人的上进心、积极性和发扬顽强拼搏精神,从而激发人的情感、磨炼人的意志,使人的各种主体性因素得到开发。另外,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根据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状况,满足其合理的精神需求和实现其正当的精神利益,也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和坚定的信仰,使人的道德精神资源的开发向着正确、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

最后,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价值。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体之间关系结构的最佳状态,其本质上是人们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方法,有助于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有助于建立健全的社会利益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有助于促进利益矛盾的化解和利益冲突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进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益分析方法的实践原则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运用利益分析法并不是随意的、任意的、盲目的,必须遵循一些原则上的要求。

(一)消除认识误区是前提

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法,首要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消除对利益分析法的一些错误认识,代之以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只有这样,利益分析法才能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良性运作。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法主要应消除以下几方面的认识误区:

首先,要消除将人的利益等同于人的需要、人的价值的误区。需要固然是利益产生的原因,但需要并不等同于利益,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利益是需要的一种满足的过程和状态,并且利益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而生成的,而需要则纯粹反映人对客观需求对象的直接欲求。另外,利益也不同于价值,价值是主体与客体、人与对象物兼有的属性,如桌子的价值、石头的价值、人的价值等。而利益则完全是属人的,只有人的利益,没有桌子的利益、石头的利益。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法时,如果将人的利益等同于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就容易使利益分析法陷入简单化、泛化的泥潭,不利于利益分析法的科学实施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获得。因此,首先必须消除这种错误的认识。

其次,要消除将利益分析法等同于物质利益原则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物质利益原则,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与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相结合,以实现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为目的和归宿,反对空讲理论和盲目说教。物质利益原则是利益分析法的重要表现形态,物质利益原则与利益分析法有着重要的联系,但物质利益原则并不等同于利益分析法。因为运用利益分析法,不仅分析人们的物质利益,还要分析人们的精神利益。将利益分析法等同于物质利益原则,有导致利益分析法陷入被替代化、窄化的危险,必须努力消除这种错误认识。

最后,要消除将利益分析法等同于“利益挂钩法”的误区。所谓利益挂钩法,就是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与某一具体的利益目标机械地联系起来,简单挂钩,即认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总是指向某种利益的。利益挂钩法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关系是异常复杂的,是无法直接“挂钩”的,在思想方法上陷入了形而上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若将利益分析法等同于利益挂钩法,可能导致唯利主义的错误倾向,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庸俗化境地,丧失战斗力。因此,必须坚决消除这种严重的错误认识。

(二)与其他方法协调配合是基础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既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就是一个包括多种规定的复杂体。同时,利益分析法作为一种方法,研究和分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时,只能从某种视角、某个层次、某个方面来揭示和把握人的基本特征和思想行动的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法时,必须协调、配合其他方法进行运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利益分析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得成效。

首先,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协调配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如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对于分析和研究各种社会现象以及人们的思想行为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利益分析法时首先应当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相结合。

其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协调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基本规律,是任何研究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都必须要懂得的。所以,一方面利益分析法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如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等协调配合;另一方面也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方法如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等相结合。

最后,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方法协调配合。其他学科的某些方法,如现代科学中的系统方法、现代管理学中的激励方法、现代社会学中的社会统计和社会调查方法、现代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方法等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利益分析法时,也要注意与这些方法协调、配合。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关键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指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用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去具体分析和解决具体矛盾或具体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利益主体、利益对象和利益关系都是广泛的、复杂的,是不能一概而论的。首先,不同的利益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指向,且时常变动。例如,国家元首主要关注的是国家的利益,对个人利益则很少关注;农民较多关注的是物质利益,但随着其知识的积累和觉悟的提升,也越来越关注其自身的精神利益。其次,利益对象是多形态的,且满足利益主体的需要时是有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的。例如,权力作为利益对象具有多种类型,如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等;有的人在一定时间内将争取政治权力作为主要任务,在获得政治权力后,又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权力或文化权力上。最后,各种利益关系也是异常复杂、不断变动的。例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既有同一的一面,又有差别、矛盾,甚至对立的一面;通过教育等途径,师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发生改变和变动。

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在运用利益分析法时,面对各种复杂的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关系,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四)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是保证

“体制”指的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具体的组织制度。“机制”指的是物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很有必要建立促进利益分析法实现的相关体制机制,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保证其效果的实现。

首先,要建立有利于利益分析法实施的相关体制。一是要建立利益分析法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党的各级组织要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为利益分析方法的实施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引导;各级行政系统要充分发挥其管理协调作用,为利益分析法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要建立利益分析法的运行和操作体制。利益分析法的相关流程、方式、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应当定型化、习惯化和制度化,以便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掌握和操作。

其次,要形成有利于利益分析法实现的相关机制。一是要形成利益实现机制。运用利益分析法应该要有助于实现人们的利益,这样才能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二是要形成利益协调机制。在运用利益分析法时,必然要应对和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而利益协调机制的形成,则有利于化解矛盾、解决冲突。三是要形成利益激励机制。运用利益分析法,要注意运用利益的激励功能,形成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阮博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浙江 杭州 3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