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8926600000048

第48章 养生之道

基本吃素,天天走路。

一张一弛,动静兼顾。

内外俱练,气功按摩。

身心并养,心德为主。

目标恰当,毋失毋过。

进退得失,自我掌舵。

大局清楚,难得糊涂。

心情舒畅,劳逸适度。

养生之道,自古有之,而且很多。人生的每一阶段,从婴幼儿、少年、青年到中老年,都有养生问题,只是着重点不同而已。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都有不同的养生之道。

我们要研究的是共同的养生之道,当然可以侧重于中老年人,因中老年人的人生经验比较丰富,也比较注意如何养生,所谈体会也比较实际。上面所引八对六十四字,是我的养生之道,是我中年以后几十年的反思总结,不一定适合别人。但我注意用《易经》之理即对立统一、阴阳平衡原则来考虑养生问题,也可以叫易经养生或辩证养生。故六十四字又可简化为“持之以恒,中道适度”八个字;养生的具体内容又可概括为“运动、饮食、心德、劳逸”八字。现就这“八字内容”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根据各人不同情况、不同时境,适度进行,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我在大学读书时,马拉松、冬泳是主要的运动锻炼项目。我每天跑步训练约跑杭州里西湖一圈,比赛一次,跑42公里多,曾是国家级运动员。

可在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就不能进行这两项运动了,只是坚持洗冷水澡,一直到现在老年,每天先以冷水冲身,然后冲热水,冷热交替,使血管一张一弛,保持弹性。中年以后我又改变了运动方式,以练气功为主。

我退休前曾到美国探亲,并在宾州大学讲学,并被聘为宾州大学国际气功学会的顾问,那时每周一次的集体练功,我总被邀先讲一段老子“致虚极,守静笃”的修炼理论。退休以后,我改行学中医推拿针灸,运动养生以带气自我保健按摩为主,并坚持天天走路。

二、饮食

饮食养生,大有学问,进食排毒,损益平衡,等等,总的来说,要管好你的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说过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现在的人都是撑死的而不是饿死的。我在饮食养生方面,主要是“基本吃素,营养均衡”,以前试过“辟谷”,现在只就七分饱。我绝对不抽烟。

关于饮酒,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滴酒不饮最好;另一种认为适量对健康有益。我倾向于后一种意见,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我虽不会饮酒,喝两口脸就红了,但现在每天中、晚餐各饮一小杯红葡萄酒,觉得也挺舒服的。

三、心德

关于养身与养心的关系问题,我主张“身心并养,心德为主”,就是要注重个人的心理道德的修养。人都有七情六欲,“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惊、恐,这七种情绪状态,它们分别对应于人体内的五脏,即喜对心,怒对肝,思对脾,悲对肺,恐对肾,那么就“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大悲伤肺”。所以道家养生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不要太乐观、太悲观,而要心气和平,保持达观。儒家则主张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义礼智,养浩然之气。儒道结合起来,只要我们每天多快乐、少悲伤,多通达、少郁结,那么身心就会健康,一切心生疾病就会好转。

“身心并养,心德为主”,说说容易做做难。举例来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老退休了,“老夫”是否还应有责?古代读书人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退休了是否还要读书、看报、看电视,看了是否“若有所思”?思到什么程度?如我有一段时间,看报、看电视、看网络评论太多,又联系过去的人生经历,时时思考中国向何处去?贪污腐败现象如何减少?贫富差距如何缩小?等等,思考得太多了,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以致晚上常常失眠,出现了类似忧郁症的症状。后来,学习了《易经》的一段话:“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虚?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是其此感彼应之理,一皆出于自然而然,而不必少容心于其间者。

吾之应事接物,一惟顺其自然之理而已矣,天下何思何虑?”体会了这一段话,我似豁然开朗,就放下了心,不必强就“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一切听其自然吧!况且“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早就退休了,还管这许多事干什么?管也管不了。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不错,“老匹夫”只要略知国家发展大趋势就行了,不必老是把那些问题挂在心上。因此,我的养生之道加上了“大局清楚,难得糊涂”八个字。“糊涂”者乃清醒之后的糊涂也,不是一塌糊涂。

再如,俗话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我的子女都已成家立业了,他们家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也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我也可抱“难得糊涂”的态度。但有些事情,如我孙子孙女读高中将上大学了,如何选择学业志愿,这是比较重要,也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因我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中西教育思想都有一点了解:在中国,孩子将上大学选什么志愿由家长说了算;而在美国则由孩子说了算。我认为应由家长、孩子双方结合起来,反复慎重研讨才好。对此,我往往写成书面意见或提供有关资料,采纳不采纳,由他们自己去定夺。其他的小问题上,越糊涂越好。

人生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我乐于奉行,可我自己又加了一个“以苦为乐”,因古圣说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也想尝试。后来觉得,上年纪了,还以苦为乐,乃苦多乐少,不利于老年养生,所以这一条就取消了。

综合上述运动、饮食、心德三项,有人编得养生“三字经”: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亏;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这三字经言简意赅,写得好。问题是“天天忙,永不老”,怎么个忙法?这就牵涉到劳逸结合、劳逸适度的问题了。

四、劳逸

我的养生之道最后一句是“劳逸适度”,这个“度”如何掌握?是大可研究的。我的养生之道中间四句“目标恰当,毋失毋过,进退得失,自我掌舵”,就是说“度”的掌握与人生各个阶段的目标如何确定有关。儒家道德养生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大,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我考虑老年人还要不要有人生目标,目标的大小又关乎操劳的程度,这目标大小、操劳程度又如何掌握?在研究《易经》和具体实践中我有不少经验教训。

一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老当益壮”、“要服老又不要服老”,我当然也同意。我退休后去美国子女家中,开推拿诊所,并确定了老年的人生目标两项:一项是写两本书,一本是《我的环球之旅》,另一本是《易经与辩证法杂说》;第二项目标是设奖学金,尽我可能资助国内亲戚朋友中或贫困地区那些考上大学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上学。在此目标的鼓励下,我精神百倍地工作学习。那时来推拿的顾客上午、下午、晚上都排得满满的,有的人因落枕、急性腰扭伤临时要求推拿,我只好用吃中晚餐的两个小时给安排。一方面因我的一项操作技术,中医叫扳法,类似西医叫chiropractic的一种疗法,对落枕、急性腰扭伤疗效较好;另一方面,顾客就是上帝,“情意难却”,所以我常常忙得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了,而且一年365天,我连一天休息的时间也没有,而我已届古稀之年,如此体力透支,能不生病吗?后来果然因压力太大、身心疲劳而得了轻度忧郁症。“上马容易下马难”,我只得紧急刹车而后再开慢车,逐步调适过来。

《我的环球之旅》因财力不足也只好作罢,改作了《旅美十二年之行踪实录》、《欧洲之旅》两张Slideshow(幻灯秀);至于《易经与辩证法杂说》一书,也因调适了三年之后才写成;关于奖学金的资助,尽我的最大可能已经做到第三代了,也可告一段落。所以我对“劳逸适度”的“度”、“目标恰当”的“当”,在深刻的教训中有深刻的体会,这是养生之道中的重要原则:“中道适度”。

人到老年,适当体力操劳,如适当做些家务,或种菜养花,或做公益事务,对养生会有好处;但无论劳或逸,“过犹不及”,都不利养生。

至于用脑,我认为以“勤”为好。因人到老年时,也只不过耗掉了脑细胞的20%,尚有80%脑细胞处于未开发状态,说明大脑存在着惊人的储备力量。很多人退休后就不用脑了,大脑很快就衰退了,大脑一退化以后,血液供应变缓了,这样得老年痴呆、脑梗塞、脑动脉硬化的几率就比常人大很多。大脑退化以后,全身也跟着衰老了,整个人也衰老得快。大脑不衰则全身不衰,也说明延缓脑衰的原则是“用进废退”。《易经》说“生生之谓易”,这句话是说生命在于运动。大脑是人体进行思维活动最精密的器官,心脑是全身五脏六腑的总辖,养生首先要健脑,健脑关键在常用、勤用。老年人充分而适当地利用尚存的80%脑细胞,发挥其功能,还是符合“中道适度”的原则,会大有利于心身健康。我自己的体会是以前体力透支,造成损伤,此后用心调适,又得补偿。我退休后旅美十多年,学电脑、学摄影、学英语、发E‐mail、写文章,等等,虽然因年龄增老,身体、生理渐趋老化,而心理、精神犹如中年人,盖得益于勤用脑也。

最后以《易经》的颐卦之理作结,“颐”就是颐养,也即养生之道,这对大家都适合:一、“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首先要从两方面管好你的嘴,所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故要以慎发言语、节制饮食以养生。二、“颐,贞吉,养正则吉也。”以“正德”养生,就是“心德为主”修身养性,则大为吉利。三、“自养养人”,“自养其德以养人,公而大者也。”就是说,身心并养、心德为主以自养,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可能再资助、影响别人,强调了“我为人人”、有益于人。人生在世,不仅仅求自己的健康快乐,还要“助人为乐”,使别人也健康快乐,这才是“公而大者也”,《易经》的养生之道的境界有多高啊!

总之,随着年龄的增长,于养生之道或易经养生法,还得不断地身体力行、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