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8926600000016

第16章 效天法地 大人境界

《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人若能兼具刚健奋进和宽厚柔顺这两种精神品格,那就达到了人生最高的境界。

《乾·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意谓:九五爻辞所说的“大人”,他的道德像天地一样覆载万物,他的圣明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他的施政像四时一样井然有序,他示人吉凶像鬼神一样奥妙莫测。他先于天象而行动,天不违背他;后于天象而处事,也能遵循天的变化规律。天尚且不违背他,何况人呢?何况鬼神呢?这里所说的“大人”就是一个伟大的“正人君子”,是一个“圣人”,他掌握了宇宙运行的法则,他兼具天地的美德,他伟大而平凡,像尧舜一样;而人人皆可成为尧舜,只要他效天法地,终身努力。

《易·系辞下》曰:“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意谓:君子知晓隐微的前征,就知晓昭着的结局,知晓阴柔的功益,也知晓阳刚的效用,这是千万人所瞻望景仰的杰出人物。说到底,真正的大人乃是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发展的规律,又兼具了天地刚柔两种美德的人。

在人世间,一般的人往往是知阳刚而不知阴柔,或知阴柔而不知阳刚,在实践中往往产生太刚则折或太柔则靡的现象,因此要提倡“中庸之道”来补救。而绝对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也难以实行,还是易经的“中道”之说更为合理可行。易经以二、五爻阴阳互补为中正之位,爻辞中说明,可以一方为主,阴阳互应,乃得亨利。阴阳刚柔的变化发展表现为“进退、存亡、得失”,所以《乾·文言》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儒家强调阳刚的有为、进取,而常警惕“物极必反”,要知进而知退,知存而知亡,知得而知丧,而不是相反。孔子是圣人,凡信奉儒家哲学而身体力行的,也可成为圣人。

道家强调阴柔的无为、退让,但其目的为无为而无不为,以退为进、以柔克刚,老子也是圣人。

阳刚阴柔侧重任何一方都可以,但一定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刚柔,对立统一,互补互济,“知柔知刚,万夫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