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物流经济地理
8924800000058

第58章 物流分区地理(2)

(4)东部地区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是保持既有产业的发展能力和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物流发展的重点是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建设。

2.大区域规划方案正在编制,推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

区域规划方案的制定,有利于改变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状况,进一步推动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改变物流活动的环境条件,并将在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产生新的依托通道及枢纽的网络化、规模化物流需求,从而导致区域物流发展布局的变化。

2005年,中央继续推动“打破省级行政区划,进行跨省区的统一规划”的进一步实施。

长江三角洲、泛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经济圈、东三省和中部地区都在积极推动区域物流的组合,区域物流中心正在形成,国际物流基地正在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提出以上海为核心、以江浙港口群为依托,全力打造国际物流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提出打造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物流网络,建立面向东南亚乃至世界的物流基地。京津冀经济圈提出把天津打造成华北物流重镇,打通西北物流通道。东三省地区提出以大连为门户,在哈尔滨、长春、沈阳建立以内陆港为基地的东北亚物流主廊道,形成东北快速出海大通道。中部地区提出利用武汉、郑州的地理优势,建成东西南北贯通的物流中心。

3.城市化快速发展,促进物流系统向高效率演进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2000-200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从36%提高到43%,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而1990-2000年,年平均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将带来生产要素和人才的集聚,使新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对生产力布局、城市消费区位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消费品的物流流量和流向。

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有助于促使物流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以“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为目标的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城镇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加强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城市群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以及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一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要求加快城市配送体系的建设和不同城市间配送网络的完善,以及与城市产业布局相配套的生产型物流中心、物流基地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物流效率。2005年城市群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与发展思路的确立,为城市物流系统向高效率方向发展创造了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实施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经济要素流量、流向和强度的改变,进而要求物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加快物流通道和节点的整合,最大限度地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物流管理技术和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

8.2 东北地区

8.2.1 东北地区概况

东北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它的东、北、西三面与朝鲜、俄罗斯和蒙古国为邻,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黄海、渤海,在地理上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区域。东北经济区总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8.2%。

东北地区地面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水绕山环,沃野千里,南面是黄、渤两海,东面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内侧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系的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中心部分是辽阔的松辽大平原和渤海凹陷。东北地区平原面积高于全国平原面积的比重,拥有宜垦荒地约666.67亿平方米,潜力之大国内少有。

东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热量显着不同,大于等于10℃的积温,南部可达3600℃,北部则仅有1000℃。自东而西,降水量自1000毫米降至300毫米以下,气候上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地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差异的基本布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东北地区物质富饶,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这里的东北虎、紫貂、丹顶鹤、梅花鹿、大马哈鱼、黑熊、飞龙、猴头、人参、黄芪、松耳等驰名中外。

东北周围的山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森林覆盖率、木材蓄积量、木材采伐量居全国第一,林业用地面积达3875亿平方米,占全国的14.7%,森林覆盖率达39.6%,远远高出全国森林覆盖率16.55%。

东北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大豆、谷子、春小麦和水稻。其中,玉米播种面积最大,产量也最高。东北的高粱种植历史悠久,产区遍及东北各地;大豆是东北平原着名的农产品,品质优良,黑龙江省的大豆产量居全国第一;东北的春小麦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三四十年来新建的农垦区,机械化程度和粮食商品率都很高。此外,东北还是中国甜菜和亚麻的主要产地。

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比较齐全,主要金属矿产有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稀有元素等,非金属矿产有煤、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

这里的油页岩、铁、硼、菱镁石、金刚石、滑石、玉石、溶剂灰岩等矿产的储量均居全国首位。辽河油田是中国第三大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10%。分布在鞍山、本溪一带的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1/4,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探明矿区之一。东北地区煤炭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匀,但煤种比较齐全。南部沿海的海盐、东部山地的石灰石也极其丰富,对发展化学工业和水泥工业有利。东北地区的资源对建立冶金、燃料动力、化学、建材等基础工业有比较充分的保障。

东北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径流总量约为1500亿立方米,但分布不理想,东部多于西部,北部多于南部,需进行区域性调水,才能根本保证该区发展的需要。该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约有1200万千瓦,充分利用后不仅可以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而且对东北电网的调峰、调频将起重大作用。东北地区南部濒临黄海与渤海,沿海渔场面积为5.6万平方海里。另外,该地区还有水库、湖泊淡水面积90.53亿平方米,为发展海运和水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东北地区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原始、粗犷、神奇和博大见长。

冰河树挂,冰雕雪塑,蔚为奇观;森林、草原广袤富饶;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民俗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该地区的主要景点有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风景区、镜泊湖、太阳岛,辽宁省的千山风景区、鸭绿江游览区、兴城海滨、金石滩、大连海滨-旅顺口,吉林省的松花湖、八大部-净月潭风景区、长白山等。

8.2.2 东北地区经济

1.产业发展现状

(1)经济状况

东北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优越区位,不仅海岸线蜿蜒,陆地边境线漫长,而且有一些良好的对外开放口岸以及与这些口岸相连的交通线。该地区周边有俄罗斯、蒙古、朝鲜,与韩国、日本也相距不远。从世界地线角度看,东北地区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半岛、日本共同构成“东北亚经济圈”。东北地区正处于这一经济圈的中部,为该区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东北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对外开放和边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大连、黑河、绥芬河、珲春、营口、丹东、图们被宣布为对外开放城市,在边境出现了许多边贸小城市,形成了以沿边、沿线为前沿,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布局。2008年东北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1086.9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4.2%,实际利用外资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30.7%。

东北地区对外贸易从贸易规模上来看,辽宁省最大,黑龙江省次之,吉林省最小。从贸易方式上看,辽宁省加工贸易占比重较大,吉林省一般贸易最具优势,黑龙江省边境小额贸易独具特色。从外贸主体上看,外商投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增速缓慢,私营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其中,辽宁省外贸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要力量,吉林省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规模相当,黑龙江省私营企业一枝独秀。从进出口市场上看,出口市场集中于日本、美国、俄罗斯和韩国,进口货物主要产自日本、德国、俄罗斯,其中,辽宁省的主要出口国是日本、美国和韩国,进口以日本、韩国货物为主,吉林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韩国和日本,进口货物主要采自德国和日本,俄罗斯是黑龙江省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进出口货值均接近半数。从进出口商品结构上看,辽宁、吉林省机电产品出口优势明显,黑龙江省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占优,进口商品均以机电产品为主,辅以资源性商品和工业原料。

(2)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经济起步较早,为新中国的发展壮大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以第一产业为重点,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我国作出很大贡献,现在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的优势和产业实力。而这些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例如,辽宁省的机床占全国的11%,吉林省的汽车占全国的11.5%,黑龙江省的大型火电和水电装备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3%和50%,东北三省的输变电设备占全国的40%。2008年,东北三省的工业增加值12539亿元,同比增长16.5%。

近年来,东北三省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副省级城市为突破口,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支持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扶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等政策,为东北三省确立了新的发展战略,更加促进东北三省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2008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达28196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0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75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935.2亿元,在三省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分别为12.5∶52.3∶35.2。

由此可见,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第二产业比重明显偏高,第三产业偏低,重型结构的局面至今没有大的改变。因此,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振兴东北的重要举措。

2.交通运输状况

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现已形成由水陆空立体交通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市场交易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铁路营业里程12847.6公里,占全国的18.3%;公路里程149332公里,占全国的8.8%,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超过4000公里;内河航运里程7657公里,占全国的6.3%。五大海港大连、丹东、营口、锦州、葫芦岛,与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航线连通着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邮电通信发展迅速,光纤、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程控交换、移动通信、数字通信等辐射全国、通达世界。公用电网以及网点密布,业务种类齐全。公用邮政网运输手段多样。

8.2.3 东北地区物流

1.物流业发展现状

尽管东北三省在中国国民经济整体中仍然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但物流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首先,物流成本过高。2008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9.4%,物流成本却占GDP的20%以上,要高于沿海经济区,这已成了东北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的重大问题。

其次,物流效率低下,发展物流有很多制约因素。第一,政府部门对发展物流有很多不同观点,铁路、公路、港口、堆场、仓库各自归属不同部门,政府没有统一规划东北三省的物流市场,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物流企业的政策,现有的物流市场管理存在问题,使物流企业发展有很多困难;第二,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很难摆脱计划经济的“大而全”、“小而全”,不愿意或很难将自己的物流业务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现有的物流企业除少数为大型国有企业外,多数为原来的个体运输企业,整体还处在多而散、小而乱的状态,且运力结构失调,实体和信息网络也很不完善,物流企业运作方式不能适应客户的需要。据有关部门统计与调查分析,该地区的货运车辆空载率为37%左右,在工业生产的产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占40%,生产企业原材料存期达30天左右,成品库存达45天左右,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仓库不适合现代物流的需要。

最后,缺乏大批物流人才。现代物流企业中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是转行的,其物流的理念、物流的运作技术、物流客户的需求分析、使客户满意的物流解决方案等能力都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样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