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物流经济地理
8924800000024

第24章 工业物流地理(5)

4.2.4 日用品制造业

日用工业品类别比较多,主要分为日用化学产品、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日用塑料、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日用陶瓷制品、刀剪及类似日用金属工具、搪瓷日用品及其他搪瓷制品、不锈钢及类似日用金属制品、日用杂品等。

1.家用电器行业

(1)家用电器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家电行业在上、下游两方面的压力下实现了稳定增长:一方面,家电上游原材料(如钢、铜、塑料等基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对家用电子电器行业的增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家电连锁零售业巨头的发展壮大,在市场价格方面又不断挤压生产制造商。

到2005年,我国家电工业总产值将达1800亿元。家电重点骨干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加快,在境外生产规模达5亿美元以上。2005年,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为:家用冷藏冷冻箱1800万台、洗衣机2000万台、空调器2600万台、微波炉2000万台、冰箱压缩机1800万台、空调压缩机2600万台。目前,电冰箱、冷柜CFCs替代全部完成。数码家电产品从2003年开始成为拉动家电消费市场的主力产品:MP3的市场销售量达428.4万台,数码相机销售达263.18万台。随着技术的不断融合发展,数码产品在外观设计上更加符合消费的时尚化趋势,这个领域已经成为家电业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2)家用电器行业发展特点

目前,我国家电业已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这种增长势头既得益于国家鼓励出口的政策,也得益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更为根本的是,中国家电业已经完全融于全球竞争环境,走向国际化,并呈现以下特点:

1)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的地位继续稳固

随着中国融于全球经济环境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实力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地区。中国由于经济设施完善,产业发展成熟且劳动力成本低,具有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比较经济优势,所以制造业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首先表现为家电产品的出口全面增长。主要家用电器产品的出口增长率均高于产量的增长率,更高于国内市场销量的增长率。同时,各主要家用电器产品全面开花,不仅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这些传统的出口大类产品增幅很高,而且以前出口比重不大的洗衣机和冰柜的出口增速亦十分明显。

中心地位的加强还表现在中国市场对于跨国公司的影响。有些跨国公司甚至认为在中国竞争的成败决定了其全球竞争地位,纷纷加快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调整。

2)国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企业寻求发展突破点

国内家电市场需求相比出口市场增长缓慢,显得有些平淡,供需不平衡加剧了家电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家电产品几乎均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家电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下降。随着竞争的深入,家电产业链各阶段的利润空间均在压缩,降价的空间日趋减少。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单靠价格竞争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不是长远发展的方向,从而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许多家电企业加大了技术投入,开发新的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将产品的差异化作为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寻求新的市场需求(如中央空调),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进入小家电和其他相近行业),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行业内的重组和整合趋于活跃,企业间的合作加强

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为了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和提高竞争力,产业重组是行业永恒的主题。行业内的重组和整合打破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之间的界限,既有民营资本收购国有资本和外资,也有外资收购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情况,内资和外资均在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从资本角度讲,当前的主要特点是国有资本在家用电器行业的比例在减少,外资的独资倾向在增强,民营资本的扩张在加剧。从竞争行为上看,企业间资源共享的合作在增加。

4)销售渠道发生深刻的变化,渠道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由于国内家电需求增长趋缓,产品供过于求,从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销售渠道成为关键的竞争因素,各方对渠道的争夺日趋激烈。

从制造业角度分析,家电生产厂家加强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争减少销售环节,节省销售费用,使销售渠道向扁平化方向发展,企业销售模式朝着能同时适应多样市场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销售业发展的趋势是大型家电连锁店的地位不断上升,对行业的控制能力增强,参与并引发了以前主要由制造商主导的价格竞争。大型零售商凭借其广阔的市场覆盖面、采购规模和成本优势,在产品定价、货款交割等方面的能力日益增强。

5)家电区域经济特征明显

中国家用电器的产业布局在开始阶段是分散性的全国布局。随着多年竞争和经济发展,青岛、顺德、宁波等三个地区逐步发展壮大,家电的产业布局具有了明显的区域经济特点。这几个地区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也有不同的竞争优势,例如青岛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家大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规模经济;顺德得改革开放先锋之利,既有美的、格兰仕、科龙等大企业,也有众多的中小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工业体系;而宁波是后起之秀,从零部件配套制造起家,逐步过渡到生产整机产品,并且全部是民营企业,经济机制灵活。区域经济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中国家电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区域经济在未来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3)家用电器行业调整与发展的重点

1)结构调整

①产品结构调整。重点是围绕大家电和关键零部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开发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高效、节能、环保、低噪音家电系列产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档家电产品要实现网络化的升级,使家电产品在网络支持的条件下,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一方面,发展技术含量高、功能全、款式新的家电产品,跟随国际潮流,提高家电产品质量和档次。电冰箱发展300升以上大容积、新款、多门、多温区、多功能的节能环保型冰箱;洗衣机重点发展5公斤以上或2公斤以下、智能化程度较高、具有新型结构水流技术的静音波轮式全自动洗衣机、搅拌式洗衣机和滚筒式洗衣机。空调器重点发展智能、模糊、变频分体机、静音窗式空调和单元式空调一体机。关键零部件发展新型节能压缩机、变频双转子、涡旋空调压缩机、电子控制单相异步多速电机、钕磁铁直流电动机、变频控制器等。小家电主要发展模糊控制多功能微波炉、电饭锅、智能节水洗碗机等。另一方面,发展面向大众化的家电产品,如容积适中的冰箱、经济型全自动洗衣机、电风扇以及电热毯等产品,主要强调实用、经济、安全。另外,针对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型产品。根据不同国别,发展适应不同经济水准的家电产品。

②技术结构调整。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独立自主的研究开发体系,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方面,提高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家用电器产品上的应用水平。研究借鉴国际上较成熟的网络通信技术标准和网络家电标准平台,开发家用电器与互联网匹配的相应软硬件技术,以奠定我国网络家电产业化的技术基础。在新材料应用方面,要开发和推广应用杀菌、抑菌材料及能净化空气的光触媒材料,环保型材料及涂料,绝缘类及良导体材料,黏合剂材料。应用生物工程和人体工效学等科学原理,提高工业设计水平,使家用电器向健康卫生、使用方便、舒适宁静方向发展。同时,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在家用电器行业的应用。

③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家电工业是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显着的行业。其组织结构调整的原则是提高生产集中度,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优势企业扩张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以优势企业和着名品牌为主体,加大资产兼并重组力度,实现低成本扩张,并引导增量投资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化存量,提高生产集中度。通过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逐步建立几个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以着名品牌为龙头、一批与整机企业协作配套的零部件专业化企业为基础的生产体系。

2)环境保护

①实现节能与新能源、多能源化。家用电器节能技术的研究具有世界性的重要经济意义,并已取得明显的进展,微波技术、远红外技术、变频技术的应用以及太阳能、煤气、风力的利用等都是家电产品的节能和新能源、多能源化的重要措施。节能降耗成主旋律。不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对家电产品的节能环保要求都日趋严格,为此家电生产商只有继续加大对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投入和生产,才能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欧盟EuP指令标准(EuP指令的全称为“欧洲议会理事会关于建立制定耗能产品环境化设计要求及修改欧洲理事会第92/42/EEC号指令(新热水锅炉的能效要求)的框架性指令的提案”,简称EuP指令)提高了家电设计的节能要求。继灯具、机顶盒等产品的具体实施细则出台后,一批新的生态化设计要求也陆续出台。其已经推出了洗衣机、洗碗机、冷冻家电的生态化设计要求,通过设定最高能效指数的方法提高了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门槛。我国家电出口制造企业在整个生产流程中必须紧跟EuP指令标准,在产品设计开发上要兼顾能效设计和标签要求,提高能效系数和产品的舒适度,增加人性化控制等功能。企业还要导入生态化设计程序,逐步建立生产线所需的相关技术工具资料库,如建立材料数据库和产品组件的投入产出数据库等。

②发展环保型家用电器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生态保护要求,已成为家电产品设计的重要命题。发展静音化家电产品,降低噪声污染,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消费者使用的舒适感,发展节水型家电产品已形成趋势。特别是降低温室效应以控制地球气候变暖、保护臭氧层控制臭氧层空洞的扩展,成为当前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因此,开发氯氟烃类物质的替代物已成为世界制冷界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课题,我国家电企业应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

③国际化经营。我国家电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在中低档市场上有较大的吸引力和优势。要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等经济水平较高地区的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潜在市场。要逐步进入国外营销网络,利用营销网络功能来扩大出口,降低流通费用。另外,要积极推进在境外发展加工贸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带料(件)在国外进行加工组装,设点办厂。家电工业要从产品输出过渡到资本输出,最终实现品牌输出的战略目标。

2.日用机械行业

(1)自行车行业

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加强对零部件新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在成型加工和表面处理等方面实现由传统加工向现代加工技术转变,提高整车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创知名品牌。

天津是中国自行车产业摇篮。尤其是1995-2005年,天津自行车产业发展起伏最大,发展最快,成果最多,产业最为兴旺。经过7年改革洗礼,天津自行车产业在产业体制、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引导机制、产业文化及主导产品等方面,实现了整体创新,迅速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目前,天津自行车产业已经形成规模巨大的产业体系,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500余家,在市区周边聚集成国内最大的自行车产业群;2005年自行车产量达到3135万辆,占国内产量的40%(2005年国内自行车总产量为8000万辆),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国冠军记录;自行车出口连续6年大幅度增长,2005年出口量接近千万辆,是改革前的50多倍。事实上,天津已成为产值达百亿元的全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产销基地。

句容自行车生产能力有望超过1500万辆,销售50亿元,3年以内将超过2000万辆,仅次于天津,逐步成为沪宁线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自行车生产基地。

在深圳,在全球自行车行业有影响的配件加工企业多达200家,产能超过1000万辆,就业人数达10万以上,产值超过100亿元。深圳俨然是自行车生产的又一重要基地。

(2)钟表行业

在不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外观件和钟表机芯的技术水平、质量档次,形成外观件和机芯规模化生产基地。要重点提高机芯质量,开发多功能机芯和高档机芯。推进电波钟表生产技术的开发,形成电波钟表集约化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如存储信息数据多功能钟表、传呼机手表、便携式电话机手表等。加大创新力度,突出材料、工艺、设计和品牌特色,适应市场多样化、礼品化要求,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

深圳钟表产量占全球的40%,占全国钟表出口量的60%,已成为中国钟表产业生产和出口的最大基地。深圳有钟表企业近1000家,全年钟表产量近8.17亿只,产值达115亿元人民币。目前,深圳已成为中国钟表名牌的聚集地,如飞亚达、光大依波、天王、霸王等。

我国的钟表的产量虽大,但在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很低,和国际名表价格差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