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味书屋与寿氏家族
8924600000041

第41章 三味书屋高材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寿洙邻

朱仲玉

鲁迅先生早年曾在家乡绍兴的三味书屋上学。当年在三味书屋设砚坐馆的寿镜吾先生有个儿子鹏飞也在此跟父亲读书。寿鹏飞字洙邻(也写作榘林),后以字行,生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鲁迅8岁。两个人虽然年龄悬殊,读的课本不同,但私塾中不分班级,桌挨桌的一块儿读书,课余却很谈得来。

两人唯一的不同点是:寿洙邻对科举考试还很感兴趣,鲁迅则对此十分淡漠。

后来,寿洙邻于30岁时由廪生考取1903年癸卯科优贡,次年甲辰科朝考又得中高第,授吉林省农安县知县。

据吉林《农安县志》记载,寿洙邻的前任是留学生出身的无锡李澍恩(季康),任职一年多。寿洙邻是清光绪三十四年九月至宣统二年三月,即公历1908年10月至1910年4月任农安县知县,不到20个月。接任的也是浙江会稽人茹临元(泽涵),监生出身,他从清宣统二年三月至三年四月,仅一年时间。进入官场以后的寿洙邻,一直秉承父祖辈“为学要踏实,做官要爱民”的教导,在农安知县任上做到了勤政爱民,扶老济贫,平反冤狱,很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寿青天”。两年后,经宪政编查馆考察,特保他为东三省吏治第一。不久,他被调任为东三省屯垦局科长兼屯垦养成所所长,后又调任东三省盐运司科长。科长、所长的职权虽然不及知县,但是因为是整个东三省的,并且又是管实业方面的官,倒很合寿洙邻想要搞点实业的理想。他经过调查研究,对东三省的盐政有了一番自己的设想,曾写就一份《东三省盐政改革意见书》,供上级参考。

那时候,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正在蓬勃兴起,新与旧的斗争十分激烈。寿洙邻虽然做着清朝的官,但是他的思想比较先进,他对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深表同情,认为清朝吏治腐败,民不聊生,确是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进入民国以后,寿洙邻出任热河省行政公署秘书长兼总务厅厅长。为了对清朝留用官吏进行考核,民国政府举办了普通文官考试和司法官考试,寿洙邻被委任为这两种考试的考试委员会委员长。1913年,寿洙邻调任山东省盐运使。因山东的盐运积弊太深,他无力扭转局面,只好辞职,改任北洋政府平政院首席书记官。1919年又兼任国民外交协会干事。时局的发展使寿洙邻感到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民国与专制统治下的清朝没有太大的差别,官场同样的腐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依然没有什么提高。因此,他对做官的兴趣逐渐降低。

五四运动爆发时,寿洙邻认为学生爱国无罪,他积极四处奔走,营救被捕的爱国学生。运动过后的几年,他对平政院的职务采取了应付态度,开始顾自己整理在东北任职时收集到的资料,撰写或修改《吉林省农安县志》和《东北水道考》等书。1928年平政院解散,他不再出任任何官职,专心于自己的着述,除了完成上述二书外,他又开始撰写《历代长城考》、《河北省易县志》、《方志通义》、《方志本义管窥》、《红楼梦本事辨证》等书。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年已60多岁的寿洙邻出于民族正义感,更是闭门谢客,不与敌伪来往,专心写自己的书,即使当时的生活十分艰苦,他也矢志不渝,决不再踏入官场半步。对那些在日本侵略者卵翼下做官的汉奸,他嗤之以鼻,暗地里骂他们一定不得好死。

北平解放时,寿洙邻已76岁高龄,但他对新中国寄以极大的希望,经常让家里的年轻人陪他上街看看各种新气象,回家后赞叹说:“中国从此有希望了。”1959年1月,寿洙邻86岁那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两年后的1月20日,三味书屋的高材生寿洙邻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作者简介

朱仲玉其人其事,待考。朱氏的这篇文章选自他撰写的《中央文史研究馆的五位绍籍馆员》,载绍兴市政协文史委编:《绍兴文史资料》第十七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