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美龄传
8924200000038

第38章 抗战中的“夫人外交”(3)

查在欧美军队均不能进入缅甸,故请妹转请兄负责宣布放弃攻缅甸计划,尽力维持吉大港、利都、阿萨密空军根据地,其他不成问题。妹窥其用意在骗中国上当,但其口气甚为坚决,故当时不与争辩,以免弄成僵局。4日继续谈话,妹当谓如照彼之意见电告,兄决不能赞同。盖缅甸为中国之生命线,我兄对缅甸之重视,不在领土而在运输及经济。况英、美以前屡次公开宣称,决以中国为反攻日本之根据地。北非会议,英、美发表宣言,主张反攻缅甸,若不重开滇缅公路,安能大量军械以接济我军?倘若变更约诺,兄将何以答复中国人民、军队及舆论?故吾说以利弊,其谈判结果如下:

一、既往每月空运吨位分配陈纳德三千吨、史迪威四千吨,希望上述总吨数增至一万吨。

二、妹要求供给空军二大队,罗已允照办。据告陈纳德只要四个中队。

三、罗允在利都至两部尖纳路线造成时,美方当助我设法打到腊戍、曼德勒,使此路线不再为敌切断。此次谈判之一大收获,即英、美本拟将反攻缅甸计划完全放弃,经妹交涉,现美已允助我维持新路线。虽将来作战并不包括仰光为作战,目下惟为宋罗之诺言,须有人在此善为运用。至详细交涉情形,俟妹返国后当再面告,方能有效也。据告美运卡车一千五百辆,现在赴阿富汗途中。四、兄要美派三师赴缅,继谓须俟联合参谋会议席上允诺。妹意因须使美对华发生更多切身关系,故再三竭力交涉,并谓无论英人答应与否,我可允美军赴陪。罗始答应派一师海军陆战队协助抗敌,并允竭力与陆军部洽商其余二师等语。妹乃指出该师所需食料,不能由每月一万吨中拿吨位,罗亦答应。再,妹由马歇尔据悉,英人拟退出反攻缅甸计划,故可断定,罗未奉政府训令,不拟反攻缅甸之说法,尽是英人在中作祟。五、文兄计划要求由美国空运总处拨给运输机数架,供给国内之用,妹认为此种进行方式在心理上不妥。盖罗以前有令所有运输机全部集中美国空运总处,现如请其划拨,岂非使其前后自相矛盾。故妹主张,国内所需运输机,可另由美国供给五架,罗应允照办。总观文兄以前计划,略嫌太过散漫。又据罗称,曾吹嘘哈立法克斯,彼不希望妹至欧,盖恐使妹身体更坏,且德人闻妹在英必派机轰炸,亦属问题也。彼告妹赴英之议,现赴似非时候也,妹已定取消赴英之意矣。罗并请妹于离美国之前再赴华盛顿,俾得继续谈话也。”

8日,宋美龄又电告蒋介石说:“关于反攻缅甸计划,经妹与罗斯福洽妥,所有反攻时空中堡垒均归陈纳德指挥,史迪威仅负责陆军防守职务,不参加反攻事宜。此事罗请保守秘密,敬请勿告文兄及其他任何人员为盼。”6月25日,宋美龄再致电蒋介石说:“顷晤罗斯福洽商结果如下:(一)罗允洽商二师赴缅甸作战,于九月准备完毕。(二)据告邱对缅南海、陆、空总攻事仍未热心赞同,虽亦能口答应,但觉其无诚意,届时未必履行。然缅甸原系英属地,中、英、美又为联盟国,罗谓不便迫英实行也。(三)邱心目中仅有英、美、俄三强国,将与中国摒于门外,答询将来与兄会晤时,是否约邱参加,妹答可由罗与兄直接商谈。(四)关于大连、旅顺、台湾,中美海军共用事,罗对兄意表示(似有脱漏),并谓俟中国准备完妥之后,美即可退出。(五)罗意高丽可暂由中、美、俄共管。(六)前国联交日本保管之太平洋各岛,罗意战后可由联盟国接收组织暂时共管之。”

对宋美龄同罗斯福总统会谈的情况,霍普金斯写了一份备忘录:“蒋介石夫人请我在星期六下午去看她。我同她谈了一个半小时。她说,她同总统的谈话很顺利,她认为她明天同总统的讨论就将圆满地结束她的会谈了,然而我觉得她对这次访问一点也不觉得愉快。她一直坚持应为那里的第十五航空队及时地弄到飞机,并对我说:‘我们不要无法兑现的诺言。总统已经告诉我飞机派到那里去的,他不能使我和委员长失望。’她接着纵谈了她对战后世界的看法,其中的首要重点是我们可以确信,中国将在和平会议上同我们站在一道。这是由于中国信任罗斯福同他的政策,并愿意出于这种信任而预先作出许诺。”备忘录还提及宋美龄“竭力要求”霍普金斯到中国去访问。备忘录又说:“星期天上午,我把我同蒋介石夫人的谈话情况告诉了总统,并说她希望当天能对总统推心置腹,把一切都告诉他。”待罗斯福再次同宋美龄会谈后,霍普金斯去问罗斯福,罗斯福告诉霍普金斯,这次会谈“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宋美龄对这次访问“总的情况感到颇为满意”。

她充分利用在美国的机会,将有关抗日的军情及时通知美国;同时积极争取美国支援中国抗日。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她就下列几个问题,同美方进行联络。

一是关于北非会议。北非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战场。对英国来说,控制北非,就能保住通往亚洲殖民地的生命线,也能保住它在中东的石油供应基地。对意大利来说,只有把英国赶出北非和东非,才能实现它建立非洲帝国的梦想。

德国也把在非洲战胜同盟国看作实现它的侵略计划的一个步骤。因此,盟军与德、意法西斯在北非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942年11月至12月间,盟军在北非发动的一系列进攻进展不顺利。于是,在1943年1月14日至2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决定肃清北非驻扎的德、意的军队。对这样一个重要会议,宋美龄十分关心,认为“无预先知照我国,则未免太显露将来趋势”。宋美龄将这一情况电告蒋介石。蒋介石却认为“罗、丘北非会议是欧战会议,可说与远东战局无关”,不过在复电宋美龄中提及“其对华方式太坏”,“我方应以冷静处之,暂观其后”,提醒宋美龄“切勿对美政府有所批评,吾人本无所望,亦无所求,一切当以冷峻处之”。就此事,宋美龄给蒋介石的电报中发表了一番颇为可取的议论:“妹自抵美之后,即抱我国虽穷亦决不作低头求人态度,盖我国民族之抗敌,乃为全世界人民之幸福而作此极大牺牲,非仅为中国谋久长之康乐。”从北非会议中国“被摒”,宋美龄深有感触地在电报中说:“若在和议席上欲争取合法权利,亦非有力量方能有资格说话。换言之,赶快积极发展轻、重工业,在可能范围内千方百计,总需设法切实提倡创办。须知欧美各国初始亦仅赤手空拳也,若再沉于幻想,俟他国战后开始供给所需,或纸上空谈,或竟沉潜于以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敷衍办法,则一切均将太晚矣。”

二是关于援华飞机及其他军用物资。宋美龄在1943年2月5日电告蒋介石说罗斯福拟“供给中国大量飞机”,以后又电告说:“美决即运华轰炸机35架,业已开行,几次续运35架,秋初再运260架。妹拟请罗斯福……少秋初拟运之利害量,提早从速供给应用,兄需要500架机应当设法转告。”5月24日,宋美龄致电蒋介石说:“顷据毛邦初报告,美方决定贷我A24机150架,由四月份起在美交货;P40N1机150架,由五月份起交货。以上两项均定于12月底交完,除P40N1、P40型之最新式者颇合我用外,A24为一单发动机俯冲轰炸机,全航程仅450英里,将来能否由定疆飞到云南驿,尚成问题。在援华活动作战应因航程关系而被限制,故向美方提议,将150架A24轰炸机改为A24者50架、B24者100架等语。”此外,宋美龄还电告蒋介石,美国每月空运近万吨物资支援中国抗战,还答应派技术人员及机器来华帮助中国建立炼油厂。

三是关于反攻缅甸。由于缅甸被日军侵占,美国向蒋介石和在华美国空军供应物资的陆路交通完全断绝,不得不越过驼峰航线空运物资,而且空运量也只有1万吨左右。在前线失利、外援匮乏的情况下,蒋介石很难支持抗战的局面。罗斯福非常担心这一点。他曾对他的儿子说:“我们必须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以牵制日本的军队。”美国海军上将李海在回忆1943年的形势时写道,美国将领们都认为,尽管中国军队打得不好,但它那几百万军队毕竟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和使盟国的事业得到成功,支持中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能把蒋介石的装备甚差、吃得不好的军队留在战场上,要打败日本就得付出更多的船只、生命,更不用说金钱了”。所以罗斯福主张,为了使蒋介石坚持抗战,除了维持空运接济外,还必须打通陆上运输线,这就要反攻缅甸。丘吉尔也希望杀回缅甸,支持中国继续抗战,并利用中国基地进行空军活动,但反对在缅甸进行大规模的战役,反对在缅甸进行两栖进攻。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宋美龄就反攻缅甸的决策在美国进行了活动。1943年2月5日,宋美龄致电蒋介石说,罗斯福在北非会议上关于缅甸方面,提出“由陆军沿伊雷和底河充任打出一条路线”。又说:“妹意缅甸战事不应限于沿河区域打击敌人为满足,须日军全部驱出缅甸境外,以免敌人不断侧击,切断交通之患。届时美军应参加中、英军队作战,以免我又吃英人之亏。”接着,宋美龄又在5月7日、8日和11日先后三次致电蒋介石,说罗斯福同丘吉尔要放弃反攻缅甸的计划,经她“交涉”、“再三阐释”,罗斯福才“允助我维持新路线”、“允助我攻至腊戍,共同保护新路线”。宋美龄提出了反攻缅甸分两步走,以“局部反攻缅甸中美合作为根据,俟腊戍收复后,再竭力进行全面反攻”。对此,蒋介石在13日回电说:“对反攻缅甸事。在军事上非先占领仰光,决无克复腊戍与蛮德腊之可能,如去年,徒然牺牲我军,不仅无益,而且真有灭亡之危险。”蒋一再嘱咐说:“此事关系太大,切不可谦让。故英美如无意攻仰光,则我军决不能攻腊戍与缅甸,此应坚决声明,不可留有回旋余地。”

而且要宋美龄“在美不可再住,千万速归”。同一天,宋美龄再致电蒋介石陈述反攻缅甸事说:“文兄电力主全面反攻缅甸,如能做到自属上策。但妹当时与罗谈话,罗将完全放弃反攻策略,今至少已允保护新路线。妹意若此第一步先能做到,使其将领不再见敌生惧,然后再挺进取获仰光,则似较其垂手不动为强多矣。况以前罗欲兄代其受辜,声称不攻仰光,今已将其此意无形打消。”6月9日,蒋介石再致电宋美龄说:“如见罗总统时,应切实详询,如果攻缅海军以英国为主力,则恐其届时不能履行计划,甚为可虑,仍望美国能派有力海军,能自主发动攻势也。”12日,宋美龄复电蒋介石说:“反攻缅甸,妹再四思维,知阻挠甚多,即使英美全部接受兄之意见,如届时不能履行约诺,仍属空言,无济于事。但知兄对此事至为关怀,故竭力推动,俾求逐步进行。妹认为美国人心理,倘我方有相当成绩表现,则届时美方必定乐于协同进行全部反攻计划也。”

四是关于美国国会五人小组赴华参观。由于宋美龄在美国开展工作,尤其是“历次演讲”,使美国进一步看到“日本实为主要大敌”。而美国国会军事委员会“认为美国在太平洋方面,目下继续缺乏大规模军事作战,结果恐将成为空前错误”,于是决定由国会议员五人组成“小组委员会”,与马歇尔商议,赴太平洋各战区视察“军事动态”。对此,宋美龄想趁机邀请这个“小组委员会”,顺道赴中国考察,以增强对中国抗战的了解,有助于争取美援。1943年4月9日,宋美龄由洛杉矶致电蒋介石,提出这个建议:“届时,妹拟请彼等赴太平洋前线时,赴华参观,兄意如何?盼速电复,俾在不开罪美国行政当局原则下,相机进行。”蒋介石对此议并不十分支持,在13日的回电中说:“兄以为对此议员不必特别邀请其来华。但其如要来华考察时,我方自当欢迎。”

五是关于丘吉尔访美。1943年5月13日,宋美龄致电蒋介石说:“罗夫人刻来告,邱吉尔抵,带来一百余重要将领及高级随员,此为从来未有者。其中有本在印度之陆、海、空军司令长官。”又说:“罗谓将向邱吉尔商讨,请英将定疆飞机场修理交由美工师部队接收负责,以增强运华吨位。”第二天,蒋介石回电宋美龄说:“邱吉尔即到华府,如能与其相见面,则于公私皆有益。此正吾人政治家应有之风度,不必计较其个人过去之态度,更不必存意气。但应必须不失吾人之荣誉与立场。”15日,蒋介石电示宋美龄说:“刻召见美国代办,面告转达其政府之言如下:此次邱吉尔首相在华府期间,凡于中国有关事项,或与太平洋有关问题,如有会议,请约蒋夫人与宋部长出席参加可也等语。此系正式通知,罗、邱必能重视,请准备一切为盼。”尤其是丘吉尔在美国向全世界广播演说,“建议战后由英、美、俄总揽一切,完全将中国摒弃门外”。对此,宋美龄“对这篇演说很不满意”。宋美龄认为“实有加答复之必要,以免邱吉尔以为我之可欺,而加紧其排挤我国之工作”。于是,宋美龄在5月22日晚芝加哥演词中“加以巧妙之反驳”。事先,宋美龄打电话请罗斯福在无线电中收听。这些做法,获得良好反应,宋美龄在24日电告蒋介石说:“据赫尔称,罗斯福现在设法请行政方面负责人在星期五演说对付英国。又美国上下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及各位委员经派人接洽,应均允在两院分别发表言论,注重战后中国务须列入四强之一,亚洲和平尤须倚重中国等语。”26日,宋美龄又致电宋霭龄说:“若问美国是否同意邱吉尔之演词,则大部分人士将保证如下:美国决定击败德、日,不分轻重,东西轴心国家必须完全铲除。国会民主党领袖麦克卡麦克发表演说攻击邱吉尔,并提起中国在战后问题中之地位,他称:‘我们不能存有击败日本为次要之观念,中国必须出席和平会议,应有他合理之地位,并非为一被救之儿童。中国为四强之一,应决定将来之和平会议。’以上美国之反响,皆因妹立即在芝加哥对答邱吉尔之演词所致之,今晚所听到艾登之演词已完全改变论调矣。”